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於歷史與想像的流域之中: 「我們從河而來」多元書寫臺南水文化
作者:廖俊凱、郭庭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展期2024/07/09 ~ 2024/10/13)為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400》系列展覽之一,由臺南市立博物館主辦,於臺南市美術館展出。臺南曾是一座充滿河川與港口的城市,特展引導觀眾從地理水文環境切入,梳理城市與孕育文明的「水」的關係。運用多元媒介,包含藝術創作、攝影計畫、聲音裝置等,重新定位水在臺南歷史中的角色。
圖1:「鯤鯓.凝望」展示府城的日常生活,並與其他四個大子題「眾神.請水」、「向海.航路」、「風土.眾聲」、「水逆.未來」呼應交織。(臺南市立博物館提供)
展場占地遼闊,共分為五大子題,集結了50組藝術家作品。展覽從臺南水文化破題。步入展場,映入眼簾的是展間外牆的「鯤鯓.凝望」攝影計畫。策展人沈昭良和沈裕融以「神性之境」、「河道之城」、「常民之顏」、「人間之地」、「雙溪之痕」等子題,凝視府城的日常生活,靈活地透過影像串連起不同時代、族群與臺南的「水」之間的記憶。
多元文化的匯流與共創
展覽以精彩的選件開創水文化的多層次討論視角。開頭的「眾神.請水」展區以大尺度的作品為引,帶領觀眾涉入台南水體的悠長歷史之中。部分作品則透過國際合作,引入了多元的創作形式。〈牽起流域的生命與希望〉展示了「Taring Padi 流域多物種版畫工作坊」的成果。Taring Padi是一個印尼藝術團體,由文化工作者、藝術家與學生於1998年創立,將藝術作為政治發聲與教育的工具,常採用集體創作的方式表達理念。策展團隊邀請Taring Padi在曾文溪中上游的拔林與茶山地區舉辦兩場工作坊,在當地青年農民以及鄒族獵人帶領之下走讀山林、水域,共同思索曾文溪流域與氣候的議題。
圖2:Taring Padi 流域多物種版畫工作坊拔林場大合照(臺南市立博物館提供)
工作坊融合走讀、共食與議題討論,這些深刻的交流經驗被銘刻在木板上,並透過版畫的形式大量再製。展場中,木刻版畫印滿綿延的旗幟,與鄒族和西拉雅族的傳統服飾串連起來,營造共榮、和諧的意象,象徵臺南的「水」承載每一個人,匯流成繽紛的文化榮景。
「向海.航路」展間Taring Padi工作坊〈牽起流域的生命與希望〉(臺南市立博物館提供)
展覽也從臺南的河川溯源而上,挖掘藏在田野間的歷史,呈現多元的史觀。其中,藝術家高俊宏所創作的〈黃色事件〉以黃國鎮的故事為切入點,揭示了歷史詮釋背後的權力結構。黃國鎮是日治初期嘉南地區的地方頭人,曾一度掌控曾文溪與八掌溪上游,並與殖民政府發生衝突。1974年中華民國官方舉辦「革命事實展覽會」,將他詮釋為反抗殖民政權的革命先驅,更展出「黃國鎮頭顱還原圖」以示紀念。然而高俊宏在田野調查過程中發現,官方塑造的形象與在地居民對黃國鎮無惡不作的記憶截然不同。高俊宏結合史料與田野資料,試圖追溯「土匪」與「革命先烈」等兩極化詮釋背後的歷史,也賦予觀眾詮釋歷史的權力,設置了空白紙條自由填寫關於「土匪」的記憶,讓每個人都能是書寫歷史的一份子。
高俊宏《黃色事件》(臺南市立博物館提供)
倚水而生:與多物種共榮
水能孕育萬物,而展覽也以藝術探問萬物該如何共存。〈F/EEL〉計畫檔案建構了一個讓參與者「感受鰻魚」(feel the eel)的空間。藝術家羅晟文長期探討人與非人關係,結合陳儀霏的機械設計長才,共同打造了「感知型密室逃脫房(Sensory-based Escape Room)」。由體驗者扮演鰻魚,應對水壩、泵站、受污染的水體、寄生蟲與盜獵等生態環境中的難關,例如:裝置中的大型扇葉模擬了水利設施的機械結構,體驗者必須狼狽地摸索,貼著牆或趴在地上行進,以免被扇葉撞擊。
