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展示搖滾再現批判: V&A博物館的PINK FLOYD回顧展
展示搖滾再現批判: V&A博物館的PINK FLOYD回顧展
撰文:陳佳汝、陳佳利 1970年代英國最具影響力的前衛藝術搖滾團體─平克佛洛伊德回顧展 (Pink Floyd Exhibition- Their Mortal Remains),2017年於倫敦的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以下簡稱V&A) 盛大展出,全世界各地樂迷紛紛來朝聖,引起極大的迴響。擅長展示工藝美術以及服飾的V&A,要如何展覽搖滾音樂中的前衛與批判精神?是否進到國家博物館展出,搖滾音樂的批判精神便遭到收編?V&A顯然不這麼認為,並一再透過搖滾音樂特展,挑戰觀眾對於博物館的刻板印象。究竟,平克佛洛伊德的回顧展是將其地位經典化,還是進一步傳播其精神?如何讓參觀展覽除了是一場視覺饗宴,也同時帶領觀眾沉浸於平克的搖滾音樂中?V&A所運用的展示詩學,或許可以回答上述問題。  平克佛洛伊德乃是70、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搖滾樂團,其對音樂和舞台表現的影響力至今仍在全球發酵。V&A選擇來自倫敦的平克佛洛伊德舉辦大型回顧展,除了該樂團在前衛搖滾的地位外,在視覺藝術的呈現也極富實驗精神,如充滿哲學性趣味的封面設計,以各種裝置藝術所建構的表演舞台,還有與動畫電影的合作,在在引領風騷。整個回顧展也將平克多面向的藝術創意,透過相當滿格的展示空間與設計,並以音樂的力道貫穿,呈現其華麗搖滾的精神。  回顧展分為七個展區加上一個模擬的戶外演唱會,將專輯主題搭配樂團發展年代作為分區呈現,展出超過350件珍藏品,囊括樂器、效果器、演出道具、歌詞手稿、舞台設計稿、訪談影音、宣傳照片、MTV等,除了展示上述文物外,V&A更以創新的手法,如重構音樂場景及虛擬演場會等,融合視覺、空間場景與音樂等元素,精采地呈現平克佛洛伊德的藝術性和搖滾精神。為了讓觀眾能沉浸在平克的音樂中,每位觀眾配戴的語音導覽並不介紹其發展,而只呈現其音樂或口述訪談,當觀眾走到不同展區時,其代表專輯的音樂即自動感應於耳機響起,讓整個參觀充滿聽覺與視覺的對話。  在空間設計上,策展團隊也應用各種手法,引領觀眾進入平克的搖滾世界。首先,一進入展區,即以三菱鏡面折射所構成的黑色音牆 (圖1),耳邊所響起的平克經典曲目《月之黑暗面》(Dark side of the moon),一圈圈向外擴散的音場,馬上引領著觀眾墜入平克的迷幻世界。以《月之黑暗面》作為開場白,不但將其代表的迷幻精神詮釋淋漓盡致,這首帶有存在主義式探討哲學意味的歌曲作為展覽的引言,經過特殊設計的「月之黑暗走廊」,觀者馬上從外界紛擾的21世紀來到1970年代的華麗搖滾世界。 圖1. 入口展區以三菱鏡面折射所構成的黑色音牆 (攝影/陳佳汝) 其次,等比例呈現當年的舞台道具,也是此次展覽的一大特色。由於該團吉他手羅傑華特斯 (Roger Walters) 和鼓手尼克梅森 (Nick Milson) 都是倫敦威斯敏斯特大學建築學系的學生,因此親自設計表演的舞台。除了設計手稿外,展示也盡量將當年巨大的舞台道具逼真呈現,讓觀眾可以立即回溯其舞台魅力,強烈感受創作者的概念。以經典的概念專輯《迷牆》(The Wall)為例,其中代表扼殺學生心靈的魔鬼教官,以約七呎高的填充娃娃高掛在《迷牆》專輯區裡 (圖2),而背上插著刀的士兵,象徵著被扼殺自由的靈魂,和被迫上戰場的士兵,呈現專輯裡的反戰思維,以及對填鴨式教育的批判。由於此張專輯的靈魂人物Roger Waters因為父親戰死於越戰而自幼失怙,V&A大篇幅呈現此專輯音樂的概念,正是具現搖滾樂深沉的批判精神。 圖2. 代表扼殺學生心靈的魔鬼教官,以約七呎高的填充娃娃高掛在《迷牆》專輯區裡 (攝影/何慕凡) 另一個趣味經典,也成為後人仿效的反叛精神。從專輯《動物》(animal)後,平克樂團開始愛上用填充玩具來做舞台道具,代表統治階級的「粉紅飛天豬」當年在倫敦上空飄揚的影像 (圖3),展覽也將其紀錄片分時展現,此一壯舉深植倫敦人的內心,成為幽默的反叛意識。