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東縣綜合與其他屏東縣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的設立,主要目的在蒐集和展示魯凱族的傳統文物,其規劃理念著重呈現多面的魯凱族文化,內容囊括各種生活上所需的用品,神秘的信仰文化、精巧的工藝技術作品、石板屋的格局規劃及型態等,成為一個小型、靜態的魯凱族文化縮影。館內也提供包括導覽手冊、中英文摺頁及現場解說,除了讓一般外來民眾能了解和欣賞魯凱族的文化特色外,更視為一個永久性的文化保存及民族教育機構,凝聚族群的認同和歸屬,延續魯凱族的傳統文化。
-
澎湖縣自然與科學澎湖化石館澎湖化石館為本縣文化局附設之館舍,現位於澎湖文化園區內,本館以兒童為展示對象的館舍,將澎湖自然史有關化石部分做深入淺出的介紹,並透過館舍成立,讓歷年來徵集的化石文物,以系統的方式展陳。
-
新北市綜合與其他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黃金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為國內第一座以生態博物館為理念的博物館,自2004年11月開館以來,本館一直以「生態博物館」的理念,戮力於資源永續經營、生態旅遊,同時結合社區力量,盼能將金瓜石、水湳洞地區珍貴的自然生態、礦業遺址、景觀風貌、歷史記憶及人文資產進行妥善的保存。
-
南投縣綜合與其他集集鎮地方文化館集集鎮文化服務所(圖書館)原址為臺灣省山地農牧局工作站,於民國81年8月在經教育部、歷任鎮長支持並補助經費下,在原地興建圖書館,始有現今之四層樓建築。民國95年9月為因應地方文化推廣業務,組織調整後以「集集鎮文化服務所(圖書館)」取代原「南投縣集集鎮立圖書館」,並隸屬於南投縣集集鎮公所,綜理本鎮文化推廣、圖書行政與管理、推廣藝文活動等事項。後經民國100年教育部補助辦理「閱讀環境與設備升級實施計畫」進行本所內部空間改造,並於民國102年2月2日重新開館營運,同時配合調整各樓層服務配置。集集鎮公所-文化服務所轄下的「集集鎮地方文化館」,是為配合政府政策推動地方文化館而建立的地方文化單位:並以在地文化為出發點,文化所職掌:目前綜理地方文化館及辦理地方文化館、圖書館、文化資產(出張所等)、客家文化等業務。 集集鎮地方文化館分為表演廳及展覽館兩部分,表演廳位於集集鎮公所辦公大樓三樓,主要提供地方村里召開會議與舉辦活動使用,場地本身具有運動、展演功能,為集集鎮民優質文化展演中心。展覽館位於文化服務所館舍四樓,作為展示各式立體、靜態作品與藝文演出空間之用。 另位於集集鎮公所旁、目前台灣目前僅存的樟腦出張所(集集鎮民生路57號),為一傳統的木造日式建築,極富歷史與文化價值,已登入歷史建築並規劃修復中,目前亦不定期舉辦各類型文化展演活動。 備註: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每日上午8:30起至下午5:00止 *每週一、除夕及春節初一休館。 *其他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將另依公告時間開閉館」
-
金門縣歷史與人文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金門文化園區於西元2010年12月25日主館歷史民俗博物館開館,2014年1月1日成立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位處東半島金沙溪畔,與太武山、金龜山前後輝映,閩式建築依山傍水,湖光水色,山川匯聚,景致宜人,是金門歷史、文化、觀光、傳承、信仰、養晦、休憩之心靈勝地。 奠基「美麗金門、永續島嶼」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精神,本於維護發揚先民文化資產,致力活的閩南文化島,建構一座具有歷史性、生命性、永續性之生態型「活的博物館島」為願景;園區主構【歷史博物館、文創生活館、人文藝術館】三館合一,結合典藏、活化、推廣目標,融合【宗族文化館】串聯全島聚落宗廟,發揮人本精神,以「聚落共生、資產活化」為本源,廣結海內外華人宗親尋根入口,拓展國際觀光門戶,促進兩岸和諧交流,形塑金門「文化入口、觀光起點」,肩負文化、教育、觀光、創新、生活等多元發展主軸,建構島嶼永續力,傳承人類智慧,弘揚慈善本靈,共創祥和社會,以文化信仰為核心工程,打造金門為中華民族海上一座稀世文化瑰寶「心靈島嶼、和平勝地」,致力於活的閩南文化博物館島。
-
高雄市藝術與工藝兒童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