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專文

家不只一種!「貧窮家年華」掀開居住日常模樣
家不只一種!「貧窮家年華」掀開居住日常模樣
作者:林琮穎(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計畫助理) 「對你來說,家是什麼?」 在都市的光鮮外表下,一群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人們,因為貧困而逐漸被模糊與邊緣化。自2017年起的每年10月〔註1〕,一群位於大臺北地區,在第一線關注無家者、身心障礙者、都市原民、社區、兒童與青年群體等都市貧困者的非營利組織及工作者,組成「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簡稱窮學盟)共同發起「貧窮人的台北」(簡稱貧北)系列倡議活動,透過展覽、體驗、講座、劇場等形式,記述這些貼近貧窮者的真實生命經驗。 今(2022)年,貧北以「貧窮家年華」(至11/6止)討論家與居住的主題,在萬華南機場公寓的「一碼IMMA」主展區,以及「五角拌」、「福喜小客廳」等衛星展區,展出16件來自各組織的創作。本文試析展覽在貧窮經驗者為主體的基礎上,以何種視角與媒材討論家的故事與議題?進而回應窮學盟所期望的「打開參與者對家想像與理解的對外窗」。 「貧窮家年華」位於萬華南機場公寓的「一碼村」展場入口,躲藏在植栽後方陰暗處是帶有貧窮經驗的小怪獸們,身上的汙名如同一層黑影掩蓋了各自的真實樣貌,期望觀眾走入展場掀開他們的居住日常模樣。(林琮穎 攝影) 「貧窮家年華」展覽平面圖,其以不同非營利組織組織為單位,規劃16件作品/展區。(貧窮人的台北團隊 提供)   日常故事:標籤背後的清晰樣貌 在社會中,為了區隔「我群」與「他者」,人們經常集結些許共同特徵,以代名詞指涉一個特定群體,並貼下各式標籤與刻板印象,加速「我們」辨認出「他們」。以無家者、身心障礙者、非行少年等都市貧窮者為主體的貧北,並不強力控訴社會經濟結構加諸於貧窮者或居住困境的種種。絕大部分的展出作品,透過各個貧窮者的主動分享,敘說著每個人再日常不過的故事。 「時空行李箱」中,來自活泉之家的小Q,攜帶著父母失和傷痛,長期承受精神狀況的不穩定及經濟收入的限制,小Q仍盼望能夠給予相差30多歲的親妹妹,一個溫暖的居家空間,以及能有一只與自己不同人生的「行李箱」,闢出一條嶄新道路。 「時空行李箱」作品中,營造小Q家中的生活擺設情境,隔著掛簾的另一邊,則呈現自身期待讓妹妹擁有的居家空間及「行李箱」。(林琮穎 攝影)   而在「日常 Everyday life」作品中,呈現微光盒子的非行少年〔註2〕,承受自家庭、學校、社會中刺耳的叫罵聲響,這是從他們有記憶以來即存在的熟悉聲音,其也一步步將自己推向邊緣。「日常畫面」則由芒草心邀請無家者們主動拍攝自身於街道、購物、社交等日常生活的畫面,諸如:從北門一路走到臺北車站的街景;到香香澡堂〔註3〕盥洗與用餐的日子;又或是喜愛熱鬧、有人陪的地方,而非一人獨處等。 「日常畫面」不僅展出無家者拍下的日常照片與文字紀錄,也搭配無家者的訪談影音紀錄,使觀眾能一一閱讀、聆聽各式各樣的日常畫面。(林琮穎 攝影)   此外,「平行食堂:人生苦短,再來一碗」集結街賣者、酒店公關、非行少年等不同經驗者的視角,從「吃」連結人與食物的故事,相較直指這些群體有關的社會議題,作品透過食物平實分享各自的習慣、生活、性格、文化。 「平行食堂:人生苦短,再來一碗」作品中,身為酒店公關的張川分享到,為了在工作前快速補充能量,又不會太飽導致飲酒後易吐,飯糰、茶葉蛋這些容易在便利商店取得的食物成為首選,喝牛奶也似乎成為自己的儀式。(郭冠廷 攝影) 貧北透過經驗者主動分享的真實生活,並由多個組織蒐集與記述,將其具體再現於創作中。選擇如此視角,試圖使觀者脫離對特定群體的各式標籤,而能看見獨特且多樣的日常故事,以及非日常的際遇,更可見各自如何在顛簸中持續過日子。進而將那些原先被隱蔽化的群體,還原作為「人」清晰且主動的樣貌。   貧窮經驗者、非營利組織、觀展者的共同創作 面對貧窮者,相較於單方面提供服務,窮學盟的各個組織透過長期支持與陪伴,記錄與整理其生命經驗,同時由貧窮者主動創作,試圖將主體性還給這些分享經驗的人們,也使其成為共同創作展覽敘事的主角。在有限空間中,展出作品仍納進多種媒材,主要包括場景及情境布置、影音紀錄、攝影、繪畫、文字等創作,而有關議題論述的圖文展版則居於次位。 為貼近貧窮經驗者的日常,展覽採以場景復原與情境營造的方式,傳達經驗者的舊狀、現況與寄望。如「當我離開這個窩」作品主角是夢想城鄉協會長期陪伴的已故輝哥(飛仔),創作中重現了他的租屋處,從他年輕時的音樂品味、曾經瀟灑的工頭身分,到走向街頭、酒罐與藥物的共處,以及成為協會一份子後的導覽、木工、畫室生活,在房間各處一一可見。 