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朝向世界航行! 臺史博「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

2024/05/21
閱讀數 : 984

作者:李昀穎(自由撰稿人)


「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展期2024.2.1-6.30)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開館以來最大規模的特展,獲日本國立歷史博物館、荷蘭國家博物館等18個國內外單位借展,以多元展品打破單一觀點的歷史敘事,也讓不同立場的物件相互「對話」。1624年是荷蘭人來到臺灣的年份,但是原住民族在臺灣島上的歷史遠遠超過四百年,標題「跨」字即希望破除漢人史觀,將時間與空間的框架打開,嘗試建立「荷人啟之,鄭氏繼之,清代營之」之外的多元臺灣史視野。

翻轉地圖,從海之道看臺灣

甫進展場,單元一「臺灣.海之島/道」以長達33米的光牆呈現波光粼粼的海洋意象,帶領觀眾前往17世紀海上的臺灣。牆上投影翻轉視角的世界地圖,可見臺灣位於西太平洋中心,多條航線在此交會。

 

「海洋數據 臺灣微風」透過AI和機器學習演算法創造投影光牆。(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入口翻轉視角的地圖可見臺灣位於西太平洋中心。(李昀穎攝影)

 

1624年荷蘭人登陸臺灣,使得臺灣自此捲入歐亞貿易網絡中,展開與世界更多的互動。展覽單元二「連結:島嶼及其網絡」呈現西方地圖中出現的多種名稱與輪廓的臺灣,表明了多方海上勢力在此交會、競爭,彰顯出早期臺灣歷史發展的「世界性」。

展場將《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數位化,讓觀眾盡興翻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李昀穎攝影)

 

此外,本單元呈現大航海時代東亞的港口、船舶與人群景象。一艘艘船舶模型穿梭在本區,一系列巴達維亞【註釋1】港口風光油畫影像,則呈現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商人、華人攤販在海港從事貿易的情境。此外,也以AI及數位技術讓觀眾拍照將自己化為17世紀東西方人物,想像當時的港口人生。

AI技術以觀眾的照片生成不同年代、不同族群的人。(李昀穎 提供)

 

海域文化的相遇與交流

單元三「流動:海域物質文化交流」展區,呈現異文化交流之中誕生的豐富物質文化。隨著17世紀繁盛的貿易與人群流動,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亞洲各地的工藝品呈現多元文化融合的現象。本次展示風靡歐洲的日本「南蠻漆器」【註釋2】,外觀受到西方風格的影響,也有日式、中國風、甚至伊斯蘭元素。許多藝術品則描繪文化交流的盛況:17世紀「南蠻人來朝圖」屏風生動呈現了江戶時代日本貿易的景象:左屏的南蠻船隻正準備進港卸貨,右屏則描繪有日式風格的天主教堂,幾位穿著黑色長袍的天主教傳教士漫步其中。

日本國立歷史博物館借展的「南蠻人來朝圖」屏風克服嚴格借展程序首次來臺,展期至2024/3/10。(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臺灣位處貿易航線中,外來文化因此進入臺灣的日常生活。展場中陳列許多以混合拼貼的方式重新製作的物件,如達悟族以西班牙銀幣打造的銀盔及銀飾,展現文化交會下的在地實踐。

臺灣原住民的器物留下了與外來文化互動的證據,達悟族的銀盔(圖右)便是其中之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揭開被殖民者的困難歷史

大航海時代殖民者對原住民族的壓迫,常常被文化交流的美好面向所掩蓋。本次展出「荷蘭尤紐士牧師為蕭壠社人宣講及施洗圖」描繪荷蘭尤紐士牧師對臺灣西拉雅族人傳教,多位族人見證嬰兒受洗的熱絡景象。然而,殖民者一手拿聖經、一手拿槍枝,透過畫作旁設置的聲音裝置,觀眾可以聆聽西拉雅族人段洪坤的訪談錄音,揭露荷蘭人驅逐部落中200多位神職人員「尪姨」至諸羅山一帶,最終僅存48人生還的困難歷史。

