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網站導覽
518國際博物館日
518當期活動
歷年518活動
館所資訊
認識館所
活動資訊
當期活動
公告事項區
專業提升
課程資訊
國內外資訊
新訊
專文
徵文啟事
法令與政策
博物館法規
博物館政策與相關計畫
補助機制
補助辦法與時程
統計資訊
open API
EN
RSS
搜尋
全站搜尋
搜尋
友善
平權
在地文化
免費
:::
首頁
/
公告事項區
/
專業提升
/
國內外資訊
/
專文
選擇年代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查詢內容
搜尋
專文
從未抵達,從未放棄:鄭莉蓉談故宮南院以藝術活動建立友善品牌
作者: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從未抵達,從未放棄。」 年紀輕輕、帶著書卷氣息的鄭莉蓉,引用了左翼詩人和劇場工作者——鍾喬老師的話,表達內心深沉的決心。 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開館時即以助理研究員身分,負責諸多大型藝術活動的鄭莉蓉,畢業自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大學時期因參觀了徐文瑞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展的「赤裸人」,探討難民人權而震撼,觸發關懷邊緣弱勢的議題,畢業論文即以慰安婦阿嬤的攝影展為題【註1】,以觀眾研究探討創傷展示。承接此背景,她日後在博物館工作時,經常加入倫理的反思,並著重觀眾的多元化學習。在故宮南院七年半的時間,她統籌策劃旗艦型的藝術節活動,包括4屆「夏日親子藝術月」和2屆「故宮亞洲藝術節」,她以博物館作為一個行動者,如何提供具學習性且愉快的社交經驗為思考方向,作為總體策畫概念。 本次專訪人物——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鄭莉蓉(葉家妤 攝影) 藝術跨域,吸引新觀眾! 有感於藝術不應受學科限制,於是鄭莉蓉嘗試跨域的結合,連結藝術與科學,於2019年第一屆的夏日親子藝術月,搭配「交融之美-神戶市立博物館精品展」策畫「博物館大航家」活動,並與國家地理雜誌等團隊合作,將葡萄牙人、荷蘭人東來的大航海時代精神再現,以探險家的訓練方式讓國小中生,模擬沒有GPS導航的年代,如何觀星找到南北方位,也學習現代航海專用的旗語和專業繩結打法。多樣學習模式的第一屆夏日親子藝術月,受到熱烈歡迎,且在回收數千份的問卷調查中,發現有六成六的觀眾是首次參觀故宮南院,說明了跨域結合及多元學習方式,確實對開發潛在的觀眾很有幫助。 「教育的主軸要先拉出來,而找到好的師資團隊很重要。」鄭莉蓉說明在設計第一屆親子藝術節時,先依「交融之美」展內涵,定位教育推廣活動三大主軸:世界地圖的引入、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瓷器、浮繪與鏡箱。其中,「地圖」靈感來自利瑪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註2】,其自十七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對拓展當時人們世界觀造成深遠影響,課程依循此理念,順著地圖的元素展開大航海時代。 2019年夏日親子藝術月「冒險航家夏令營」活動(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歷史中,誰是英雄?從遊戲挑戰倫理思考 「雖然我是博物館教育人員,但不喜歡讓參與者有『受教』的感受,我希望他們來這裡很開心,想要一再造訪博物館,成為運用博物館資源的終身學習者。」鄭莉蓉設計了一系列的互動遊戲,其中以「實境解謎」最受歡迎,「實境解謎最困難的是串連不同展廳、各自策展的文物,理出故事和遊戲路線。」由於南院是單一動線的方向,所以解謎仍需順著觀眾參觀路線安排。 2021年她根據展覽「遠方的戰爭—清宮銅版戰圖特展」,策畫實境解謎——「英雄之謎」。展覽展出中國乾隆皇帝為宣揚十全武功,命人製作的清宮銅版畫戰圖,其中有一場關鍵戰役「格登山之戰」,是準噶爾汗國的阿玉錫,因為犯錯被判刑時,叛逃至清帝國,後來率22名清兵夜襲準噶爾汗達瓦齊的大營,達瓦齊軍隊潰敗奔逃,一個月後準噶爾汗國滅亡。在展櫃同時陳列清帝國乾隆皇帝大閱【註3】時所戴的頭盔,對比戰敗的回部首領頭蓋骨法器,顯示成王敗寇處境。然而,鄭莉蓉透過實境解謎丟出反思:「獲得勝利,就能夠擁有榮耀嗎?」這項倫理題沒有答案,重要是讓孩子們去思考英雄的意義是什麼。