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創意與活力不分年齡!「2022博物館創齡行動的實踐與挑戰線上論壇」紀實
創意與活力不分年齡!「2022博物館創齡行動的實踐與挑戰線上論壇」紀實
作者:黃琇淩(國立故宮博物院行銷業務處助理研究員) 近年來臺灣的博物館呼應國際潮流,積極推動文化近用、友善平權與社會共融,面對世界人口快速老化的趨勢,許多實證扭轉世人對於「老」等於衰退的看法,重新賦予新的定義。2016年9月臺灣「博物館創齡行動聯盟」成立,開啟了博物館界對長者創意增齡的意識建立與方案投入;六年後,當臺灣為即將邁入2025年「超高齡社會」整備之際,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辦「2022博物館創齡行動的實踐與挑戰線上論壇」,邀請國內藝術、歷史、科學和文學等類別的博物館教育推廣者,分享各館如何結合典藏特色為長者所發展的創新專案,並就創齡的實務經驗與挑戰進行交流與討論。 「2022博物館創齡行動的實踐與挑戰線上論壇」講者合影。(國立故宮博物院 提供)   如是觀照─博物館創齡行動的理念與實踐 國內博物館創齡行動的創始及推動者劉婉珍教授,在專題演講中分享身為一位博物館教育工作者,對於創意增齡的觀察與省思。現代社會中的年齡歧視,影響了長者的身心靈走向;然而,年齡增長可視為Edward Kelly說明的「第三人生」,或是 Charles Handy重新創造人生價值意義的「第二曲線」。語言文字的力量亦影響著我們潛意識中的觀念與行動,英文「Aging」一般常被翻譯為「老化」,應改以具正向意涵代替。「創齡」(Creative Aging)是2000年美國精神科醫師暨老人學專家Gene D. Cohen所倡議,經研究實證熟齡大腦仍富有無限可能,且創造力更勝於年輕人,此發現成為博物館創齡推動的基石。 而知識載體和匯集多種可能性的博物館,具備帶給觀眾幸福快樂的能量,藉由創齡行動,博物館也能協助個體發掘一直都存在的創意,其對象包含健康、亞健康、失能、失智長者,照顧者和助人者亦是如此,甚至是接受安寧緩和的長者。 由此,劉教授列舉英國、蘇格蘭、德國、荷蘭、芬蘭、美國和日本等國的創齡推行報告與準則,作為國內博物館活動規劃執行的參考依據。創齡行動的挑戰,在於應做(價值)、想做(願景)和能做(資源與知能)的交集,重要的是博物館在乎以「人」為中心的專業發展,並為服務者增能賦權,融入於專案和常態性活動。博物館創齡行動需要全方位的思考,包含在館內館外共識的建立、教育專員團隊的專業培訓、不同領域的合作參與等面向,以及建立行動夥伴可共享資訊的交流平台。博物館創齡行動是長者健康促進、優質生活的催化者,許多館員也在本講座中,分享博物館豐富的創齡實踐。   0-99歲,如何一起「玩」大腦?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以下簡稱科教館)除了是親子觀眾的最愛,是否也能成為0-99歲都能共創的場所呢?林怡萱組長介紹科教館與臺灣大學研究團隊,特為長者打造可從動手「玩」科學中激發大腦和創意的系列活動,透過館內「敲敲打打工作坊」常設展空間,開啟Tinkering先導研究和控制組研究的三年計畫,包含各12週的Tinkering活動、樂高機器人課程、森林療癒活動等,藉由有系統的觀察和資料蒐集,以瞭解此新創的活動設計是否對長者腦部有所幫助。博物館不用擔心長者因活動中具挑戰性的任務而產生挫折感,相反的,長者很享受「動腦」的過程且有正面回饋。此外,與大自然的接觸打開感官探索也有助於長者身心靈的療癒。 科教館規劃長者專屬的Tinkering活動。(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提供)   你今天運動了嗎? 與「國寶」動動跳 黃琇淩助理研究員談到故宮為縮短與長者的距離,結合在地樂齡機構與醫療院所,打造客製化服務,將藝術帶入長者生活,「故宮國寶動動操」即為新型態的推廣方案。