近年來,越來越多博物館開始揭開具有爭議的殖民歷史。2019年阿姆斯特丹博物館(Amsterdam Museum)移除館內「荷蘭黃金年代」(Dutch Golden Age)稱呼,反思17世紀荷蘭的殖民侵略。展場也播放了荷蘭國家博物館員對「巴達維亞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高階商務員科隆一家人及他們的兩個奴僕」這幅畫的分析影片,引導觀眾看見隱藏在背景暗處的奴隸蘇拉帕蒂(Untung Suropati),說明他脫離奴隸身份後帶領群眾反抗殖民者的故事,提供看待大航海時代歷史的不同觀點。

油畫作品「荷蘭尤紐士牧師為蕭壠社人宣講及施洗圖」描繪西拉雅原住民參與教會集會的情形。(李昀穎翻攝)

 

海之島,海之道

作為一座海島,臺灣人與海洋之間的關係時而緊密、時而疏離,因時代和政策變遷而不斷改變。單元四「面向:海洋臺灣」中,透過三幅不同時期的畫作,回顧近百年臺灣人與海洋的關係:陳澄波於1939年創作的畫作《濤聲》反映了日本時代海岸休閒活動的盛行;1969年陳慧坤的《野柳風光》則引人反思「戒嚴期間臺灣省港口船舶管理辦法」頒布後海岸線受官方控管的歷史脈絡。

1969年陳慧坤的《野柳風光》油畫。1962年一場關於野柳之美攝影展使遊客蜂擁而至,才迫使軍方開放野柳,轉變為觀光景點。(李昀穎翻攝)

「跨・1624:歷史教室」引導觀眾反思歷史,也提供許多延伸閱讀書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博物館即教室,開啟對話及思考歷史的教育平台

走出展場,單元5「跨・1624:歷史教室」提出五個議題,探問博物館該如何訴說歷史,同時邀請觀眾參與討論、建立自身的觀點。例如展示差異極大的鄭成功歷史形像:既是反清復明的國姓爺,也是侵略者,藉此思考「歷史人物形象的塑造與當代記憶」議題,並讓觀眾畫下心目中的鄭成功。也以屏東「西鄉都督遺績紀念碑」為例,從戰前、戰後到近代碑文內涵的變化,思索我們「應該紀念誰?」。觀眾可以轉動展牆手把,觀看不同時代的碑文,也可以自創碑文內容,思索該如何述說歷史、怎麼樣的歷史值得被紀念。

「跨·1624:歷史教室」展區邀請觀眾一同對話反思,圖為不同樣貌的鄭成功畫像。(李昀穎攝影)

 

今年適逢荷蘭人登臺400年,在文化部的大力推動下,以此為主軸的相關文化活動不勝枚舉。臺史博的《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以多元視角嘗試打破「400年」框架,然而每個展區展品眾多,皆值得更深入而全面的探討。例如本展匯集國內外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眾多文物與史料,其蘊涵的複雜歷史資訊值得進一步深究,才能讓觀眾建立更完整鮮明的印象。另外,展場以十七世紀以前臺灣原住民族與外界貿易交流的貨幣和首飾,證實臺灣在1624年前已與世界互動往來。這段歷史脈絡也值得強調,才能更「跨越」外來者的觀點,呈現世界島臺灣的故事。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 註釋1:巴達維亞(今印尼首都雅加達)為1619年荷蘭人建立的典型殖民城堡市鎮,由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負責建造與管理,是當時該公司經營亞洲貿易、拓展荷蘭商業帝國版圖時的重要港口。
  • 註釋2:江戶時期日本人口中的「南蠻人」,指的主要是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的西洋人。當時流行以屏風畫的方式描繪南蠻船進港情形。

資訊來源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