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持續,博物館上線─各館線上展資訊
縣市 |
館所名稱 |
線上展資訊 |
臺北市 |
台北偶戲館 |
展覽名稱:「輝煌九十‧技藝傳承」 展覽日期:109.01.21-109.06.14 線上展網址:https://reurl.cc/j7Rg61 是否收費:無 展覽簡介: 適逢陳錫煌大師九十大壽,以此概念出發,首度公開亮相「陳錫煌布袋戲文物保存計畫」經典作品,並集結掌中技藝傳習計畫學員作品。期盼透過陳錫煌大師精華九十讓所有人心中都種下一株樹苗,將美好的未來化作一片輝煌的傳統藝術森林。 |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博物館 |
展覽名稱(一):線上博物館-臺博館環景VR720 展覽日期:109年3月5日起 線上展網址:http://formosa.ntm.gov.tw/720/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臺博館環景主題網站,不論是穿戴VR眼鏡,或是透過電腦、智慧型 手機,均可如身歷其境的進入博物館內,觀看建築陳設、展場內部特色,並可閱覽古蹟歷史。
展覽名稱(二):臺博青年之眼2.0:高中生線上攝影展 展覽日期:109年4月23起 線上展網址:https://bit.ly/2xTXKp7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本展覽分為六大單元:人生、回憶、現實、瞬間、希望、想像,生命若是一條時空隧道,攝影便是我們記錄的工具,是我們與外界交流的窗,這次【臺博青年之眼:時空隧道】便是臺灣博物館向外打開的窗,誠摯邀請您一起一窺究竟。
展覽名稱(三):「臺博數位導覽」APP 展覽日期:108年11月23至今(目前系統更新修改中,待更新完成重新上架) 線上展網址:iOS App Store、Andriod Google play商店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
臺北市 |
國立歷史博物館 |
(一)【城南何趣-哪一味?】+【城南味自慢,tshiánn(請)】
國立歷史博物館以【城南何趣-哪一味?】+【城南味自慢,tshiánn(請)】數位+實體活動來呼應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平等心:多元與包容】的主題。以理解多元、實踐包容,從個別在意、各自得意的味道出發,細細品嚐日常的各種風味。 【城南何趣-哪一味?】:https://funchengnan.nmh.gov.tw/feastyoursenses/
(二) 【史博製造】
建館逾一甲子的史博館從草創初期僅具建築體而無典藏品的階段,始終扮演臺灣藝術發展中溝通與展示的重要平臺角色。 本案即以「史博製造」精神為主導,以「地理概念」進行串連,將創作時間間隔逾二十年但繪製脈絡相近的《寶島長春圖卷》與《臺灣山水八景》並置呈現,勾畫出一段史博館與藏品間的故事。
(三) 【線條到網絡 陳澄波與他的書畫收藏】
本館在文化部的指導下,與國立國父紀念館合作,承蒙陳澄波文化基金會、中研院台史所、國立台灣文學館與多位藏家惠允出借111組件的作品。主要以陳澄波生前與同好交流,所受贈的收藏為主;輔以陳澄波的個人作品、及本人與家族成員的書法習作、手稿等,提供其書法養成教育的側面觀察,希望透過解析其個人收藏,讓觀眾對陳澄波先生所處的時代與藝術氛圍,獲得一個新的觀察視角。 http://vr360.nmh.gov.tw/LinestoNetwork/
(四) 【東周實相─河南出土東周文物展】
史博館與中研院的合作源流已久,近年來除了殷墟甲骨文研究合作計畫以外,自2018年起另有代管河南運臺古物的委託管理。史博館為執行「國立歷史博物館升級發展計畫」,原先收藏於南海路本館的藏品必須暫時移藏他處,中研院史語所是青銅器暫存地的首選。除此之外,代管河南運臺古物的出土地也與史語所部分所藏系出同源,尤其此次移藏的河南青銅器與玉器,出土於河南新鄭李家樓大墓和輝縣琉璃閣甲乙墓,研究上將同一地出土的遺存放在一處保管,增加了研究的便利性,是史博館爭取這些青銅器移藏到中研院的原因之一,也是這次展覽「東周實相」的主線。 https://vr360.nmh.gov.tw/EasternChou/
(五)【臺灣民俗八節】
