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傾聽需求: 熊本市現代美術館打造友善親近藝術的市民客廳

2024/11/09
閱讀數 : 1212

作者:陳佳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陳幸均 (策展人、前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總監)


位於熊本市中心的熊本城,歷經2016年大地震後修復重生,是許多遊客來到日本九州必訪的景點之一,也是九州的精神象徵;附近的百貨商業大樓三樓透明的落地窗上幾個簡潔的英文字:CAMK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Kumamoto),標示深受市民喜愛的熊本市現代美術館。探訪這間隱身鬧區的美術館,立刻能感受到親切自在的氛圍;而巧妙的空間設計與活動,不但引領觀眾進行有趣的藝術探索與互動,也讓觀眾不分男女老少,都能在此度過充實而愜意的時光。

 

熊本市現代美術館位於熊本鬧區商業大樓中,入口處以CAMK標示。(熊本市現代美術館 提供)

 

2002年開館的熊本市現代美術館,為延續日本1970、1980年代一波興建城市美術館風潮下的成果,透過蒐藏引人注目的藝術作品與舉辦各種特展,除了提供市民欣賞藝術的場所,也有助於形塑地方認同感。2022年,在開館20年後,美術館原本傳統的空間設計,已經無法滿足觀眾與館方的需求,因此委託西澤徹夫建築事務所進行空間改造。

傾聽需求:創造交流的市民客廳

西澤徹夫指出:「如何在現有的建築中創造出現代人追求的交流空間」為最重要的目標。空間改造過程中,建築師除了思考如何實踐美術館「具包容性且接納多元性,讓市民可以充分實現自我」的宗旨,也積極聆聽館方的需求,讓美術館成為市民交流的客廳。例如,館長希望將博物館商店和歇業已久的咖啡館連接起來;而館員們則期望圖書室有一張擺放大型書籍的閱覽桌,且滿足不時舉辦上百人講座的需求。

透過聆聽各種使用需求,建築師除了整合入口的識別系統,讓觀眾一進入美術館即對各種設施與展演活動一目瞭然外,也完成了兩項重要的空間改造。一是將原有的商店和閒置的咖啡店整合為開放式、用來舉辦工作坊兼賣店的「ART LAB MARKET」,其二是更新了Home Gallery(圖書室),設計了顏色、大小不一的桌椅,讓館員可以根據活動需求機動調整不規則形狀的桌子,彷彿進行拼圖般,讓空間更具有視覺美感與流動性。

 

Home Gallery擺放了顏色、大小不一的桌椅,可以依照需求如拼圖般地進行各種擺放,讓空間別具美感與流動性。(熊本市現代美術館 提供)

 

空間密碼:處處有驚喜

美術館中令人讚賞的設計,還有以寬闊的走道連接左側開放式工作坊及右側半開放的圖書室與幼兒沙龍(Kids Salon)。走道的盡頭通向美術館的兩個封閉式展間,而底端通向化妝室的長廊,則以可愛動物彩繪妝點,讓前往廁所的過程也充滿活潑童趣。

在走道旁,還特地放置一張大桌子,使得「走廊」、「圖書室」與「商店」的邊界變得模糊,觀眾也可以輕鬆自在地休息與聊天,甚至打個盹。此外,為了讓空間更具開闊感與延伸性,商店旁的牆面也運用大片落地窗,讓館內的觀眾能眺望街景與行人,使美術館與城市風景產生連結。

 

通向廁所的長廊以可愛動物彩繪妝點,充滿活潑童趣。(陳佳利攝影)

 

連結各種空間的寬闊走道中,擺放了可供休息、聊天的大桌子,使空間的邊界變得彈性且模糊(陳佳利攝影)

 

再者,美術館也將建築中的各種結構轉換成為探索藝術的角落,讓參觀處處有驚喜。例如,館方利用樓梯下方的角落,設置草間彌生的作品《Infinity Mirrored Room-早春的雨2002》。這件作品透過鏡像讓觀眾自身影像反射在充滿泡泡的翠綠空間中,猶如萬花筒般隨著觀眾互動而產生不同的影像。而美術館入口右轉通向特展廳的樑柱,也化身為宮島達男「Opposite Vertical on Pillar-133651」系列作品,柱上一格格的紅色小螢幕則象徵美術館的心跳,意喻觀眾與美術館一同成長、躍動。

 

草間彌生作品「Infinity Mirrored Room-早春的雨2002」透過鏡像投射觀眾,產生不同的影像。(陳幸均攝影)

宮島達男「Opposite Vertical on Pillar-133651」系列作品,紅色小螢幕象徵美術館的心跳。(陳幸均攝影)

 