國寶動動操是由職能治療師從文物發想設計適合長者的健康操,從運動中認識文物,繼而延伸為一整套系列課程與教材。故宮發現,以動靜相輔、促進健康與體適能的課程設計,加入文物與現代生活經驗的共通性,能有效引發長者親近故宮的動機,並將動動操融入生活運用。故宮後續以動動操為中心,擴增跨域合作夥伴,研發多項推廣方案與輔具,為不同屬性和能力的長者搭配調整,期待博物館能成為長者社會參與和休閒活動的場域。 *** 「故宮國寶動動操」影片 ***   為任何人敞開的「門」:博物館處方箋 國立臺灣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博館)黃星達組長,則以美國博物館聯盟2022年《趨勢觀察》(Trends Watch)中所提出的在地安養(age in place),延伸博物館的社會責任與新樣貌,不再只限於建築和展品的形式,博物館以多元方式演繹展品,承載對平權多面向的理解與包容,連結當代社會價值。甫於2022年8月在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博物館年會,其最終表決的博物館新定義中,強調博物館就教育、娛樂、省思、知識的分享提供更多元的經驗。臺博館自2019年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合作失智友善博物館處方箋以來,推出參訪和客製化活動,2021年開始運用四間展館場域和藏品的特色發展10週活動,協助失智症者透過五感刺激、自我挑戰,逐漸累積社交經驗,以達更好的成效。黃組長指出,博物館創齡實踐重要的是抱持尊重、陪伴、理解和同理來面對社會脈絡的新變化,永遠敞開大門歡迎所有人的到來。 臺博館舉行失智教育活動,針對失智長者與照顧者,規劃展場導覽與藝術創作工作坊,落實與醫療院所合作之博物館處方箋。(國立臺灣博物館 提供)   開門之後,如何提供更符合文化近用的環境? 接續,林潔琪助理研究員介紹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自2011年開館推動文化平權之進程,從服務、設施的友善化,及教育活動專案到文化平權資源提供的日常化,活動從單向關係轉為長者分享記憶,強化參與者的主體性。臺史博於2014年與成功大學醫院失智症中心合辦參觀活動,從長者分享與感受得到啟發。若要持續辦理活動,博物館需建立工作架構,包含內部共識建立、展場環境營造、制度發展與教育資源常態化;此外,活動的帶領者、協助者和陪伴者皆扮演重要角色。在臺史博,典藏、展示是長者感受情緒與記憶聯想的資源,而他們的生命記憶,即是博物館活動參與的基礎,博物館創造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連結,不再僅是知識傳達之所。臺史博也運用社交處方箋的概念,於2020年7月進一步整合醫院、長照機構、大學教學研究單位的資源,與臺南新樓醫院、成大老年所共同啟動「快樂處方箋」,建立長期穩定合作的機制。林潔琪觀察,當病人遵從醫師指示前往博物館參觀,博物館除了提供免費入場外,應配合適當的服務和教育內容,進而提升促進長者健康的成效。   邂逅敘事︰長者回憶與文學資源箱的相遇 打造方便攜帶的資源箱,則能使館員走出博物館,更貼近長者生活。王舒虹組長分享國立臺灣文學館(以下簡稱臺文館)開發的創齡和失智兩款文學資源箱,藉由文學介入誘發長者的回憶,採集並記錄他們精彩的生命故事。臺文館創齡資源箱的操作從原本全國多點巡迴的體驗陪伴,在參考敘事治療理論後,轉向單點深度陪伴敘事採集的策略。失智資源箱則以結合文學和音樂治療/輔療為主軸,著重「當下的此時此刻所共創的價值」,喚醒失智症者當下的短憶並與他人、周遭環境產生有意義的連結。臺文館透過資源箱與醫院、大學、社區發展多元合作方案,與長者共創五感體驗的美好時刻。 臺文館不僅開發創齡、失智社群資源箱,同時為視障、聽障與兒少團體設計資源箱。