史博館為持續推廣臺灣意象之人文與自然內涵,建立新世代博物館觀眾與本館典藏文物連結,於2019年度推出《臺灣行卷『史博製造:館藏臺灣民俗八節』》,規劃「史博製造」網站資料庫、臺灣八節藝術家口訪影片、臺北松山機場藝文櫥窗「臺灣民俗八節展覽」、「臺灣八節與臺灣八景中英文手冊」等多項活動內容,為進一步加強與博物館年輕世代族群的溝通,史博館首次與「臺灣吧Taiwan Bar」進行跨界創意合作,應用史博館《臺灣民俗八節》系列8張館藏畫作,透過當下網路流行的詮釋形式,推廣臺灣習俗的小知識,希望讓臺灣社會大眾透過史博館館藏能深刻了解臺灣民俗節慶、人文風情的詮釋視角、藝術創作理念和形式! 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nmh/zh_tw/media/97066
(六)【寶島長春】
國立歷史博物館為慶祝南美館盛大開館特別展出珍藏之近66公尺長的《寶島長春圖卷》,這件畫作呈現臺灣的自然山川與人文風景,是臺灣現存最長的合作水墨畫長卷。 1981年,國立歷史博物館何浩天館長及姚夢谷顧問發起創作一幅巨幅山水,以呈現臺灣壯麗河山、進步建設及風土民情的構想,邀集時居臺灣的水墨名家黃君璧、張大千、張穀年、胡克敏、李奇茂、范伯洪、羅芳、蘇峰男、羅振賢、蔡友等老中青三代10位水墨畫家,歷經數次環島寫生,並參考向軍方特別取得的空拍照片,合力分段繪製而成《寶島長春圖卷》。完成之後,曾陸續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歐洲、香港等盛大展出,並巡展於國內新竹、臺南、高雄、澎湖各地,深獲讚賞與肯定。 https://vr360.nmh.gov.tw/formosaevergreen/
(七)【盛世萬象-史博館典藏浮世繪展】 本批藏品是1998年由歌川派門人會榮譽會長五井野正先生慨然捐贈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稱「史博館」),同時當年也另將300多件浮世繪委託史博館轉贈國內四所大學,以達國際文化交流及擴大浮世繪藝術推廣之美意。史博館今秉持「熄燈不打烊 修館不休館」精神,並延續捐贈者之初衷,希冀透過典藏品之巡迴展覽拉近與社區民眾、校園學子的距離,使藝術走入生活、向下扎根。此外,本次合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以下稱「清大」)文物館籌備處之藏品,乃立基於該校楊儒賓教授捐贈基礎上發展,而史博館在2009年「1949—新臺灣的誕生」展覽曾和清大合作,後續又有2011年「百年人文傳承大展」,均承蒙楊教授出借珍貴收藏且共同策劃所促成,基於此巧妙且珍貴情緣,史博館與清大文物館籌備處於10年後攜手舉辦日本浮世繪系列展覽,共同見證公部門與校園藝文合作交流之美事。 http://digital.nmh.gov.tw/ukiyo-e/main.html
(八)【筆痕墨跡—史博館館藏名家書畫展】 書法面貌涵蓋甲骨、篆、隸、行、草、楷等不同書體,表現上有著日本六朝體的影響與傳統碑帖臨習。而繪畫表現受日本書畫影響的技巧,水墨則有山水、花鳥、人物等。書畫面貌隨著時代演進,吸納不同區域與不同思潮,朝向多元的發展與表現,多元豐富,精彩紛呈。
本次展覽邀請國立歷史博館將典藏文物推送到臺東,除了讓東部民眾就近感受書畫之美外,本館更以精緻具體方式介紹作者之風格特色,藉由作品解釋掌握時代脈動,並就其中書畫雙秀的書畫家作品深入討論其筆法在書畫上的互動,亦藉此展出機會介紹書畫典藏之美,持續關心書畫藝術的發展,歡迎喜歡書畫藝術的臺東鄉親前往蒞臨參觀。 http://digital.nmh.gov.tw/brushandink/index.html
(九)【鏡像‧境象──史博館館藏名家攝影】
國立歷史博物館修館整建期間,為落實文化部「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施政理念,並秉持「修館不休館,服務不打烊」的精神,精選各類館藏文物,至全國各地巡迴展出,持續服務廣大喜愛藝文的民眾。
史博館館藏巡迴展首檔選定地靈人傑的風城-新竹,與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合作辦理「鏡像‧境象-史博館館藏名家攝影展」,展出50件史博館館藏臺灣攝影名家作品,藉由這場連結臺灣人文地景的視覺藝術饗宴,引領民眾理解臺灣攝影早期發展的脈絡,也讓觀者跟隨臺灣前輩攝影家們的步伐,一同感受他們當年追求自由、真實與美的歷程。該展展出後受到新竹藝文界一致的肯定與好評。 http://digital.nmh.gov.tw/nmh_miwi_nhclac/nmh_miwi_nhclac.html