2018年川普訪問英國時,就有抗議團體偕同Roger Waters製作川普樣貌的飛天豬,於倫敦上空飄揚,表達強烈的不滿,具體再現並實踐了搖滾樂的反叛精神。 圖3. 專輯《動物》中代表統治階級的「粉紅飛天豬」(攝影/何慕凡) 另一令人驚艷的展示手法,則是將平克樂團的經典平面設計,轉化成三度立體展示,為展覽設計師Ray Winker認為這是此次展場設計的最大挑戰之一,並以重構封面設計場景來呈現(Banks, 2017)。例如,展場中央以兩個巨型的分裂側臉 (圖4),來呈現專輯《藩籬之鐘》(The Division Bell) 的概念,比一層樓還高的巨臉矗立在展區中,讓觀眾抬頭仰望時,即被專輯裡所要呈現的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這一概念所震攝。巨臉也傳遞出平克的「太空搖滾」概念。1994年,平克於挪威奧斯陸演唱《藩籬之鐘》時,以這張火星上的巨臉,加上海流中鯨魚的投影,製造了空間不斷擴散的放大之感,讓觀眾彷彿瞬間來到了太空,登上火星。   圖4. 展場中央以兩個巨型的分裂側臉,來呈現專輯《藩籬之鐘》的概念 (攝影/何慕凡) 此外,展覽也以兩個身上掛滿燈泡的假人,呈現1988年錄音的專輯《雷霆萬鈞》(Delicate sound of thunder) 封面設計,燈泡人的背後並以投影片呈現出沙漠,太空等景象,烘托出一種超時空的未來感 (圖5)。在同一展場的兩邊牆壁上,則展出一張張的床 (圖6),這是專輯《暫時失去理智》(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的封面設計,象徵潛意識的飛翔和生命的種種跡象。V&A將封面裡滿佈沙灘上的鐵床,靜掛在牆壁兩邊,黑底的牆面延伸到天花板,襯托著白色的床單,其超現實風格的展示,更貼近平克音樂中的潛意識探索,超越了樂團當年的舞台呈現,可以說是展覽將其創作精神發揮到極致的呈現手法。 圖5. 展覽以兩個身上掛滿燈泡的假人,呈現專輯《雷霆萬鈞》的封面設計 (攝影/陳佳汝)。 圖6. V&A將《暫時失去理智》封面裡滿佈沙灘上的鐵床,掛在兩側牆上,其超現實風格的展示,更貼近平克音樂中的潛意識探索 (攝影/陳佳汝) 最後,身歷其境地體驗演唱會,也是搖滾音樂展示的核心手法。不同於位於利物浦的披頭四故事館 (The Beatles Story),重構披頭四當年演場的酒吧,並播放其演場的歌曲,讓觀眾遙想感受當年的氛圍。V&A則更推進一步,企圖帶領觀眾身歷其境地體驗平克的演場會。於展覽最後一區,設計了一場模擬的現場LIVE 演出,以360度的環形劇場播放2005年再度於倫敦Hyde Park Live8團聚表演的現場錄影實況 (圖7),每場20分鐘,觀眾於入場後即隨意或坐或躺在地上,接著Roger Waters等人出現在觀眾眼前開始演出,頓時,博物館的建築空間消失於無形,所有的觀眾宛如置身於平克的大型戶外演唱會中,讓無緣親自參與其演唱會的樂迷,實現了不可能的夢想,也將整個參觀經驗推向高潮。 圖7. 展覽以模擬現場演出,播放平克2005年於倫敦的演出實況  (攝影/何慕凡) V&A精心策畫的回顧展,肯定了平克佛洛伊德作為70年代前衛搖滾的不凡經典地位。相對於音樂以歌詞與樂曲來表達批判精神,博物館透過豐富的文物與音樂場景的重構、交織視覺與音樂的展示詩學,具象化平克搖滾音樂中對體制的批判和反戰精神,也將成為搖滾樂展覽的一項經典。   參考文獻: Going Out in London (2017.5.9) Robert Dex, V&A’s epic Pink Floyd exhibition looks set rival success of hit David Bowie Show Design Week (2017.2.17) Tom Banks, V&A set for Blockbuster Pink Floyd Exhibition. Design Week V&A (2017) Inside the Pink Floyd-Their Mortal Remains Exhibition   ♦本篇專文將同步刊登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內外資訊
201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