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連結(Hyperconnectivity)」一詞發明於2001年,在設計今日的多種傳播方式,例如視訊溝通、電子郵件、即時訊息、電話或網際網路時,就會用到這個詞彙。互相連結的全球網路,每一天都變得更複雜、更多元、更緊密整合。今日超連結世界的趨勢,博物館也參與其中。這就是為什麼國際博物館協會要選擇「超連結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做為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
如果要瞭解博物館的使命所在,就必須瞭解它與周遭建立的所有連結。博物館本來就存在於當地社區、文化景觀和自然環境。拜科技所賜,博物館現在除了核心觀眾之外,還可以藉由不同方法活化館藏,開發新公眾:例如將館藏數位化,或在展覽中加入多媒體元素,甚至只是簡單的使用主題標籤方便觀眾在社群媒體上分享。
然而,並非所有的新連結都該歸功於科技。博物館努力維持在社會中的存在意義,同時轉而關注地方社區與當中多元的群體。
因此,這些年來我們見證博物館和少數族群、原住民及地方機構攜手合作,催生了無數的共同計畫。博物館必須找到新方法來詮釋和展示館藏,以吸引新公眾並加強連結。
多元友善平權-
拓展新公眾,親近博物館
分享博物館提供多元藝術欣賞內容之經驗,透過科技技術、圖像或影片,以及網路社群互動等方式,讓民眾瞭解博物館如何鼓勵平等參與文化活動,落實文化平權,並令大家都能親近博物館資源。
主軸活動
為響應2018國際博物館日,且本年5月18日適逢星期五,邀請各地館所於5月18日(星期五)起至5月20日(星期日)期間,實施門票優免或其他優惠措施,辦理特色活動,鼓勵民眾參觀。
主軸活動
為響應2018國際博物館日,且本年5月18日適逢星期五,邀請各地館所於5月18日(星期五)起至5月20日(星期日)期間,實施門票優免或其他優惠措施,辦理特色活動,鼓勵民眾參觀。
活動記者會
記者會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宮舉行,以「多元友善平權-拓展新公眾,親近博物館」為題,邀請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分享他們提供多元藝術欣賞內容之經驗,透過科技技術、圖像或影片,以及網路社群互動等方式,讓民眾瞭解博物館如何鼓勵平等參與文化活動,落實文化平權,並令大家都能親近博物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