|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設計分館 |
展覽名稱:台北分館「3D-VR虛擬實境線上展覽」 展覽日期:即日起 線上展網址:https://vm.iiiedu.org.tw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3D VR實境動態展廳內容除了謝嘉亨「經典世代—陶瓷創作展」外,這次加碼展出第4屆TJDMA國際珠寶金工設計競賽展獲獎作品,以VR動態微觀的技術,讓民眾品味精巧的金工創作。
|
臺北市 |
臺北市立美術館 |
展覽名稱:江賢二:回顧展 展覽日期:2020/3/28-6/28 線上展網址: (1) 北美館官網展訊 https://reurl.cc/E768pK (2) 北美館展覽紀錄片 https://reurl.cc/Y1q79n 是否收費:無收費 展覽簡介: 江賢二(1942年生)於1965年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系畢業;之後,旅居美國紐約逾30年之久。1996年後,回臺創作;1997年至2005年,他集結在紐約長期的創作,以及返臺的新作,接連發表多次個展。2007年,在臺東金樽自建工作室;2008年,正式定居於此。「江賢二:回顧展」是江賢二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的首度個展,邀請藝評學者王嘉驥擔任客座策展人,梳理藝術家從1960年代中期至今,長達55年的藝術創作歷程。隨著工作室幾經遷移,居住環境與生活也有變動,江賢二習於開創不同的系列作品。近10餘年來,尤其進駐東臺灣以後,他的繪畫風格也從長期「封窗」創作的習性,以及慣有的沈鬱、極簡,甚至單色為主的構圖,轉為以繽紛的色彩和筆觸,表達對於自然與生命經驗的沈思與觀照。此次回顧展不僅呈現一位資深藝術家歷年豐沛的創作能量,也發表江賢二全新的繪畫與立體作品。 |
展覽名稱:一分鐘台北:歐文•沃姆個展 展覽日期:2020/4/2-7/5 線上展網址: (1) 北美館官網展:https://reurl.cc/nzv6zd (2) 北美館展覽紀:https://reurl.cc/D9ln6j (3) 線上活動「一分鐘雕塑挑戰」 Facebook: https://reurl.cc/3D4rLM Instagram: https://reurl.cc/qdvz8q 是否收費:無收費 展覽簡介: 奧地利藝術家歐文.沃姆(Erwin Wurm)從1980年代後期以來,發展出具幽默感及表演性的「一分鐘雕塑」,將人與日常物件放置在一種出人意表的關係中,挑戰傳統對雕塑的想像。本次個展他與策劃2000年台北雙年展「無法無天」的國際策展人傑宏.尚斯(Jérôme Sans)再度合作,除延伸並重新演繹當年的《室內╱戶外一分鐘雕塑》(Indoor and Outdoor One Minute Sculptures),並增加《文字雕塑》(Word Sculptures)系列,邀請觀眾透過朗讀短文形塑出雕塑;以及《表演雕塑》(Performative Sculptures)系列,由參與者依照指示與臺北地標泥塑模型進行肢體互動,而這些動作是依據社會約定俗成的標準規範而設計。透過與這些建築物模型的肢體展演,思索社會符號、意識型態、行為以及認同之間的衝突與關連。 |
||
展覽名稱:未完成,黃華成 展覽日期:2020/5/9-11/8 線上展網址: 北美館官網展訊 https://reurl.cc/Kkl45p 是否收費:無收費 展覽簡介: 黃華成,1935年於中國南京出生,1996年於臺北逝世。1958年自師大藝術系畢業後,旋即成為六〇年代臺灣現代藝術的指標性人物之一,其創作實踐橫跨多種領域,舉凡繪畫、文學、廣告、設計、現成物、裝置、觀念藝術、戲劇、電影等皆有涉獵,除了是《劇場》季刊核心成員,並曾創立成員僅有一人的「大台北畫派」,所展現的創新概念與不妥協態度,讓他成為臺灣戰後前衛的先鋒人物。 |
||