(國立臺灣文學館 提供) *** 臺文館「失智社群文學資源箱 教學影片」 ***   一切的準備,為了開館那刻! 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在閉館時,如何重新實踐創齡呢?辛治寧組長以「專注投入」、「專業夥伴」、「工具或輔具」,三個面向分享史博館沈澱、轉型期間,推動的一系列創齡活動。2019年史博館啟動博物館與長照2.0專業服務實驗計畫,成立「博物館創齡服務 跨域復能資源網絡」社群平台,後續與藝術治療師合作研發「創齡寶盒─家的印象」長者創意學習資源,作為推廣的工具。在寶盒的活動設計中,博物館的館藏成為連結個體記憶和經驗的社交物件,與專業照護者和機構的共同協作,開發運用「創齡寶盒」的多元方案,亦透過工作坊培力共學匯集推廣能量。2021年除了開放照護專業機構申請使用寶盒,史博館也與物理治療團隊合作,於臺北市長者據點和居家服務辦理多場實作,持續優化並研製方案手冊與線上資源,未來供專業人員運用,同時為開館後的博物館處方箋做好準備。 史博館「創齡寶盒─家的印象」內部配件。(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現在的創齡實踐,是日後的生活藍圖 你我都是,或即將是創齡族。博物館是多元開放的場域及交流平台,能提供長者社會參與的機會,其藏品不再只是知識的單向傳遞,而是成為社會/社交物件,創造與長者記憶、生命經驗的連結,建立人與社會的關係,並為長者增能賦權。共創、共學、共同協作是博物館新型態的實踐方式。博物館所面臨的共同挑戰,包含創齡推廣專案與資源是否能成為常態、創齡專業師資與合作夥伴的養成、機構內外共識的建立、充足人力與經費的投入,與跨域對話及資源的整合等,這些都需要整體社會的支持。如故宮康綉蘭科長在論壇最後所倡議,期許未來長照和社會福利政策能將博物館豐富的資源納入其體系,讓眾多專業照護者、被服務者及家屬得以受惠,才是博物館創齡行動邁向永續實踐之路的關鍵,發揮幫助他人幸福快樂的力量。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博物館迎接樂齡世代—美國博物館創意樂齡助長計畫 【博物之島專文】擁抱多元觀眾的博物館資源箱,「Boom!」看史博館如何施展寶盒魔法  
2022/11/25
如果文化近用,成為你我的日常—吳麗娟談國美館文化平權的跨界實踐
如果文化近用,成為你我的日常—吳麗娟談國美館文化平權的跨界實踐
作者:王譯德(自由工作者)、王譯慧(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陳佳汝(前破周報記者、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跨界:從了解並欣賞多元的生命個體開始 斑斕色彩,在我們眼球中流動、散發光采;響亮音符,在我們耳畔跳躍、手舞足蹈,這是耳聰目明的我們,享受並徜徉於藝術的日常生活;然而,若我們身為視障者或聽障者,該如何欣賞藝術呢?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推動文化平權,始於2013年擔綱文化部「視障服務示範館」,教育推廣組吳麗娟助理研究員開始思考:需要大量使用視覺感官的博物館/美術館,對於視障朋友而言,是能夠伸手觸及的「日常」嗎?她並進一步思考:國美館如何使每一個完整而獨立的生命個體,皆有自在享受文化的權利? 吳麗娟的生活圈沒有視障朋友,但她願意從零開始,嘗試了解並學習尊重與欣賞多元的生命個體,不僅閱讀相關論文、聯繫專業委員來協助志工培訓,更在與視障者的相處過程中積極傾聽不同需求。即便壁壘分明的體制,以及難以一時改善的硬體設備,如銅牆鐵壁般擋在眼前,吳麗娟仍抱持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開始了八年未知而充滿挑戰的跨界實踐。   