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泛.南.島藝術祭:海洋與島嶼交織而成的南方樣貌

2021/10/26
閱讀數 : 2371

作者/攝影:莊婷雅(英國萊斯特大學藝術博物館與美術館學碩士)


今年夏天,高雄市立美術館以南台灣作為宏觀視野的立足點,開啟一場屬於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生命故事對話。2021年7月17日至11月14日於高美館開展的《泛.南.島藝術祭》,匯集高美館團隊多年來耕耘的南方文化與南島當代藝術典藏研究、策展檔案與國際交流成果,發展出以「海洋」為主題,蘊含「流動」與「游離」的策展思維脈絡。藝術祭集結台灣、澳洲、紐西蘭、韓國、日本、巴基斯坦與法國共23組藝術家與團隊,以62件作品、3個子題為觀眾帶來一場海洋與島嶼文化譜出的當代藝術對話。


《泛.南.島藝術祭》今年以海洋為主題,蘊含「流動」與「游離」的策展思維脈絡。(莊婷雅 攝影)

 

從已知到未知—海洋開啟的生命之旅

第一個子題「從已知到未知」著眼於人們如何從已知的土地面向未知的境地,也體現海洋及島嶼長久以來的互動樣貌,探討文化之間如何透過交流、累積與衝突,界定出屬於不同族群的世界觀。藝術祭由日本藝術家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拍攝的〈海景〉系列三聯幅開啟序幕,藝術家展現擅長的觀念攝影(conceptual photography),觀眾踏入展間後,映入眼簾的是朦朧的大海影像,看似平凡的水與空氣孕育出多元的島嶼族群,同時帶給人心安定的力量。台灣藝術家張致中則首次發表新作〈海不平面〉,帶入當代氣候變遷等社會環境議題,觀眾可以操作投影裝置,決定每一片投影布幕上的影像,穿梭在文字與影像疊加的布幕之間,看見靜謐海景中潛藏的危機。


張致中,〈海不平面〉,2021,多媒體投影裝置。(莊婷雅 攝影)

 

而當我們以原住民族視野來探討生命的起源,則更能往回追溯千百年來,海洋如何在歷史洪流之中發揮起承轉合功能,是文化相遇與碰撞的重要媒介。島嶼上的人們總是流傳著獨特的生命故事,擁有與海洋交織的世界觀,而生命起源探討的並非只是萬物的起點,而是將生命過程揉捻至自我或對整體族群的探索。〈Emadi-4〉為台灣原住民藝術家雷恩(Kulele Ruladen)將生命歷程的流動性視覺化的作品,作品結合父親的琉璃珠工藝,以紅色為主色調,在黑暗畫布上勾勒出流動的生命色彩,如同琉璃珠釉燒過程中色彩的流動。層層包圍的意象傳達生命就是相互結合、不斷累加、進而產生新想法的過程。


雷恩,2013,〈Emadi-4〉局部,帆布、壓克力顏料。(莊婷雅 攝影)

 

暗黑島嶼—尋找修復異文化衝突的解方

第二展區談起島嶼上的殖民記憶—異文化衝突之下的深遠影響,作品除了反思歷史,亦探討暗黑島嶼可能的修復解方。澳洲藝術家強納森.瓊斯(Jonathan Jones)透過作品〈無題(達拉馬林)〉回顧部族傳統,展間牆面上的8幅樹木拓印畫代表土地上見證被殖民與殖民者衝突的大自然,與模仿守衛祖靈達拉馬林的聲景一起,圍繞著象徵部落傳統的棍棒與盾牌。觀眾能遊走於展間,感受大自然在文化衝突之中,如何靜默地為島嶼提供根基養分,成為修復創傷的重要元素。

簡.金.凱森(Jane Jin Kaisen)將兩韓戰爭與族群破裂藉由〈離別社區〉錄像創作詮釋,島嶼上的人們被社會現實逼迫遷移時,能帶走什麼、又留下什麼?作品特別設置前、中、後3個電視螢幕,分別探討土地、海洋與族群議題,觀眾可選擇一次看一部影像,或者從遠處盡覽所有影像,體會土地與海洋如何作為承載族群文化記憶的重要載體,潛移默化中讓離散的族群再次相聚。


簡.金.凱森(Jane Jin Kaisen),2019,〈離別社區〉,錄像裝置。(莊婷雅 攝影)

 

生生流轉—致大地生命的禮讚

南方的文化變遷脈絡歷經洋流推動、殖民文化推磨,以及全球化浪潮興起,被雕琢得更具包容性,島嶼之間的連結也更為緊密。「生生流轉」作為藝術祭的最終子題,以開闊大氣之姿,讓觀眾感受人與土地的互動。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以〈跳島創作計畫〉產出的22件作品展現鮮明的太平洋意象,創作足跡從復活節島、夏威夷、關島、紐西蘭、大溪地到台灣與蘭嶼,實現探索自我認同、族群記憶與根源的生命經驗。另一面高牆上,紐西蘭毛利藝術家娜辛娜.霍海亞(Ngahina Hohia)的大型裝置〈響徹天堂〉則傳達故鄉歷史與族群文化,高達5公尺的同心圓由160根毛利傳統樂器「潑伊(Poi)」排列而成,一張張歷史照片投影於圓心,伴隨鼓聲、儀式性咒語與潑伊上的光線設計,撼動人心!


娜辛娜.霍海亞(Ngahina Hohia),〈響徹天堂〉,2009,多媒體投影裝置。(莊婷雅 攝影)

 

走出戶外,高美館園區的內惟埤沿岸也是本次藝術祭的展覽場域,台灣藝術家劉哲安與建築師盧建銘攜同高美館、社區民眾長期投入園區生態的復育工作。因地制宜種植原生樹種,以抑制外來種銀合歡的生長;在排水不良的土地種植莎草科植物,用以學習花蓮阿美族的草蓆編織技藝,另於內惟埤周邊環境構築以莎草為建材的有機地景。盧建銘認為藝術創作不應脫離生活:「我們需要營造全新的森林文化,採集權和工作權並行在這裡⋯⋯我們不只蒐集植物種源,願意且有能力與森林相處的人,也要同時培養。」人與土地在此相互扶持,展現對大地生命的禮讚。


劉哲安,2021,〈Tuturu ki Pusul(西拉雅語「三角」)〉,以高美館湖畔復育的莎草科植物搭建的三角結構休憩空間。(莊婷雅 攝影)

 

《泛.南.島藝術祭》提出全球南方中的「去邊界」、「多元性」及「海洋文化」議題,訴說著海洋、土地及人類之間的交流與衝突。文化的過去遺留與現代承接,需歷經世代間對話的磨合,而藝術在此成為開啟對話的關鍵媒介與重要推手。


資訊來源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