展覽名稱:會動的藝術 展覽日期:2019/11/23-2020/6/7 線上展網址: 會動的藝術 | 展場紀錄https://reurl.cc/Y1qqgL 是否收費:無收費 展覽簡介: 很多人對機器的印象是冰冷且沒有人性的,藝術家們卻用詩意的眼睛看待它們。他們以機械零件作為創作材料、收集、拆解、研究構造、改造、組裝、實驗,並且在機器中加入自己的記憶與奇想,讓它們訴說著自己的情感和回憶。 「會動的藝術」串聯了作品以及具互動性質的現地製作,邀請徐瑞憲、邱昭財、王仲堃及盂施甫等四位當代藝術家,呈現運用動力機械實踐的種種巧思。 |
||
新北市 |
國家人權博物館 |
展覽名稱(一):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線上導覽 展覽日期:109年5月17日上線 線上網址:http://flyingjay.myds.me/720/GreenIsland/ 是否收費:無 展覽簡介: 線上展覽區域包含綠島新生訓導處時期模型館及第三大隊展示區、克難房、廚房、照相部、福利社遺址等,藉由展覽說明文字、圖示、及影音或互動媒體的串接,讓無法到綠島參訪的觀眾,透過線上觀展,同樣達到人權教育的功能。
網站名稱(二):臺灣人權故事教育館 上線日期:109年5月16日上線 線上網址:https://humanrightstory.nhrm.gov.tw/ 是否收費:無 網站簡介: 為讓大眾更容易接觸並運用人權相關資訊,國家人權博物館建立「臺灣人權故事教育館」這個一站式人權故事平臺,其中匯集了本館長久累積的珍貴資料,統整呈現相關影音、電子書、研究報告等資訊,並進一步串聯本館所建置的「不義遺址資料庫」與「白色恐怖文學目錄資料庫」,試圖為這些人權故事找到更多的傾聽者。 |
桃園市 |
桃園光影文化館 |
展覽名稱:「愛在瘟疫蔓延時」線上影展 展覽日期:5/20-6/30 線上展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oyuanartscinema2/ 是否收費:無 展覽簡介: 疫情蔓延在人群中劃開分隔線,讓人們重新正視孤獨與死亡,本次影展以愛為主題,不論是親情、友情、愛情,跨越國籍、種族、年齡及性別,只要有愛,無懼社交距離,把握當下好好愛,光影II館推出5-6月線上影展,主題「愛在瘟疫蔓延時」,選映10部優質影片,以線上放映方式,提供民眾在家安心看電影。 |
新竹市 |
新竹市美術館 |
展覽名稱:【摺思-李澤藩的摺紙藝教】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7/5 線上展網址:https://www.hsinchucitymuseum.org/exhibitions-s-current/54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當期展覽展出新竹在地藝術家李澤藩繪畫作品,並將其所設計的摺紙教材規劃兩大展區《摺學樂園》與《摺學趣》,將摺紙結合雕塑形式放大演繹讓,數款動物紙雕於展場展出,另外現場也有23款動物摺紙供民眾體驗摺紙樂趣。 |
臺中市 |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展覽名稱:國美館「囍鼠迎春-鼠年年畫特展」x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感動鼠 | 兒童暨青少年彩繪國美特展」VR線上展覽 展覽日期:即日起 線上展網址: https://bit.ly/2XIj1fX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本線上展覽由國美館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iStaging(愛實境)合作推出,只要透過電腦、平板或手機等裝置就能體驗360度環景展場空間,並透過點閱作品資訊與展覽導聆,即時線上欣賞109年87件鼠年版印年畫作品,以及由包括來自臺中市、南投縣、苗栗縣、雲林縣、彰化縣25所學校的「小感動鼠」作品。為讓師生在校可以進行「線上校外教學」,亦提供教師線上輔助教材。 |
臺中市 |
國立台灣美術館 (藝術銀行) |
展覽名稱:看得見的秘密-視覺音樂的秘境探索 展覽日期:109年5月12日起 線上展網址:https://artogo.tw/#/exhibition/visiblesecrets/exhib_info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本線上展是藝術銀行自辦主題展覽,透過抽象藝術發展的源頭-「視覺音樂」(Visual Music)讓大家了解抽象藝術。展覽以「節奏律動」、「抽象形式」、「色彩類比」、「時間感知」及「議題發聲」等視覺音樂的表徵,介紹藝術銀行購藏的14位藝術家、16件作品。期待大家能藉以開啟多重感官,探索豐富的抽象藝術秘境。 |