當藝術由不可見變為可見—《非視覺探索計畫》 如果身處黑暗的世界,沒有光、沒有色彩、沒有「視覺衝擊」,藝術家所傳達的濃情囈語,是否就「不可見」了呢?吳麗娟從推廣教育活動著手,於2013年開始推動《非視覺探索計畫》,結合「口述影像」與「3D展品觸摸輔具」,透過「聽覺」與「觸覺」,嘗試讓藝術由「不可見」變為「可見」。 國美館視障服務貫徹以志工一對一的形式,引導視障觀眾參與口述影像觸摸導覽。(國美館 提供)   吳麗娟表示,學習口述影像並不容易,她問自己:「如果我是視障者,導覽人員說什麼,我心中才會有畫面?」在多次經驗的累積之下,她發現,較為白話的語言搭配觸摸輔具,使視障者更容易理解與接觸藝術,且更「有感」。談及視障者對於「3D展品觸摸輔具」的反應,她道出令人心疼的感觸:「對弱勢族群來說,有做他們就很開心,但是國美館希望除了有,還要往更好的路前進,所以要運用更多的媒材。」抱持這樣的決心,2017年國美館爭取到文化近用經費,使得製作觸摸輔具的材質,從「發泡紙」進階到工業等級、一體成形的3D列印;這讓視障者得以更全面地體驗與欣賞構圖較為複雜的藝術作品。   從豐富的肢體語言「聽見」聲音—手語導覽服務 有一天,深受臺史博退休館長呂理政演講感動的國美館副館長對吳麗娟說:「我們不能只做視障。」這使她開始思考整體的文化近用;慢慢打開藍圖,服務其他對象。因此,2014年起,國美館開始定期辦理視障以外的身心障礙族群專案活動,包括聽障人士、獨居及失智長者等。 吳麗娟表示,有一次兩位高中啟聰學生到國美館服務台諮詢,服務台人員不會手語,跟他們「筆談」,事後她查看筆談紙條,解讀很久才能了解其中意涵。這次經驗使她相當震驚並思考著:充滿大量文字語言的導覽活動,造成聽障者難以吸收與理解,該如何將藝術傳達到他們心中呢?因此國美館進一步著手改造《攜手・譯藝非凡》手語導覽服務,除了手語解說,更進一步推出加入同樣需要運用肢體動作的「戲劇」元素。最初的嘗試是在2018年與臺南大學戲劇與應用創作學系陳晞如老師合作,為〈淡水風景〉編一個故事,結合手語跟默劇,於北、中、南的啟聰學校巡迴表演,得到熱烈迴響;但她進一步希望將此活動常態化,因此與陳晞如老師持續合作,將戲劇元素簡化發展成的互動式導覽,加入現行的手語導覽專案,如此一來不需專業演員,志工也容易學習上手。 以〈淡水風景〉說故事:融合默劇與手語的互動式導覽,鼓勵聽聾共賞,並引導孩童勇於以肢體語言表達情感。(國美館 提供)   融入戲劇互動元素的手語導覽服務,讓導覽更具有溝通的力量及效果,其中變化萬千的臉孔及張力無窮的肢體語言,與聽障生產生許多互動及對話,使得聽障學童們仿佛找到了和畫作交流的秘徑,而深受他們的喜愛。   縱然記憶流逝,情感永存—美術館場域對失智長者的重要意義 記憶在失智長者的腦中碎裂成片,像一幅永遠無法完成的拼圖;但情感卻仍舊存在於長者心中。辦理失智老人共學活動時,有一位中重度失智長者因不擅言辭,每次參與活動都相當安靜;然而,當他因病無法來上課,卻主動詢問機構的藝術治療師:「你什麼時候要再帶我去美術館?」這使吳麗娟深受感動,並認同「博物館的整體氛圍、情境跟他在自己熟悉的場域絕對是很不一樣的。」雖然日照中心也辦活動、也有藝術治療師,但是長輩們喜歡美術館乾淨、安靜、充滿美感且令人安心的環境。 除了關照失智長者的參觀需求,國美館對於陪伴長者的「照顧者」,無疑也提供了許多幫助與情感支持,如《老當藝壯-失智家庭工作坊》中,現場志工的協助紓解了照顧者的照護壓力;且藝術治療師引導不同家庭間彼此交流,如:「剛剛他所分享的,你也有相同經驗嗎?」藉此勾起失智長者的回憶,照顧者也透過這樣的社交互動,感受到自己並不是孤單的,並且跳脫日常的生活情境,在美術館中享受藝術。 在《老當藝壯-失智家庭工作坊》的藝術對談單元之中,失智長輩可以暢所欲言,且會被仔細聆聽。