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你的日常、我的苦勞: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移動人權特展》

2022/02/28
閱讀數 : 1365

作者/攝影:高郁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你是否曾注意過,生活中有許多使生活便利、舒適的身影,為我們擔負著3D(Dangerous, Difficult, Dirty)工作?你又是否曾經試著瞭解,超過70萬來自菲律賓、印尼、越南等國的勞動夥伴,在文化迥異的臺灣社會中,遇到哪些困難與基本人權危機?

國家人權博物館的《Ayo! Ayo! 明天應該會更好-移動人權特展》(以下簡稱人權館、移動人權展),從臺灣人的「生活日常」切入,引導觀眾隨著展覽,轉換視角至移工的「勞動日常」,配合移工工作場景復原,呈現其於勞動中遭到剝削的處境。再透過展現非政府組織「救援與服務日常」,希望帶領觀眾思考,如何建構趨於平等與共融的社會?

 

從街頭到博物館,非政府組織主導的倡議展覽

在人權館仁愛樓一間一間相連、彷彿工廠生產線的展間中,移動人權展由15個長期為移工移民爭取權益的非政府組織合作策展,旨在呈現移工於客工制度[註1]下,長期遭受排除與漠視的邊緣地位,並以臺灣民眾、政策、移工、非政府組織等四個視角進行詮釋,試圖以展覽發聲,關注移工身而為「人」的需求、倡議人權課題。

本展起源於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啟動的「2020移動人權共學培力講堂」,活動以移工議題為核心,邀請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臺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越在嘉文化棧等組織,希望透過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在博物館中帶入困難的社會議題。

在策展過程中,非政府組織一改多擔任博物館顧問的傳統角色,轉而主導展示的議題與物件,博物館團隊則提供展示手法建議。這樣反轉的合作模式,使非政府組織可發揮深耕議題之專業,藉由豐富的個案經驗,帶來博物館無法觸及的知識領域,成為代替移工發聲的途徑。

經歷了3次策展工作會議,與4次策展工作坊,策展團隊害喜影音以關鍵字聯想、展櫃設計等活動,逐漸聚焦對展覽的想像,並發想展示中的物件、手法與論述(高郁媗 攝影)

 

日常的索引、凝視與現身

以「日常」為主軸,展覽依序經由「臺灣人的生活日常」、「移工的危險日常」與「NGO的工作日常」,帶來三種不同切入視角,讓觀眾從自身的生活場域開始,一步步進入移工「日常」,最後深入移工議題核心。

首先,展間以街訪影片、促銷型錄,以及琳瑯滿目的日常生活用品模型與標籤,標示我們所拿的手機、所吃的漁產、所穿的衣物等,內涵移工勞動的成果,同時也標示了相關產業移工引進的年份,為觀眾建立背景知識。用這種輕鬆、貼進日常的展示方式,使觀眾得以拉近與移工的關係,進而用嶄新目光瞭解移工的無所不在,及其對臺灣社會發展的貢獻與重要性。

翻開形似全聯的型錄,每件商品旁的紅色數字,是其為臺灣帶來的產值,包含「眼鏡製造業404億新臺幣」、「皮靴內銷近百萬雙」等,這些多半仰賴移工的勞力生產(高郁媗 攝影)


展場內的模型掛著標籤,標示如「臺灣冷凍食品製造業於1992/9/26核准引進移工」,乃至於每天搭乘的捷運系統,都有著移工的付出(高郁媗 攝影)

 

展場也透過場景復原,讓觀眾感受移工在漏洞百出的政策制度下,所陷入的危險日常。他們除了替代臺灣本地勞工維持人們衣食無缺的生活,也承擔著幕後生產線上的勞動風險。

走入營造業、漁業、照護業移工所處的場景,觀眾能身歷其境感受移工工作時所面對的各種危險。例如,「汪洋中的漁工」中,策展團隊讓觀眾走入狹窄的走道,透過低矮的窗景低頭窺視漁船內部,除了塞滿漁獲,也擺放漁工有限的生活用品,牆面播放著搖晃的海面與打罵聲,顯示臺灣高額漁業產值的背後,累積著漁工遭受的不平等待遇。

走道上,則展出南方澳大橋倒塌事件中,住在船上的受難移工Jag,他裝家當的原始木盒,上面沾著油污與海水浸泡的斑斑痕跡,具體顯示漁工的艱辛生活,並搭配相關研究或新聞報告,增加展覽內容的真實性與可信度。

展場中還原移工工作場域,呈現廠商提供給製造與營建業移工的安全裝備,仍十分不足,許多危險的用品或藥劑也缺乏翻譯(高郁媗 攝影)


展覽中也讓七位移工現身說法,指出其所經歷的種種違反人權遭遇。例如,在疫情肆虐之時,被迫簽下禁足令而過著宛如犯人的生活。這些遭遇的結構性因素,呈現出政策的缺失,展覽也將複雜的政策制度轉譯為圖表,並以架構圖和互動式翻翻版,讓首次接觸相關法令與議題的觀眾,也能快速瞭解政策的矛盾與疏漏之處。

在「證言:移工應有的權益與需求」展區,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尼籍移工指出,曾因遵照《古蘭經》之規定不吃豬肉,而遭到解雇遣返,或簽下「我願意吃豬肉」同意書(高郁媗 攝影)


「移工背後的制度困境」展區,呈現許多移工被迫從事許可外工作,或遭受不法對待,卻因為不得自由轉換雇主等規定,使移工缺乏與雇主談判的條件,因此選擇失聯(高郁媗 攝影)

 

最後,展覽別出心裁的以紫色地毯佈置了溫馨小房間,列舉許多非政府組織救援與陪伴移工的日常,搭配移工創作的藝術作品、各種培力課程照片等,讓觀眾發掘非政府組織如何以實際行動彌補政策的漏洞,與移工一起面對種種社會問題。

在「即刻救援:共同守護移工人權」展區,展示著移工在非政府組織設置的庇護機構時,在社工陪伴下,轉化勞動現場所遇到的創傷,進行之藝術創作(高郁媗 攝影)

 

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

移動人權展以日常視角的轉換,逐步引導觀眾從同理、情意認知的培養,慢慢走進移工議題當中。然而,展覽雖然呈現非政府組織倡議訴求,並以多元的展示手法及活潑敘事,拉近觀眾與議題的距離,但在行動層面上,除了讓觀眾對幾個議題提出支持與否的投票之外,如何讓觀眾與移工社群產生對話?如何激發觀眾實際加入非政府組織舉辦的倡議、救援或文化活動?均是以行動主義為目的之展覽所面臨的挑戰。

走出展間,新、舊人權的議題在景美人權園區相遇。時至今日,我們仍不斷面臨不同的人權課題,期待經由博物館、非政府組織與觀眾的攜手前進,一起努力讓明天更好。


[註1]客工制度:在臺灣,透過此種方式引進之藍領外籍勞工,將面臨來臺工作的時間限制、職業與產業限制、配額人數限制、來源國限制,且不得自由轉換雇主等限制,使其僅能短期居留,而無法成為本國國民。


資訊來源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