臺中市 |
纖維工藝展演中心 |
展覽名稱:518博物館日16館聯合活動 展覽日期:5/13-5/27 線上展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43984093338649/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呼應2020年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平權:多元與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集結全臺16所公私立博物館,由不同館院輪流介紹博物館的多元藏品及設施。響應並參與該活動的博物館遍及全國,例如奇美博物館、故宮南院等。 |
彰化縣 |
賴和紀念館 |
展覽名稱:虛擬賴和紀念館 展覽日期:不限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線上參觀賴和紀念館(國立臺灣文學館製作) |
彰化縣 |
王功蚵藝文化館 |
展覽名稱:蚵畫人生 展覽日期:109.01/01~12/31 線上展網址:http://www.ork.org.tw/collection.asp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館舍中用蚵殼製作的藝術品,為在地藝術家-余季夫婦與多位來自異國的媽媽共同創作,將對鄉土的情感化為藝術品,用「蚵」(刻)畫出人生的精采。 作品上體現多元的文化並強調藝術的平等,即使是廢棄蚵殼亦可以做為創作的元素 |
臺南市 |
國立臺灣文學館 |
展覽名稱(一):小露台.大觀園──韓良露捐贈展 展覽日期:無 線上展網址:http://www.tlvm.com.tw/Literary/Detail/1125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浪跡的女文青、非典的知識人、美食的孫悟空、城市的說書者……。在臺灣,「韓良露」這個名字彷若一個博雅多聞的文化品牌,她享受美食、熱愛旅遊、研究星象和各種軟硬輕冷的事物,擅於以獨特創新的眼光詮釋日常生活與城市空間。 她早慧的文采自16歲開始綻放,從現代詩開啟寫作之路,觸角延伸至影評、散文、劇本等,卻始終謹守「拿筆寫字的人」之分寸。 2020年,韓良露告別世界五周年。她敞開大門的小露台,仍持續天上人間的對話,交匯成繁華熱鬧的大觀園。
展覽名稱(二):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 展覽日期:無 線上展網址:http://www.tlvm.com.tw/Literary/Detail/1123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香港如何書寫我城?香港認同如何顯影?這場特展,蒐羅百年來香港作家的持續書寫,是澎湃的文學大系,也是主體的時間繁史。 展場五大主題,主要環繞在戰後五十年。起於偏安島嶼的微光,顯露左右僵持的鋒芒,穿過通俗閱讀的浮光,衝出身分認同的星火。My City我城,已成為Our City眾志成城。臺灣人應該記得,香港文學奮力發聲、擺脫迷霧,與我們咫尺相望。
展覽名稱(三):愛情的盡頭,旅行的開始 展覽日期:無 線上展網址:https://sway.office.com/3qH5lt2CLYCbvThv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小斌失戀了,前女友小蘇說他不喜歡旅行,也不喜歡文學,因此認定他沒有靈魂,他們沒辦法繼續在一起,但小斌仍然不放棄。分手後,小斌決定踏上旅途,立志將自己修煉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文藝青年。他決定在路上鍛鍊文筆,每到一個城市就寫一張明信片給小蘇,讓小蘇看見自己改變的決心。小斌循著作家的腳步規劃路線,展開為期半年的傾聽之旅,貼近自己的內心,遺忘愛情的傷悲,進化成一位喜歡旅行又喜歡文學的新好男人。究竟,小斌能不能在旅途結束後喚回小蘇的芳心呢?
