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網站導覽
518國際博物館日
518當期活動
歷年518活動
館所資訊
認識館所
活動資訊
當期活動
公告事項區
專業提升
課程資訊
國內外資訊
新訊
專文
徵文啟事
法令與政策
博物館法規
博物館政策與相關計畫
補助機制
補助辦法與時程
統計資訊
open API
EN
RSS
搜尋
全站搜尋
搜尋
友善
平權
在地文化
免費
:::
首頁
/
公告事項區
/
專業提升
/
國內外資訊
/
專文
選擇年代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查詢內容
搜尋
專文
奇幻生物無所不在!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推出「神奇怪獸:大自然的奇觀」特展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本文圖像由倫敦自然史博物館(Trustees of the NHM)授權使用 史無前例地,「巫師」與「麻瓜」的世界首次結合!倫敦自然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與華納兄弟電影公司(Warner Bros)和英國廣播公司(BBC)攜手合作,重磅推出特展「神奇怪獸:大自然的奇觀」(The Fantastic Beasts: The Wonder of Nature)。策展靈感來自JK羅琳所撰寫的《哈利波特》和前傳系列《怪獸與牠們的產地》,書中的魔法生物擁有各式各樣的魔力,讓人看得目不轉睛。然而,這些奇獸並非只存在巫師世界,我們的自然界所孕育的生物毫不遜色,甚至更為奇幻! 成立於1881年的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擁有約7500萬件動植物和礦物化石標本,是歐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研究中心。「神奇怪獸」特展歷時兩年籌備,其研究過程不同於其他典藏展,研究員的首要功課是熟悉《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中的各式奇獸,再從館藏中挖掘並以想像力做比較分類,最終精選出90多件化石和生物標本,同歷史文獻與電影道具一併展出,交織現實自然界與小說電影之間的鏈結,並融入保育的理念,重新述說館藏的故事。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研究團隊從《怪獸與牠們的產地》書中視角出發,重新挖掘並詮釋館藏,展現博物館如何以當代敘事活化典藏。(CREDIT: Trustees of the NHM) 真假虛實交織的探索之旅!麻瓜世界中的神奇怪獸 進入展場,《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主角紐特(Newt Scamander)率先登場,他所身著的紳士套裝和攜帶的魔法皮箱為展覽揭開序幕。這名魔法動物學家自小就鍾情巫師世界中奇異多樣的生物,他遊歷世界以發掘、採集、研究並保育這些奇獸。如此以虛構角色引領觀眾觀展的做法頗具趣味性,不論是否為書迷或影迷,皆能跟隨故事線而融入其中,在真假虛實交織的旅程中探索。 在《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主角紐特的帶領下,觀眾將一同探索魔法與真實世界中的神奇怪獸!(CREDIT: Trustees of the NHM) 張牙舞爪地搖曳著長尾巴,一隻外形似龍如鳥的恐龍是第一展區的亮點。這隻恐龍是2004年從美國南達科他州出土,頭部有球狀瘤癤、頭冠和尖角,如同盔甲一般堅硬挺立,隸屬於厚頭龍科。有趣的是,這隻新品種恐龍之所以出名是拜《哈利波特》所賜,其學名為「霍格華茲霸王龍」(Dracorex hogwatsia):Draco和Rex是拉丁文「龍」與「國王」之意,Hogwartsia源於霍格華茲(Hogwarts)魔法學校。知名古生物學家巴克(Robert Bakker)因觀察這隻霸王龍近乎完美的頭骨構造,腦中閃過「霍格華茲」一詞便決定如此命名,小說的魔力也因此滲入了考古科學的領域。 以霍格華茲魔法學校命名的新品種恐龍化石「霍格華茲霸王龍」為亮點展品之一。(CREDIT: Trustees of the NHM) 在現代科學萌芽前,人們深信各種神奇動物的存在。美人魚、獨角獸、海怪……牠們從未問世,卻一直存在於人類的想像之中,代代相傳。展覽並不試圖抹除神話野史的歷史地位,反而將之與考古科學並置,試圖從好奇心建構的傳說故事中,爬梳自然史的發展。