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版文字中的情緒流動: 「展版大解密!」講座紀實
作者:林婷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展品、展示場域、動線與燈光等要素構築一檔完整的展覽,其中展版文字如何引導觀眾理解展覽論述,進而影響觀眾的情緒與體驗?文化部博物之島於2024年8月24日辦理「文化部博物之島寫作人才培育系列講座」,以「展版大解密!展覽文字如何影響觀眾情緒與學習經驗」為主題,由陳佳利教授擔任主持人,邀請廖敏秀副教授、林玟伶助理教授、Eilidh Johnstone助理教授以及博物館研究者黃淥,一同討論展版文字如何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譯文又如何影響不同語言使用者的觀展體驗。
困難歷史展覽中的共感經驗
近年博物館溝通模式轉向,開始強調情感在展覽中的作用力,利用展示技巧激發觀眾產生情感經驗的情感策展(Affective curatorship)逐漸興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林玟伶助理教授,以國家人權博物館「天曉之前—思念文物特展」為例,探討觀眾面對困難歷史展覽的情緒反應。此展覽跳脫以大歷史時間軸敘事的傳統策展方式,轉而營造親情、友情等主題的情境場景,並展示多位政治受難者遺留的生活物件、詩歌或樂曲。藉由物件、文字與策展技術的協作,呈現各種既濃烈又深沉的生命故事。
「天曉之前—思念文物特展」自2023年10月20日至2024年9月1日期間,於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園區展出。(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根據林玟伶對觀眾的訪談研究,具有真實性與情感渲染力的文物、證詞、詩作、歌詞及書信能觸發觀眾悲傷、感動等多種情緒,從而創造不同程度的共感經驗。但林玟伶也提醒,展示需要搭配展版文字補充相關脈絡,才能加深觀眾的印象,建立緊密的情感連結,也能避免觀眾在強烈的情感聳動( sensationalism )作用下,無法產生進一步的批判反思或行動意識。
在物件與文字的雙向共鳴中相遇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的黃淥,則介紹日本漢生病資料館面臨漢生病院民逐漸凋零的情況下,在展覽中如何結合物件及展版文字,創造出彷彿與院民「相遇」般深刻的觀展體驗。
在「生活的設計:漢生病療養所中的自助具、義肢、補裝具與使用者們(生活のデザイン ハンセン病療養所における自助具、義肢、補装具とその使い手たち)」特展中,策展人將院民親手製作的義肢等器具以貼近原使用情境的方式陳列,讓觀眾感受院民的日常生活經驗。同時,透過將器具與院民的訪談口述、詩詞創作並置的展示手法,讓物件及文字相互對話,形成雙向詮釋的共鳴關係。黃淥認為,這種展示手法並非以理性知識傳遞意義,而是通過詩意與情感來引發感受,在物件及文字共創的虛實交錯中,讓觀眾擁有多重的想像空間。這種展示方式避免呈現出特定的、單一的院民形象,而是建構出複數而異質的主體,充分展現出人性的複雜與可能性。
展覽將院民的義肢、拐杖、詩作、說明文字並置,創造多重想像空間。(黃淥 提供)
轉譯的挑戰:展版文字翻譯與觀展體驗
展版文字是觀眾理解展覽論述的重要媒介,如何利用精簡易懂的文字傳達意涵至關重要。然而,展覽不單面對本國觀眾,也會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觀眾,因此展版文字的外語翻譯對觀展體驗的影響成為博物館不可忽視的議題。Heriot-Watt University語言與跨文化研究廖敏秀副教授表示,翻譯是為了讓觀眾理解展覽意義,但用源自不同文化脈絡的語言指稱同一件事物,本身就是件不易之事;又須注意用字遣詞是否會造成文化或社會意涵上的誤解,導致展覽調性改變,更讓翻譯工作更具挑戰性。不過展版文字若能與展品、展示空間巧妙搭配,或能補足因社會環境與個人背景差異而導致的理解落差。
大英博物館館員在X上提及於展覽中使用過多亞洲音譯姓名容易讓觀眾感到困惑。此說法引起亞洲人反感,認為館員不尊重亞洲文化。(廖敏秀 提供)
廖敏秀強調,博物館是多模態空間(multimodel space),展版原文文字與翻譯文字並非脫離展示環境單獨閱讀,而會和展場中其他符號資源共同生成完整的意義。如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園區將反轉的展版文字置於標題文字後,觀眾須透過後方的鏡子才能看見正序的文字內容。藉此特殊的展示方式吸引觀眾注意,並透過「反轉」、「隱藏」行為本身的含意,引導觀眾看見、反思隱於字詞下的真實歷史。
觀眾須透過鏡子的反射,才能看清寫於「軍事法庭」後的文字描述。(廖敏秀 提供)
跨文化的難題:翻譯如何造成觀眾的情緒感受落差?
Heriot-Watt University語言與跨文化研究的Eilidh Johnstone助理教授曾到臺灣進行研究,她以鶯歌陶瓷博物館為案例,分析臺灣觀眾與外國觀眾分別觀看中文、英文展版後,產生的不同情緒感受。研究發現,展覽中一段描寫鶯歌早期陶瓷工匠生活情境的詩作,帶給兩者明顯的情緒落差:臺灣觀眾大多因生動的描述而感動,外國觀眾則沒有明顯的情緒起伏。Johnstone認為,平鋪直敘且直白的英文譯文,無法傳達中文詩作原有的詩意及意境;不同文化背景也導致臺灣觀眾對父子在窯場工作的場景感到懷舊,外國觀眾則對童工一事產生疑惑。
展版文字的翻譯難以完全重現原句語言描述及文化脈絡下的意境,使閱讀不同語言展版文字的觀眾出現情緒落差。(Johnston 提供)
Johnstone也說明,觀眾的好奇心是影響展版文字情緒傳達力的重要關鍵。物件向來比文字更吸引觀眾目光,唯有觀眾對展示內容感興趣而停下腳步時,展版文字才有機會牽動觀眾情緒。而展版文字若能提供新奇的知識,或是引導觀眾重新觀察物件細節,也能提升觀眾的注意力及資訊吸收度,創造更吸引人的展覽。因此,要為展版文字與物件建立連結,才能進一步發揮展版文字的力量。
講座最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所的陳佳利教授也回應觀眾提問,補充撰寫展版文字的重要原則:為了提升觀看的舒適度,展版文字應大小適中、字體與色彩明確清晰,並避免光線反光影響可讀性。此外,展版文字內容應簡潔易懂,盡量將重要資訊至於前方並減少抽象字眼,也需避免過度評論而影響觀眾自行建構意義。
展版文字肩負詮釋、轉譯、溝通的重要任務,也時刻撥動觀眾情緒,是展覽不可或缺的一環。博物館從業者若能將展版文字與策展技巧巧妙結合,相信能更助於傳達展覽核心論述,創造更加精采的展覽內容。
(執行編輯:黃淥)
資訊來源
*線上學習資源:(本文提供之影片與簡報係經著作權人同意,以著作權人姓名標示、非營利教育目的、禁止改作之創用CC 3.0台灣及其後版本授權條款開放公眾參考,敬請遵守上述條款規定,勿侵害他人著作權或其他權利。)
簡報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