展覽名稱(四):請給我一張藏書票的時間 展覽日期:無 線上展網址:https://sway.office.com/bzT4YQAFvPwuXk3l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藏書票的拉丁文為「Ex-Libris」,英文則是「bookplate」,表示「這是我的書」、「我的圖書館」、「予以藏之」。15世紀之前皇室、宗教人士、貴族才得以擁有書籍,文藝復興時期,德國印刷術開始發展,紙張、印刷術傳入西方,歐洲工匠邁向富裕,商人開始擁有自己的藏書,民間藝術家開始替各名望家族、公會製作藏書票,從此藏書票隨著書在世界各地旅行。
展覽名稱(五):書寫靈光的眼睛——臺灣文學裡的原生世界 展覽日期:無 線上展網址:https://sway.office.com/HoftMF7inxQfgXh8?ref=Link&loc=play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1980年代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高峰期,社會急遽工商業化,導致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破壞的問題日益嚴重,在此同時,許多作家開始將關懷視角聚焦於土地倫理與環境生態,用文學的方式理解周遭,將「自然」擺放在作品中心,探索「人」以外的世界。直到今日,他們仍持續關注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有情萬物。 現在,就讓我們暫時擺脫人類的視角,跟著作家們的文字與靈思,翱翔於天際、行走於陸地、或是潛泳於海洋,聆聽鳥獸蟲魚的心聲。
展覽名稱(六):聆聽土地ê心聲——洪醒夫 展覽日期:無 線上展網址:https://sway.office.com/8VlH1juArrBPQxyj?ref=Link&loc=play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洪醒夫出身於彰化二林貧寒的農家,創作的題材主要為農村中的人、事、物,作品反映出六、七零年代的農村社會面貌及風俗人情,為戰後重要的台灣文學作家。許多人從國文課本裡收錄的短文〈紙船印象〉認識他,該篇文章以紙船回憶為主題,開展出童年的農村生活印象,帶出父母不畏風雨守護子女的情感。本展以〈紙船印象〉為起點,呈現洪醒夫對於市井小民深切的關懷,讓觀眾透過洪醒夫的創作聽見土地的聲音。
展覽名稱(七):文學刑事——許丙丁 展覽日期:無 線上展網址:https://sway.office.com/sJfYwzZGIyR6HcuA?ref=Link&loc=play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本展以時下流行的「斜槓青年」為概念發想,帶領觀眾認識許丙丁豐富多彩的創作人生。許丙丁曾擔任過警察以及議員,也在工作之餘積極發展興趣,對琴、棋、書、畫、南管、京戲與民間文學都有相當的研究,是一位興趣廣泛的文藝青年。他的創作領域包括小說、漫畫、歌謠與戲劇,曾被譽為「府城秀才」,府城的生活經歷與一景一物皆是他創作的養分,可說是日治時期著名的斜槓青年。
展覽名稱(八):冷眼熱腸‧勁風野草——龍瑛宗的文學人生 展覽日期:無 線上展網址:https://sway.office.com/hrfH9OafAhm2r2UM?ref=Link&loc=play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龍瑛宗為日治時期臺灣重要及多產的作家之一,創作時間橫跨日治時期至戰後國民政府時期,寫下不少日文及中文作品,為跨越語言一代的重要文學家。他擅長描寫殖民情境下的知識份子在挫敗及理想之間的掙扎,作品充滿蒼白的無力與孤獨,透露出隱微的哀傷,反映大時代下小人物疏離又深刻的心境。龍瑛宗及家人細心整理並保存藏書及文物,交付臺灣文學館典藏,包括文學雜誌、圖書、手 稿、照片、器物與剪報等一千餘筆,本展將以〈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為起點,接續帶入客家身分及跨語的一代等議題,呈現龍瑛宗的生命及創作軌跡,讓大家進一步認識這位能量豐沛 的作家以及他的時代。
展覽名稱(九):紀實靈光──穿越時代的文學靈魂 展覽日期:無 線上展網址:https://sway.office.com/UhQsLRwWSAujvliO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本展收錄的作家皆出生於日治時期,由於政權的轉換及官方針對語言的打壓,書寫語言被迫從日文轉換成中文,他們也成為「跨越語言的一代」,作家們必須重頭學習以跨過文化的鴻溝,如葉石濤藉由背字典以及抄寫《紅樓夢》等土方煉鋼的方式練習中文,艱辛地鍛鍊出另一種語言的創作能力。迥異的書寫邏輯與文化思維體現在作家的生命歷程上,他們用文學的熱情一步步掙脫外在力量的束縛,重新提筆創作。我們可以在這些作家的作品中看見他們的奮力一搏以及作品裡關於生命的思索,力圖將語言的重量轉化成創作的動力,在文學中安頓孤獨的心靈,這是台灣文學史中一段特殊且沉重的現象。