不只是圖書館:融合藝術展演的多功能空間

名為Home Gallery的圖書室也不只是閱覽室,同時也是展示藝術作品的場域。然而,與傳統靜態的藝術品陳列不同,這些作品巧妙地鑲嵌並融入圖書室的建築元素中,邀請觀眾以不同的身體姿態觀看及互動。首先,圖書館的天花板幻化為一片粉藍的天空,這是美國當代藝術家James Turrell的「Milk Run Sky」裝置藝術,粉彩的色調使空間帶點魔幻寫實的氛圍,也令觀眾在閱讀之餘還可以仰望與冥想。

其次,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書櫃除了陳列書籍外,還設計了可臥、可坐的位置,是Marina Abramovic的「Library for Human Use」作品,邀請觀眾用身體來探索氛圍較為嚴肅的閱讀空間,將自己化身為藝術作品的一部分。當夜幕低垂時,美術館利用Home Gallery舉辦由志工輪流演奏的音樂會,而此時天空裝置藝術作品也將從白天的粉藍色,逐漸轉換為如希臘海島夕陽般的粉紅色,帶給觀眾不同的藝術饗宴,也充分賦權志工展現才華。

 

 Marina Abramovic的「Library for Human Use」,邀請觀眾用身體來探索,並將自己化身為藝術作品的一部分。(陳佳利攝影)

Home Gallery舉辦晚間音樂會時,天花板的裝置藝術「Milk Run Sky」會轉為粉彩色調,使空間帶點魔幻寫實的氛圍。(熊本市現代美術館 提供)

 

注意! 駐館育兒諮詢顧問與館長出沒中

除了空間設計令人驚喜外,美術館也透過各項活動規劃實踐友善平權的理念。其中,兒童沙龍是專門為親子觀眾設計的藝術空間,展示活潑可愛的藝術作品與裝置,邀請學齡前幼兒與家長一同探索、遊玩。最特別的是,館方還聘雇育兒諮詢顧問,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駐館,提供諮詢服務,一旁也放置各種育兒相關及兒童人權資訊,讓辛勞的家長可以獲得專業的支援與協助。除此之外,每個月舉辦一次藝術和音樂遊戲工作坊,以及補助熊本市內小學來館費用的「藝術巴士」,也非常受到學校團體與親子觀眾的喜愛。

 

兒童沙龍展示活潑可愛的藝術裝置與作品,邀請學齡前幼兒和家長一同探索、遊玩。 (陳幸均攝影)

 

為了打破傳統美術館給人的菁英印象並真切瞭解市民的需求,日比野克彥館長會不定期舉辦與當地市政府職員和當地居民面對面的交流會;通過開放式對話,積極了解市民的想法與建議,以培養更容易孕育出創意的土壤。為了進一步落實美術館屬於市民的想法,美術館也將階梯畫廊提供給學校或社區俱樂部等,作為展示的空間。

友善平權:不分年齡與國界

熊本市現代美術館實踐友善平權不分國界,也為不同年齡層的社區居民規劃參與美術館的方案。ART LAB MARKET不定時舉辦與藝術家一起創作的工作坊,也規劃平日參訪觀眾可以參加的活動。例如,筆者2024年3月參觀時,美術館正在舉辦「跨界藝術家的先驅:慕夏」特展(ミュシャ展 マルチ・アーティストの先駆者),並配合特展設計兩款活動,一為透過著色完成穆夏的繪畫作品;以及沿著紙卡刻痕切割便可以自行完成的紙雕藝術,這些活動小朋友或大人都能隨時參與,並帶回與展覽相關、自己創作的獨特作品。

館長日比野克彥(右側戴帽子者)帶領民眾參加MATCH FLAG工作坊,製作一面融合日本隊與世界盃對手國旗色彩和圖案的巨大旗幟,象徵足球將不同國家和文化緊密相連。(熊本市現代美術館 提供)

 

配合慕夏特展設計的兩款活動,觀眾可以依據指示自行完成作品。(陳幸均攝影)

 

另外,除了配合博物館任務的傳統志工編組,美術館別出心裁地設置了能展現志工才藝的小組。如規劃音樂節目及表演的「鋼琴」組、與兒童一同享受繪本和遊戲的「說故事」組,另外還有修復布製繪本和玩具的「布製繪本」組,從各方面邀請社區居民在美術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最後,即使沒有日本身心障礙證明的國際觀光客,只要說明自身身心障礙的身分,也能與一位陪同者共同免費參觀特展,這樣體貼且善解人意的服務態度,實屬難能可貴。熊本市現代美術館透過以人為本的空間與活動設計,以親切友善的態度擁抱多元,並實踐不分國界之平權理念,讓人人都可以探索、親近藝術,並成為美術館展演的主動參與者。


資訊來源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