(國美館 提供)   讓文化近用走入「日常」生活 外界普遍認為國美館於文化近用上的貢獻與成果值得讚許,吳麗娟則謙虛表示,希望未來能邁向「常態性」近用,將友善平權理念落實在不同空間及時間,且不侷限特定展間,或是週四的文化近用專案活動日,而是實踐於每個開館日常,這其中,志工扮演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培訓志工時卻遇到許多困難,比如:志工教學方法較為傳統,因此她邀請與視障者有相處經驗的美術老師來培訓志工;另外,她認為志工的角色是陪伴者,強調國美館並不是在做「愛心」,而是落實「平權」理念,也就是應該去了解身心障礙者的需求,並尊重他們現在的能力與狀態。然而,有些志工認為視障者「很需要幫忙」,而難以實踐「陪伴者」的定位。即便如此,她持續與志工溝通,更透過《分齡分眾的近用專才培力計畫2.0》培訓志工具備相關知能,了解如何與不同障礙類別的觀眾進行互動,期待達成特殊需求的觀眾能自由安排參訪行程,國美館也隨時準備好,實踐平日所學。 吳麗娟從零開始挑戰文化平權的跨界實踐,積極推動讓文化近用走入人們的日常。(陳佳汝 攝影)   展望未來,欲使文化近用理念走入人們「日常」生活的願景,想必仍會面臨許多挑戰與挫折。她笑說:「可能需要下一個八年吧!」也許在不遠的未來,我們會看到,平凡的日子裡,每一個希望獲得藝術慰藉的心靈,都能在國美館感受到藝術帶來的感動與力量。
2021/07/28
擁抱多元觀眾的博物館資源箱,「Boom!」看史博館如何施展寶盒魔法
擁抱多元觀眾的博物館資源箱,「Boom!」看史博館如何施展寶盒魔法
作者:王譯慧(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陳佳汝(前破週報記者、臺大人類學系) 「Boom!」寶盒裡冒出了一陣白煙,瞬間幻化成史博館的典藏寶物。2018年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開始休館,在教育推廣組辛治寧組長的帶領下,組員王惇蕙和黃倩佩研發分別專屬於孩童和長者學習的教具箱。A4大小的可攜式寶盒,以及其可針對不同族群與主題彈性變化的特性,是最大的亮點。 古靈精怪的王惇蕙,自臺大人類學系畢業後到倫敦大學念文化資產研究所,是孩子們的「惇惇隊長」,也是「Creative Boom! 一起迸創意!」系列活動中「紅色寶盒」及「三彩寶盒」的創意發想人,立志帶給兒童及家庭觀眾有別於以往的博物館體驗。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所畢業的黃倩佩曾經是史博館的資深導覽員,負責研發適合長者的創齡活動方案,以「創齡寶盒」與長輩們牽起深厚的情感,並嘗試跨域合作,試圖讓更多長輩找回心中的家。   發現自己的紅色記憶—紅色寶盒 2018年誕生的紅色寶盒,以「顏色」作為寶盒的發想,源自於惇蕙閱讀約瑟夫・亞伯斯的《色彩互動學》一書,書中提及「發現」跟「發明」是色彩互動學很重要的元素。於是列出寶盒方程式:「發現+發明=創意」,並挑選自己認為很有力量的「紅色」作為寶盒主題,精選數件史博館具有紅色元素的藏品製成圖卡,再根據每一次活動主題,挑選不同藏品與觀眾進行分享及互動,例如請大家觀察編織作品《虎頭紋童帽》的表情或感覺,並跟觀眾們分享這些藏品背後的傳說故事。 紅色寶盒圖卡,史博館館藏編織作品《虎頭紋童帽》(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授權)   「知識很重要,但人怎麼運用知識更重要。」透過寶盒設計,惇蕙希望知識的掌控權可以回到參與者身上,並增加親子間的互動,彼此分享特殊的生命經驗。在紅色寶盒活動中,家庭觀眾可以隨意坐在野餐墊上,吃著零食、輕鬆愜意地參與活動。一開始,透過提問讓大家想想日常生活的紅色,代表了什麼意義?並且鼓勵大家「發現」自己的紅色記憶,例如一位爸爸說紅色讓他想到味全龍,另一位媽媽則是想到清倉大拍賣。除此之外,惇蕙邀請大人小孩們「發明」一項紅色法寶,且將這項法寶當作禮物送給對方。例如,一位爸爸發明的紅色法寶是一張「無限」信用卡,希望讓媽媽盡情刷卡!一位媽媽則與孩子分享「灶」的紅色記憶,引發不同世代之間的對話。 