延續她完成碩士論文的意念,每場戰爭,有人勝利就有人被犧牲,如同被迫成為慰安婦的阿嬤是戰爭、父權體制與經濟下的多重弱勢,而「清帝國光輝的勝利背後,是準噶爾汗國的被屠殺」她淡淡說著。 上圖為「英雄之謎」實境解謎道具;下圖為參與者在展場內遊玩的畫面。(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博物之島專文】來博物館當偵探?這些實境解謎遊戲等你來挑戰 「感受」亞洲文化多樣面貌 由於南院期許展現更寬廣的亞洲文化視野,因此每年十月院慶時皆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亞洲藝術節。自2017年來共舉辦了六屆【註釋4】,在她統籌的新加坡月(2018)和泰國月(2019)中,設計能夠具體感受文化的五感體驗活動。在新加坡月,藝術節提供娘惹的服飾讓民眾試穿,也教民眾手做椰絲糖球。由於新加坡是集合印度、馬來和華人等多元文化,其中也有不少的回教徒,因此「一日調香師」的活動,特別準備幾種不含酒精的伊斯蘭香水,讓民眾可以隨個人喜好調配香水帶回家;活動還配合白手杖節,邀請視障朋友一起聞香。「人本來就是五感的動物,聞到香味或是觸摸皆會引起許多感受,我希望讓觀眾盡可能用不同的方式體驗博物館。」 新加坡月「一日調香師」活動。(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在準備不同主題國家的藝術節時,鄭莉蓉著重文化差異性、共通性,與主流印象下的深層內涵。她認為新加坡和臺灣有許多相似處,不論是移民、被殖民的歷史和多元種族的社會均可以互相借鏡。「我在做新加坡月時有明確的方向——開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我希望看待一種文化,並非局限在異國情調,而是能夠讓觀眾察覺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各國文化特質。」 於泰國月,她希望呈現「非觀光」的泰國,「我想聚焦大家較少注意的文化面,因此訂出『熟悉又陌生的泰國』主題」,她規劃展出泰皇拉瑪九世的王后——詩麗吉(Sirikit)所設計的八款傳統國服,展現泰文化的新美學。這是詩麗吉和國王出訪時,發覺無國服可穿而開啟設計的靈感,除了建立國族認同的文化外,也展現新時尚的魅力。此外,邀請專業劇團演出泰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面具舞蹈劇「孔劇」(Kohn),讓人瞭解深入的泰國文化,並設計教育故事劇場帶領孩童演出拉瑪堅故事等體驗活動。 泰國月「Tai Fashion 泰時尚」時裝秀展現詩麗吉王后設計的傳統國服樣式。(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518博物館日,與中介學校幸福共好 今年(2023)鄭莉蓉調回故宮北院,並為518博物館日策劃「幸福共好」的戲劇工作坊,和青藝盟及中介教育機構花蓮秀林國中合作,以戲劇教育結合故宮文物,協助社會邊緣的青少年學生,並預計於同年7月進行教案分享會,歡迎其他學校一起合作把教案延伸出去。 「『這些孩子不是問題學生,而是被問題纏繞的孩子』,如果在這個年紀可以接住他們,會讓他們看到不一樣的可能性。」受青藝盟先前辦理「牽風箏的人」師資培訓計畫裡學員的分享而感動,鄭莉蓉延續理念表達今年518博物館日計畫的重要性。 未來她將繼續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裡,為減少不平等和良好身心健康努力。對於有志從事博物館工作的青年,她如此勉勵:「不要放棄理想和熱情,儘管大環境有許多壓力及挑戰,但博物館教育及文化平權的目標,都會在我們一點一點的努力下往前進。」她以最初在南院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合作辦理的創齡活動為例,雖然當時只有8位長者參加,但是一位長者卻對她說,這是她這輩子最快樂的一天,讓她心疼外更確定博物館工作的意義。 因為「赤裸人」的展覽,打開了鄭莉蓉人生的視界,也愛上了博物館,如今身處一級國家博物館獨立策展藝術節活動,她仍秉持初衷,以差事劇團鍾喬老師談「劇場可以改變世界」理念時,提及馬雅神話中日神與夜神建立宇宙運行的對話為例,勉勵所有夥伴:「從未抵達,從未放棄」,繼續以博物館為行動,為消弭不平等步步踏實前進。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註釋1:鄭莉蓉,2014。