展覽名稱(十):時代的聲音——文學雜誌創刊號 展覽日期:無 線上展網址:https://sway.office.com/BCqJXq4HseKszx5u?ref=Link&loc=play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本展的展品皆來自臺灣文學館《典藏精選輯》一到四內的內容,並選用其中收藏的「創刊號」為展示主題,保留這些刊物未逝的風華。雜誌承載著創辦者的思想及理念,一方面衝擊體制、一方面反映時代的浪潮以及內心的聲音,雜誌的創刊也代表創刊者竭力發聲的風骨與理想。本項展示將呈現創刊號的封面樣貌,並提供內容及時代背景的簡介,呈現雜誌發展的軌跡以及當時的藝文風貌,讓民眾聽聽這片土地上曾經響亮的聲音。
展覽名稱(十一):眾聲喧嘩:1980年代以降的臺灣文學風貌 展覽日期:無 線上展網址:https://dreaminggreennmtl.wixsite.com/acacophonyofvoices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綜觀臺灣文學,伴隨著各式種族、語言、文化、政權的影響。威權者說的故事,往往只有一種面貌。然而時序進入1980年代,被禁錮的思想和聲音隨著政治社會逐漸鬆脫,在此時迸發而出,文學創作隨著思想的解放,逐步呈現出多元而繁花盛開的蓬勃發展。 不同的聲音奏響了這片土地上前所未有的多元樂章,各式相異的面貌,讓當代臺灣文學擁有更多重的面向和殊異的個性,造就出獨特的文學特質,值得我們用心品味。
展覽名稱(十二):寫作台上的大千世界:作家珍寶捐贈展 展覽日期:無 線上展網址:https://dreaminggreennmtl.wixsite.com/eocainnmtl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寫作台上的大千世界─作家珍寶捐贈展」規劃以作家捐贈文物中,挑選各類型共30件大小器物,取代以往以書寫者做為主體的設計主軸,企圖呈現作家在文字經營之外的多樣風貌,亦表現多元、華麗、繽紛的展覽風格。「作家珍寶」所指的並非名貴而珍稀的昂貴收藏,或奇珍異寶的奢侈品,反而只是尋常而樸實的文具、小飾品、紀念品,但其中卻承載著作家個人的生命記憶,或是表現出文人的生活品味。這些具有意義的器物,與文學作品本身不同,反映的是個人生命的情調,並能與作家之作品相互映襯。展場規劃兩大區塊,分別是「文房珍寶」及「雅趣珍藏」,精選西川滿、朱西甯、三毛、張秀亞、王開運等近20位作家的個人器物,使大眾一窺作家個人珍藏,是十分難得的主題。 |
臺南市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展覽名稱(一):臺灣音聲100年 展覽日期:陸續更新 線上展網址:https://audio.nmth.gov.tw/audio 是否收費:無 展覽簡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持續致力於臺灣歷史文物的研究,近年來廣泛徵集了聲音資料。「臺灣音聲一百年」網站的建構,除了讓大眾了解不同世代臺灣人留下什麼樣的聲音,另一方面也建立一個相關研究、收藏與交流的園地,歡迎喜愛臺灣音樂史的朋友多加運用。
展覽名稱(二):臺灣女人 展覽日期:陸續更新 線上展網址:https://women.nmth.gov.tw/ 是否收費:無 展覽簡介: 臺灣女人網站的建置,不但實際豐富館內研究資源,也增進大眾對於傳統與現在女性差異性的理解,針對台灣社會百年來,女性走出家庭,進入社會,甚至邁向世界的過程與影響,做出豐厚的基礎,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仍接續收集、建置臺灣女人網站之內容,蒐羅臺灣女人相關音像資料,豐富網站資內容。 |
高雄市 |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展覽名稱: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展覽日期:2019/10/26~2020/09/05 是否收費:線上免費。 展覽簡介: 高美館線上藝廊典藏常設大展「南方作為相遇之所」的所有精華內容,在官網上透過 720度VR環景呈現,搭配生動的語音導覽及文字解說,在家也能盡情暢遊在藝術的世界。「南方」作為一種方位的指稱,其投射著特殊的地理環境、鄉愁或異國想像、邊緣或異質的文化位置與形象,其意義在台灣多重而複雜的歷史與脫殖歷程亦不停轉變。 |
屏東縣 |
屏東美術館 |