〈F/EEL〉感知型密室逃脫房闖關影像節錄(廖俊凱攝影)
此外,藝術家也舉辦工作坊,提出「如何幫海豚戴口罩?」、「如何幫助鰻魚越過水壩?」等疑問,結合生態與環境教育,引導小朋友發揮「跨物種」的想像力,並展出工作坊的成果。藝術家希望觀眾反思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挑戰根深蒂固的人類中心主義,意識到人類只是生態中的一份子,而不是主宰者,需要謙遜地探索與各種生物和環境共存的可能性。
工作坊小朋友繪製的海豚口罩設計圖(廖俊凱攝影)
生生不息:水的永續思考
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人與環境逐漸疏離,源於大自然的創作媒介不斷演變,未來又該如何前行?面對當代科技將工藝創作流程簡化、商品化,長期活動於台南地區的陳瑋軒,創作〈捏地—牛〉使用生活中的田土作為創作媒介,以就地取材的「坑燒」方式燒製,藉以叩問陶藝的本質。
陳瑋軒〈捏地—牛〉展品照片(廖俊凱攝影)
晁瑞光〈人的生活進行式〉更以海廢作為創作素材。使用六條臺南河川中各異的廢棄物,創造出造型人物,例如:鹽水溪的「膨風阿伯」以保麗龍和漁網組成;曾文溪「愛喝飲料的毛毛蟲」則是以浮球、農藥罐拼裝而成。藝術家以詼諧而擬人化的方式將海廢轉化為逗趣的角色,讓觀眾直面海廢議題,進一步思考環境永續的未來。
晁瑞光〈人的生活進行式〉(廖俊凱攝影)
李欣芫自2019年起持續創作《Chí-moāi》系列,於臺南及其姐妹市—美國聖荷西為田野地,採集城市文明背後關於「水」的音景。本次展出的〈Chí-moāi 3〉聚焦在兩地的污水處理技術,捕捉自然環境和水資源設施的聲音,戴上耳機可以聽見高頻規律的機器運作與齒輪轉動聲,穿插著水流聲與自然環境音,搭配眼前一幕一幕閃過的污泥、游魚、自然風景、機器特寫以及顯微鏡成像等畫面,將聽覺交織視覺,從不同感官認識水資源循環中常被忽略的環節。特展開幕式中,李欣芫全程用台語導覽,作品更以白話字書寫「Chí-moāi」(姐妹),讓本土語言重新獲得話語權,也試圖喚醒語言意識,讓觀眾認知到自在使用母語是一件自然且美好的事情。
李欣芫〈Chí-moāi 3〉展場影像節錄(廖俊凱攝影)
「我們從河而來」,如今又往何去?
展覽不只展望未來,也試圖讓觀眾涉入歷史之中。由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黃恩宇副教授研究團隊製作的〈臺南原點.四百再續-17世紀荷治福爾摩沙的熱蘭遮堡壘與市鎮〉透過VR讓觀眾穿越時空,造訪四百年前的熱蘭遮堡及市鎮,在製作團隊詳實的史料研究下,細緻重建了當時的空間風貌,讓觀眾得以親身體驗當時的街廓,團隊也很用心地重現臺、英、荷三語交織的情境,使觀眾深刻認知到臺南四百年來的發展,是多元文化匯流後所沈澱出的沃土。
1640s 熱蘭遮堡壘與市鎮還原模型(廖俊凱 攝影)
「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梳理了千年來的臺南水文化,從宏觀的水體歷史出發,一步步探討四百年來臺南進入世界貿易體系的歷程,並延伸至當代水文化轉譯,思考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如恆流的水一般,臺南的文化想像也源源不絕,不斷延續。
(執行編輯:黃淥)
資訊來源
- 臺南市美術館官方網站
- 「我們從河而來:流域文化.千年共筆」facebook粉絲專頁
- 李欣潔,2021。 2021在人類世重新想像與其他物種的關係:感知型密室逃脫《F/EEL》。CLABO實驗波。
- 高俊宏,2024。N̂g Oo-kok 黃阿國(國鎮)。高雄,高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