創傷展示的策展建構與觀眾詮釋:《堅強的理由—獻給台灣慰安婦阿嬤的攝影展》個案研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註釋2:於「交融之美」展覽中未展出明末利瑪竇繪製之《坤輿萬國全圖》,而是呈現了受其影響之江戶時代《坤輿萬國全圖屏風》以及清康熙時期由南懷仁傳教士,參考此圖並加上17世紀前半的地理知識而繪之《坤輿全圖》木版印刷大型世界地圖。 註釋3:類似今日的閱兵典禮。 註釋4:故宮亞洲藝術節自2017年,以印度、新加坡、泰國、蒙古、印尼和越南等國家為主題舉辦。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從國際交流到為愛朗讀: 游貞華談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合作與文化平權實踐 【博物之島專文】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如何訴說部落的故事? 專訪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柯玉卿(ubange·Aruladenge) 【博物之島專文】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博物之島專文】在勞動之島,為勞工的汗水發聲!專訪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李映萱課長 【博物之島專文】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博物之島專文】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博物之島專文】來博物館當偵探?這些實境解謎遊戲等你來挑戰
2023/05/18
視覺轉繹開啟博物館的味蕾體驗—故宮「墨戲仙草」驚喜設計揭密
作者:連之莉(國立故宮博物院行銷業務處研究助理/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博士生) 邁入第10屆的《Shopping Design》台灣設計BEST 100,於2020年底以「我們需要的設計」為題,檢視設計之於「我們」的可能性,選出100組台灣值得關注的設計人事物。創作者王蓓恩、劉家欣授權黑丸嫩仙草與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三方合作上市的「墨戲仙草」台味甜品,於New Power Discovering類別以「驚喜設計」備受肯定,可見年輕世代重新詮釋故宮清代山水畫作,將博物館帶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展現跨域思維的設計張力,以及該創作豐沛的設計能量。 創意如何變成博物館商品? 故宮自2010年開始辦理國寶衍生商品設計競賽,每年以展覽選件文物為創意發想來源,廣邀大眾運用故宮文物進行衍生商品的設計,期望能自博物館文創商品的產品開發面,具體回應博物館的展覽內涵,讓觀眾能延續文物帶給自身的感受,並以文創商品的形式帶回觀展後的回憶與留念。競賽活動來到2018年,故宮行銷團隊企圖進一步將競賽的創意發想帶入「節慶」主題,期望能有更符合時節(如:中秋、端午、年節等)氛圍,並能與親朋好友共享的衍生商品產出。自海選中脫穎而出的「墨戲仙草」作品,初選時的設計概念裱版即引起注目與討論,評審團認為創作團隊跨越立體與平面的分野,而以完整的傳達設計(communication design)將國寶文物的厚度轉繹呈現,讓食用者可以自己創作(淋上奶球、顯現雲山煙雨的迷濛質感),整體品嚐體驗充滿驚喜感! 「墨戲仙草」設計概念裱版(國立故宮博物院行銷業務處 提供) 創作團隊於入圍後經工作坊討論,考量市場與商品化的諸多可能,完成二次打樣「墨戲仙草—富春山居」的再創作,挑戰將〈清 周亮工集名家山水冊 石谿 雲山煙雨〉的冊頁山水置換為山石勾勒皴染變化多樣的〈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卷〉,前後兩階段的設計分別獲得台灣在地品牌黑丸嫩仙草與故宮晶華的青睞。「墨戲仙草—雲山煙雨」於去(2020)年端午節前夕,以單顆6入盒裝的攜帶式禮盒上市。「墨戲仙草—富春山居」預計於今(2021)年入夏推出,以入餐廳菜單、單點甜品的方式呈現,期望帶給用餐者不同的感官饗宴。 清 周亮工集名家山水冊 石谿 雲山煙雨(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 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卷(局部)(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 「墨戲仙草—富春山居」設計詮釋(國立故宮博物院行銷業務處 提供) 成為博物館商品,然後呢? 