「紅色寶盒」的設計相當靈活,能夠因應地域及主題而調整內容,如針對性別議題所設計的活動,加入《阿美族男用外出肩帶》藏品圖卡,用來與孩子討論顏色與性別的關聯,並且分享一些女性典範的人生故事,如台灣女畫家陳進、中東女權運動教育家馬拉拉等。而與燦爛時光書店的合作,則連結緬甸的守護神,呈現東南亞文化的特色多元文化活動,並鼓勵家庭觀眾勇於面對恐懼。 紅色寶盒與燦爛時光書店陳怡君老師合作(陳佳汝 攝影) 家庭觀眾分享自己設計的守護神。(陳佳汝 攝影)   從了解過去到思考未來—三彩寶盒 2019年誕生的「三彩寶盒」則為致敬考古學而研發,取名「三彩」寶盒不僅源自史博館鎮寶文物「唐三彩」,更有鼓勵觀眾培養舉一反三能力的意涵,並以唐代、史博館及觀眾「三點構成面」為概念,共築「當下」、「記憶」與「時代觀點」。活動將教室營造為考古學家的工作室,以中高年級孩子為對象,請陶藝老師手作複製館藏品,如唐朝女俑、銅鏡,鼓勵孩子觀察文物的特色,從中想像及推敲文物的用途,並進行古今文物的比較,思考處於「現在」的我們,如何回看過去?如何想像未來?活動也邀請孩子們以自身關心的議題,動手做出自己的專屬寶盒,對未來表達當下的自我與記憶。 小小考古學家正細心觀察、絞盡腦汁思考,當時的人怎麼使用這項文物呢?(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授權) 惇蕙自創的寶盒,傳達出好奇心及環保愛地球等想法。(陳佳汝 攝影)   打開「創齡寶盒」—勾起年長者家的回憶 史博館自2015年以來,便不遺餘力地推動各項高齡觀眾服務,然而閉館整修後,負責志工及高齡觀眾業務的倩佩開始與館內夥伴討論:少了博物館場域,如何持續服務年長者?是不是能開發一項容易親近使用,作為與年長者溝通的媒介?2019年5月史博館邀請高齡照護專業人士及友館一同參與交流,成立「博物館創齡服務—跨域復能資源網絡」臉書社群平台,推動創齡照護者使用博物館資源,並辦理「史博典藏遊藝卡藝術治療工作坊」,希望藉由藝術來陪伴長者,並於同年9月誕生了長者專屬創意學習資源「創齡寶盒」! 寶盒以「家」為核心概念,外觀設計成鑰匙孔圖像,象徵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鑰匙,能夠開啟屬於自己的家。「喀嚓!」轉開寶盒的瞬間,頓時讓人時光穿梭,回到過去。倩佩從館藏裡挑選52張畫作印製成圖卡,分別以「空間」、「物件」、「關係」三種主題為揀選依據,並且貼心為長輩準備放大鏡,希望寶盒能開啟每位年長者對家不同的經驗與記憶,例如,一幅呈現三合院空間的圖卡使他們想起了老家,而一幅展現老奶奶餵孫子吃飯的畫作,表現出親密的祖孫關係,也勾起含飴弄孫的往日時光。 創齡寶盒外觀以鑰匙孔為設計元素,從典藏品中選出52件藏品作為圖卡,涵蓋國畫、西畫、器物、攝影等多元題材的藝術作品。(陳佳汝 攝影)   「讓長輩自己講,聆聽很重要。」倩佩表示,在創齡寶盒活動中,藏品圖卡扮演開啟話匣子的重要角色,促使年長者延伸出不同的詮釋跟情感連結。例如圖卡中又甜又酸的「鳳梨」,使一位參與者想起家庭的甜蜜及離家的鄉愁;長輩們也愛好有著「鬥蟋蟀」、「玩陀螺」這些連結早期童年記憶的圖像。 史博館創齡寶盒圖卡,其中又甜又酸的「鳳梨」圖卡,使參與者想起家庭的甜蜜及離家的鄉愁。(陳佳汝 攝影)   在多次活動經驗累積之下,倩佩體認到,如何與長輩相處也是需要學習的;過度的關心,對他們而言很有可能造成壓力。因此,在每一場活動前,她會盡量了解每一位年長者的特質及需求,作為執行活動時的參考。 「在嘗試錯誤中一次次邊做邊修正」,辛治寧組長指出,寶盒系列活動的重要意義,並非一次性的活動成果,而是不斷累積及深化博物館教育經驗。抱持此初心,史博館邀請更多夥伴加入創意學習及創齡行列,未來也希望史博館重新開館之後,寶盒系列活動能成為館內的常態性服務,連結館外種子教師,將教育理念無遠弗屆地分享。 延伸資訊: 博物館創齡服務—跨域復能資源網絡臉書社群平台 國立歷史博物館官網
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