「當我離開這個窩」作品中重現輝哥租屋處,讓觀眾走入這侷促且昏暗的空間,展場一隅散落衣物及藥袋的床鋪,可能是輝哥在屋中待最久的地方,而牆面則播放著他過世後的創作追思會影像。(林琮穎 攝影)   此外,「姨動城堡:回收者的生活軌跡」由五角拌邀請回收者們,在每日推著回收車移動時拍下一幕幕與店家、鄰居互動等情景,並進一步分享照片內涵,展覽則將故事加註於照片旁。 「姨動城堡:回收者的生活軌跡」作品中,觀眾能瞭解回收者真實樣貌,是那一腳一步推著滿載物品的回收車所串連的生活足跡。(林琮穎 攝影)   除了來自經驗者與組織的作品,展覽也試圖將觀眾納入其中,提供共同創作的參與機會,而不僅是單向觀看與聆聽。從「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的居住困難議題討論中,在租屋場景布置及租客心聲分享的同時,提供代表不同收入區間而長短不一的棉線,讓觀眾在生活的諸多選擇中,企圖勾勒自身的理想狀態。「人蓋起的城市」則設置各種回收瓶罐、手作材料,邀請觀眾共同打造能容納多種聲音的城市、承接任何人的家。展覽也設置留言區,以數個提問引導,供觀眾分享自身感受與想法。 「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邀請觀眾取下屬於自身收入區間的棉線,在經濟自由的限制下,於眼前諸多需求或慾望選項間,織網出自身的理想生活。(林琮穎 攝影) 「人蓋起的城市」邀請觀眾透過回收物品與手做材料,築構出屬於自己期盼且獨特的家。(林琮穎 攝影)   創造意義與行動:家與居所的理想型之外 當提起「家」時,每個人心中或許存有一個理想型,或許是一處由四面牆、一扇門、有屋頂、窗戶所構成的地方。然而,綜觀這個社會,如同策展人朱剛勇所說:「有些人的居住方式不被社會認可、有些人的家中則帶著刺。」貧北試圖集結各組織平時的實踐,並置於展覽中,共同討論家、居住、貧窮等概念所交織出的困難議題。 各組織所陪伴的貧窮社群有多種面向,在展覽中,能看到無家者、身心障礙者、都市原民、街賣者、回收者、勞工、非行少年、酒店公關等群體的身影。當居住困難或貧窮困境找上門,展覽並非強烈凸顯他們與「一般人」的差距,而是平實呈現各個貧窮經驗者挺過動盪與流離的堅韌,試圖連結觀眾的某些境遇與情緒,在原有的理想型之外有所共感,進而去除貧窮者的汙名。 展覽結尾的一項「行動心理測驗」,提供觀眾透過數個簡易的問題,配對適合自己的非營利組織,期待觀眾在觀展結束之際能延續自身深刻的感受,以個人特質為基礎,找尋一個採取行動的起點。相較教條式的行動呼籲,或許透過富有幾分趣味的途徑,能讓觀眾擁有進一步瞭解這些組織的動力。 在看完展覽,「行動心理測驗」以數個日常提問與選項組成,期望那些充滿熱情而想進一步接觸組織、議題、甚至投入行動的觀眾,能透過趣味測驗得到一些行動指引。(林琮穎 攝影)   「人們蓋起城市,城市應待人溫柔」 呼應貧北活動旗幟標語,人們在共同建造起城市,進步式的向前開展出一片光景,但有一群人也曾經為了城市打拚,卻因為種種原因而落隊,他們多半擁有經濟弱勢的特徵,而被統稱為貧窮者。然而,透過組織的長期陪伴與生命軌跡的主動分享,各個貧窮經驗者獨特的樣貌逐漸清晰,此時,貧窮者共通的不僅是經濟上的不自由,更應是每位經驗者為了居住與生活的波折、努力及盼望。 展覽中將這些陪伴與經驗以作品呈現,打開觀眾對於家的想像與理解,不過各作品大部分皆是單一組織期的行動積累,期望未來能有更多跨組織的協力創作。反觀博物館場域中,則不容易於展覽或活動見到貧窮或無家者等議題,因此,筆者同時期待博物館延展文化平權的目標,連結自身歷史文化、自然科學、藝術文學等專業領域,開啟貧窮議題的對話。 註釋: 註釋1:「貧窮人的台北」接續預計改為雙年舉辦,以更充分的時間梳理累積的資料,轉化為更完整的倡議與行動。 註釋2:「非行少年」意指12歲以上,未滿18歲有犯罪行為,或犯罪之虞的少年。 註釋3:香香澡堂由芒草心協會創立,為無家者於萬華區提供一個免費洗澡、領取物資,與就業補助諮詢的空間。 延伸資料: 謝孟穎(2022)。睡在艋舺公園的大哥們,平常都在做什麼?他們發相機給街友拿去拍,揭開不為人知街頭人生。風傳媒。 《城市的光影》貧窮人的台北|貧窮家年華:打開想像與理解的對外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延伸閱讀: 【博物之島專文】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博物之島新訊】Let’s take action!當博物館與公民一齊行動
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