將故宮山水書畫演繹為日常餐桌上可嚐可玩的文物風景,拉近博物館與公眾的生活距離、打造新的消費文化與飲食體驗,過程其實備受挑戰,由設計團隊、品牌製造商及博物館三方共同克服的環節,自設計授權、設計檔轉工業檔開模、配合成型而重新調配原料(仙草)比例,到定量與定價、新增產線、訂製包裝、規劃配送,甚至是企圖於疫情期間推廣至海外市場等,風險與考驗眾多。然而,更讓作品設計張力持續發酵的是,由故宮精品網路商城為「墨戲仙草」商品衍生推出節慶版限定盒裝腰封的再設計、打造銷售亮點,使博物館商品跳脫為設計選物(於亞洲設計購物網Pinkoi.com上架)。 「墨戲仙草」盒裝限量腰封(左:中秋節款;右:農曆春節款)(國立故宮博物院行銷業務處 提供) 作為創意發想來源的故宮文物〈清 周亮工集名家山水冊 石谿 雲山煙雨〉,於今(2021)年第一季(1-4月)的故宮書畫展覽《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中展出,真實的與觀眾見面。此外,「墨戲仙草」作品的設計詮釋,還受到出版國中藝術領域課本的編輯邀約,成為視覺藝術創意形式表現的案例,化作日後青年學習藝術的養分。 結語:啟發博物館重新想像未來的可能性 從一個博物館的行銷推廣策略到具體行動,反映出博物館場域與設計領域雙重的社會影響力。英國資深社會學家約翰.厄里(John Urry)與丹麥地理學者約拿斯.拉森(Jonas Larsen)於《觀光客的凝視3.0》書中檢視博物館與觀光凝視的多元視域時,即點出博物館持續變動的特性。如同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認為,博物館已從「立法者」(legislator)變成「詮釋者」(interpreter)。而羅伯特.蘭里(Robert Lumley)也提到,以前博物館被界定為學術機構,但現在則成了溝通訊息的管道,關鍵出在大家對博物館的理解不同了。厄里與拉森(Urry & Larsen)更進一步指出隨著消費者主權日漸抬頭,且在流行品味驅使下,博物館肩負的社會角色已有重大改變。 面對全球新冠疫情影響,本文以此案例響應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期許在逐步恢復常態的過程中,能啟發博物館重新想像未來的可能性。如何面對疫情帶來的全球化移動式觀光削弱,並藉此機會重新檢視博物館與在地觀眾的關係?嘗試透過傳達設計建構博物館與觀眾溝通對話的在地實踐,跳脫博物館追求全球化品牌形塑的單一視框、激發創意,據以更貼近人們的生活價值,是值得我們共同省思的未來。
2021/08/11
虛擬實境是洪水猛獸或博物館新希望?故宮聯手各界專家為你解惑
作者∕攝影:藍敏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生) 國立故宮博物院於2019年12月16日,舉辦新虛擬x明日實境—21世紀博物館藝術科技研討會,邀請國際博物館界、企業界與政府代表,討論數位科技在博物館應用的可能性。與會貴賓分別為羅浮宮文化傳媒規劃部Dominique de Font-Réaulx總監、橘園美術館Cécile Debray館長、慕夏基金會Marcus Mucha執行長,宏達電王雪紅董事長與李玲副總經理,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以及主辦單位故宮吳密察院長、教育展資處徐孝德處長。 博物館需要什麼樣的數位科技? 不管2016年或2019年為虛擬元年的爭論是否有解,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成為21世紀新型態展覽已是事實。博物館需要什麼樣的數位科技?與會專業人士分別提出三個觀點:(1)抱持審慎保留態度並關注博物館倫理;(2)馴服數位科技藝術予文化所用,並與未來接軌;(3)擁抱科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以下分別說明專家觀點與案例分析。 故宮點出人文與科技跨界合作的困難 國立故宮博物院吳密察院長以又驚又怕的心情,不得不接受數位科技。即使吳院長抱著戒慎恐懼的態度,故宮早在20世紀末即開始發展新媒體藝術,參與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規劃之數位博物館先導計畫淡水河溯源。吳院長也語重心長點出,人文與科技跨界合作的困難在於:如何使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共創數位藝術展覽。故宮教育展資處徐孝德處長則詳細說明新媒體藝術發展的歷程與故宮肩負的社會教育責任。 