歐洲人自中世紀便相信獨角獸是真實存在的動物,認為這優雅的生物帶有神奇的力量,特別是頭頂的尖角具有療效。在展覽中,一張源自中世紀的裝飾掛毯和出版於1650年的百科全書合併展示,前者描繪獨角獸在茂密森林中一枝獨秀,後者鉅細靡遺地分析各種獨角獸的特性,呈現歐洲人對獨角獸的崇拜。 展覽將歷史上對奇幻生物的記載與《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中的神奇怪獸並置,增加展覽敘事的趣味性。圖中的藏品為英國生物學家歐文爵士(Sir Richard Owen)在19世紀所蒐集的海怪傳說剪貼簿。(CREDIT: Trustees of the NHM) 如此對獨角獸的堅信,亦可見於同展間、一度被視為獨角獸角,卻是18世紀前期出土的史前哺乳動物標本化石。在JK羅琳筆下的魔法世界中,獨角獸同樣高貴受敬仰,其獸角、毛髮和血液都有神奇的屬性。一旁展櫃同時展出《哈利波特》中榮恩、馬份和路平教授所使用的獨角獸毛魔杖,令人霎時分不清真假世界。如此巧妙地將古今傳說和小說中的魔幻世界相結合,乃策展團隊藉小說所發揮的說故事之力。 神奇怪獸的靈感來源!不遜於魔法世界的自然生物 「麻瓜」世界的生物雖不會施展魔法,卻不遜於魔法世界的神奇怪獸。《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中的「爆角怪」(Erumpent)是受自然史博物館收藏的古生物化石啟發,電影中紐特向母爆角獸跳的求偶舞,則參考了孔雀蜘蛛的求偶行為,雄蜘蛛的腹部如調色盤般鮮明,藉由抬高並抖動腹部與雙腳來吸引母蜘蛛。而具隱形能力並能預測未來的「幻影猿」(Demiguise),則源於自然界中許多動物的縮影,如具保護色的昆蟲和美洲豹,抑或行動緩慢的樹懶,皆能藉由「隱身」之術躲避天敵。 第二展區從魔法生物的特性出發,分別介紹了會隱身和愛收藏奇異物件的自然界生物。圖為電影《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第一部曲中出現的「幻影猿」。(CREDIT: Trustees of the NHM) 最受影迷歡迎的「玻璃獸」(Niffler)對於閃閃發光的物件愛不釋手,在電影中總讓紐特十分頭痛。這隻具鴨嘴獸外型的神奇怪獸在「麻瓜」世界也有同黨!來自澳洲的緞藍亭鳥(Satin Bowerbird)以蒐藏藍色物品聞名,蒐藏愈豐富的雄鳥愈能獲得雌鳥的青睞,堪稱把妹一流的鳥類。 作為魔法動物學家,紐特不僅環遊世界收集並研究生物,他同時重視保育,期望巫師界能愛護這些神奇怪獸。回到紐特在倫敦的家中,整層地下室是他的研究室,更是所有神奇怪獸的家園。在那裡,牠們受到細緻良好的照顧。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文物保護主管柯尼希(Lorraine Cornish)表示,他們希望藉由紐特身為研究者與保育者的角色,向默默為自然生物付出的科學家致敬。 展覽以史前時代就移居紐西蘭的鴞鸚鵡(毛利語:kakapo)保育故事為例,說明人類的影響力與保育的重要性。在無哺乳類獵食者的原生環境中,鴞鸚鵡失去了飛行能力,歐洲殖民者引入貓、鼠及鼬等動物後,牠們的數目開始大幅下降。直至2005年,當地嚴密監管四座無捕獵者的小島,提供鴞鸚鵡一處合適的生長環境,復育計畫成功地將過去不足50隻的鴞鸚鵡,培育至目前的211隻(2020年統計數目),可謂奇蹟。以柯尼希的話所述:「這些致力將動物從絕種邊緣中救出的故事必須被聽見。」 展覽不僅展示自然界生物的奧妙,同時藉由紐特照顧神奇怪獸的故事,述說那些保育瀕臨絕種生物的故事,期望觀眾能尊重跟關心這些與我們共享地球的生物。(CREDIT: Trustees of the NHM) 保育:需要我們共同施展的魔法 走向展覽尾聲,迎面而來的是一整面貼滿宣導海報的互動展示牆,邀請觀眾為瀕危動物發聲,並向每個人詰問:你能夠做什麼來拯救我們的地球?「展覽的敘事主軸是希望觀眾能與這些動物有一次非凡的相遇,並真正愛上牠們。」柯尼希解釋策劃本展背後的期許。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強調博物館應作為倡導者,帶領全球科學和文化領導者為地球的未來努力。以「神奇怪獸」特展來看,館方藉由新興的敘事軸線來活化館藏,賦予館藏與時俱進的意義,同時注入關於未來的啟示,提醒人們正視面臨嚴峻危機的地球。紐特對魔法世界生物的保育和承諾,應是身為地球人的我們都該效仿的,保護我們身旁的生物和其棲息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2021/08/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