展覽名稱:未來潮-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展覽日期:2020/04/17-08/05。 線上展網址:展覽名稱:巧手藝成真-新復興掌中劇團戲偶典藏展。 展覽日期:2020/05/01-08/30。 線上展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TheTaiwaneseOperaAndPuppetMuseumInPingtung/ 是否收費:戲曲館實體展與線上展都免費。 展覽簡介: 在屏東潮州深耕已久的「新復興掌中劇團」,已家傳至第四代,第四代接班人陳俊明憑著對戲偶工藝的熱愛,亦收藏有大量的「彰化偶」,更能鑑別許多早期名家之作。於屏東戲曲館展出典藏戲偶,並同步線上導覽,透過戲曲館臉書也可一覽布袋戲偶獨特的造型美學。 是否收費:美術館實體展與線上展都免費。 展覽簡介(約100字):本展邀請23位屏東大山地門地區不同世代的排灣族與魯凱族原住民藝術家,試圖重新詮釋藝術家創作脈絡並建構出大山地門當代藝術簡史,在表現形式、創作觀念上,展現出當代原民性的多重混雜與提問立場。 |
屏東縣 |
屏東戲曲故事館 |
展覽名稱:巧手藝成真-新復興掌中劇團戲偶典藏展。 展覽日期:2020/05/01-08/30。 線上展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heTaiwaneseOperaAndPuppetMuseumInPingtung/ 是否收費:戲曲館實體展與線上展都免費。 展覽簡介: 在屏東潮州深耕已久的「新復興掌中劇團」,已家傳至第四代,第四代接班人陳俊明憑著對戲偶工藝的熱愛,亦收藏有大量的「彰化偶」,更能鑑別許多早期名家之作。於屏東戲曲館展出典藏戲偶,並同步線上導覽,透過戲曲館臉書也可一覽布袋戲偶獨特的造型美學。 |
宜蘭縣 |
中興紙廠生活圈 |
展覽名稱:紙享興村 展覽日期:無限期 線上展網址:https://papervillage2050.blogspot.com/ 是否收費:無 展覽簡介: 『火車行到二結埔,二支煙筒平大箍』,早期二結紙廠(臺灣紙業株式會社)與二結糖廠(台南製糖會社二結糖廠)兩隻大煙囪,聳立於蘭陽平原,當火車行過二結時,兩支煙筒馬上印入眼簾,因此有了這句順口溜。可見二、三、四結社區的居民對紙廠與糖廠產業發展的輝煌歲月,及共同生活記憶仍然念念不忘。我們希望從紙廠與糖廠(會社)的產業發展對二、三、四結地區(村落)的歷史脈絡、聚落發展、宗教信仰及交通動線的變遷等影響,梳理出對未來(2050)村落生活樣貌的想像。 不管是先來或後到,邀請各位與我們一起聽故事、說故事,一起旅行。 |
臺東縣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展覽名稱(一):史前考古-考古文物3D資料庫 展覽日期:即日起 線上展網址:https://3d.nmp.gov.tw/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 「考古文物3D資料庫」為臺灣第一個以3D模型為主的文物資料庫,也是臺灣目前公布最多3D文物資料的博物館,資料庫中的3D模型皆由史前館3D實驗室親自針對考古文物進行高精度3D數化作業建模而成。使用者可藉由文物的時代、類別及出土遺址進行搜尋,不需安裝任何程式就可以直接於網頁上瀏覽3D模型,自由旋轉、放大縮小地由任意角度觀看3D文物,而且在瀏覽頁面中附有顯示標註的重要功能,點擊標記點即可瞭解考古學家對於文物詮釋內容。
展覽名稱(二):臺灣南島-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展覽日期:即日起 線上展網址:https://www.dmtip.gov.tw/web/index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係以蒐藏、保存並發揚臺灣原住民之語言、生活經驗及智慧為主之數位博物館。透過網際網路強大之傳輸能力,發展線上展示、知識庫及數位學習等,使臺灣原住民之語言、經驗與智慧得以再現及活用於當代生活之中,以助多元價值之提倡與實踐。
展覽名稱(三):世界南島-世界南島線上展示 展覽日期:即日起 線上展網址: https://www.nmp.gov.tw/content_338.html#WorldAustronesiaCulture 是否收費:否 展覽簡介:「世界南島」專區作為本館執行前瞻計畫推動常設展廳更新與擴建的前導介紹,期盼以展示資訊連結台灣與世界南島族群,提升國人對於南島文化的認識。線上瀏覽內容包含現階段於文化部(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南棟一樓藝廊)進行的「到美麗島:那些人、那些事」特展、精選館藏世界南島族群之標本,以及本館歷年舉辦與世界南島相關的特展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