羅浮宮「蒙娜麗莎—越界計畫」 三位國際專家認為,VR製作的前提是要先對物件進行嚴謹、深度、準確的科學分析,再與VR公司進行溝通,才能創造出符合公眾感官體驗與知識饗宴的作品。以羅浮宮為例,Dominique de Font-Réaulx總監分享的案例是「蒙娜麗莎—越界計畫」(Mona Lisa - Beyond the Glass),她提到這個創作理念在於打破觀眾對達文西作品的奇幻、傳說或老舊觀點。研究團隊經過嚴謹研究後發現,達文西在作品現實與想像部分的差異,結合當前的新技術,以此揭開蒙娜麗莎的身世之謎。隨後Emissive公司展現觀眾肉眼無法看見的各種細節,創造出多重感官體驗,而羅浮宮更進一步用數位科技詮釋蒙娜麗莎作品的多樣內涵。由此可見,每一件當代VR是多方協力合作,將科技、知識與美學完美結合,提供觀眾與藝術品接觸的獨享經驗。 羅浮宮文化傳媒規劃部Dominique de Font-Réaulx總監,解釋羅浮宮開始進行VR實驗的原因。 VR裝置帶你走入莫內的花園 橘園美術館Cécile Debray館長則是以說故事的方式,描述VR頭戴式裝置如何呈現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博物館觀眾穿戴著VR頭戴式裝置,進入Nicolas Thepot VR拍攝的鏡頭,耳朵聆聽莫內與克里蒙梭的旁白與對話,鏡頭畫面帶著觀眾走入莫內在吉維尼花園的睡蓮寫生場景。觀眾可以了解莫內為何在作品《橘園》的東側畫上被晨光照射的睡蓮,讓落日餘暉的睡蓮靜默在西側。跟隨著莫內的手勢與筆觸,一方面體驗藝術創作過程,一方面欣賞百年前的花園,VR做到文字難以描述的「藝術行為知識論」(epistemology of the painter’s gester)。觀眾卸掉頭戴裝置,回到橘園美術館實體展示空間,更能細膩體會到,百年前莫內早為觀眾創造一處身歷其境的藝術空間。 慕夏電影構圖視野VR重新詮釋 慕夏基金會Marcus Mucha執行長,是藝術家慕夏的曾孫,他帶來的是慕夏當年為捷克所創作的《斯拉夫史詩》歷程。著迷於科學的慕夏曾參與電影拍攝,他把電影製作的技術應用在《斯拉夫史詩》的構圖上,採用電影拍攝視角來作畫,讓觀眾能有身歷其境的臨場感。基金會與Nexus Studios合作,在研究了慕夏的筆記與構圖技法後,用VR重新詮釋藝術家的視野,產生數位藝術作品《原鄉的斯拉夫人》,提供觀眾數位體驗,彌補因材質脆弱,不適合做全球特展的遺憾。 宏達電VIVE Arts計畫—VR轉譯清明上河圖 宏達電王雪紅董事長開宗明義說明旗下數位藝術計畫VIVE Arts是結合科技(technology)、想像(imagination)與人文(humanity)來創作VR藝術,作為藝術文化賞析與社會互動之用,以達到文化近用與永續發展目標。宏達電李玲副總經理鉅細靡遺講述「清明上河圖VR」寓教於樂的內涵,以及如何選擇清明上河圖的食衣住行,作為VR轉譯與詮釋內容。 唐鳳:一起思考臺灣資訊透明化的可能 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從經濟、社會與環境的角度來思考臺灣資訊透明化的可能性,提出智慧聯網(internet of beings)、實境共享(shared reality)、協同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與人性體驗(human experience),尊重多元性(plurality)以做到文化平權。一如既往,他在論壇現場,即席應用數位科技與觀眾互動,引導觀眾用手機連接slido網頁(點此來看看大家的問題),對演講者提出問題,透過投影讓與會人士皆能立即看到其他成員提出的問題,藉由點讚的累積次數,可以得知現場人士所關注的問題。 數位科技對博物館的影響? 當日現場人士主要關心的問題是:(1)VR對博物館的衝擊與影響為何?(2)社交媒體是否為社會帶來更多的緊張與衝擊?(3)VR的盲點是什麼?綜合專家意見,故宮吳密察院長認為,博物館需要有新的倫理觀,重新思考數位科技對博物館的影響。羅浮宮、橘園美術館、慕夏基金會三位與會者,對博物館專業的看法相當接近,認為科技只是一種思維、一種工具,只有嚴謹的科學與學術研究,才可能創造出更貼近現實感的數位詮釋。 總結博物館藝術科技研討會兩大主軸:「當藝術碰到虛擬實境」,博物館如何善用知識管理與VR的沉浸感,提供觀眾重新認識藝術品的機會;以及「博物館的數位詮釋角色」,也就是博物館如何利用數位科技,為觀眾說一個具有當代關懷的故事。 本文同步刊登於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內外資訊
2020/05/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