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東縣歷史與人文屏東縣客家文物館屏東縣客家文物館位於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六堆忠義祠旁。位於六堆地區中心位置,乃是傳承客家移民精神,並處於閩客交界之傳統館舍。館舍仿客家的圓樓造型,是台灣第一個仿圓樓造型的館舍建築,十分具有特色。館內設有接待大廳、展覽室、典藏室、教室等空間,提供客家文化與文物的研究、典藏、保存和展示、推廣等功能,並藉由典藏、展示、推廣客家文化,凝聚地方意識,達成交流與推廣教育的建館目的。
-
屏東縣歷史與人文泰武鄉立圖書文物館本館位於佳平村,匯聚泰武鄉精華,石板護屋,山地傳承,登斯樓也,道其風俗之美。仰而望山,山巒娟然如拭,俯而展書,書詩晨昏繚繞。顏前鄉長 和鑒於原住民文化藝術日漸式微,為弘揚傳統文化,乃將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九日台灣省政府邱前主席創煥先生蒞臨指導惠允新台幣參百萬元建設基金興建本館。並蒙佳平村謝櫻花女士慷慨捐館址,面積肆佰貳拾柒餘平方公尺。 1樓保有圖書館的雛型,2間圖書室架上分門別類放置原住民的相關書籍,在整棟充滿藝術風味的建築物內,讓圖書反而成為館藏藝術品的陪襯品。 對原住民而言,用文字記錄的圖書所展現的智慧,正藏在針針線線交織的刺繡品或敲敲打打鑿出的石雕及木雕作品中,代代相傳的藝術創作或生活用品正是居民的無字天書。 圖書館2樓保存祖先的生活器皿、服飾及藝術雕刻品、老照片,這些都是另一種型態的圖書,先人累積留傳下來的智慧寶典
-
新北市歷史與人文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紅毛城於1980年6月30日,正式由英方交接予中華民國政府,內政部並於1983年5月26日將其指定為臺閩地區一級古蹟,經整修後於1984年12月25日開放一般民眾參觀。 2003年,臺北縣政府(2010年升格為新北市)為整合經營當時淡水地區的文化資產,採納地方意見,於2月1日起,以任務編組方式,成立「淡水古蹟園區」。同年7月26日,因應國家建設計畫,推動政府組織再造的「地方化」任務,內政部將紅毛城移交臺北縣政府,「淡水古蹟園區」轉變為以紅毛城為行政與資訊中心,主要經營紅毛城、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滬尾礮臺的對外開放營運,以及18處古蹟資源的管理維護。 2005年,臺北縣政府文化局為迎接「挑戰2008國家重要發展計畫」,並針對古蹟的保存、維護、再生及世界遺產資料的蒐整等發展方向,遂於7月1日成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在國內的古蹟保存與觀光營運上,均為嶄新的嘗試。 目前,本館負責管理淡水35處有形文化資產,透過典藏、研究、展示、教育推廣及行銷等功能,深化文資在地扎根與能量積累。基於博物館公共性的思考,本館扮演帶動居民參與的關鍵角色,讓文化資產的有形與無形內涵交融成生機蓬勃的文化生態。未來將持續實踐公共博物館學的理念,積極地面對並回應社會,貫徹「文化平權」與「文化永續」的目標。
-
臺北市歷史與人文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坐落於台北城南的「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是孫運璿先生任行政院長時的宅邸,運璿先生於1980年遷入,至2006年辭世,在此共居住26年之久。 運璿先生任行政院長期間,諸多重要決策及施政方針皆在此構思。運璿先生去世之後,因感念其對台灣之貢獻,又因此宅邸表現1920年代極為流行的和、洋式混合建築特色,2006年經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定為市定古蹟,並委託孫運璿學術基金會進行研究、規劃與經營管理,讓古蹟充分再利用,於2014年10月30日正式落成、開放參觀。 紀念館佔地約866坪,其中,150坪的西式與日式古蹟建物,分別展示台灣經濟發展之風華與歲月,以及運璿先生個人生活之點滴。位於二樓的特展空間,則以科技、人文為主要方向,不定期更換展覽內容。環抱著建物的庭園中,有運璿先生最愛的魚池,也有夫人親手栽種的桂花,還有列入保護的高齡老樹,與西側植物園遙相呼應。新建完成的服務空間,可休憩也可活動,各式演講、表演、課程,將在此輪番演繹科技與藝術、人文、生活的精采結合。
-
臺北市自然與科學國立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臺灣光復後,政府勵精圖治,積極實施一系列土地改革政策,解決了農業發展的基本問題,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故陳誠副總統與農復會主委故蔣夢麟博士,有感於臺灣農業發展之成就,遂促成「農業陳列館」於民國 53 年落成啟用。其後為配合國家農業發展與農村社會變遷,本館不斷更新展覽主題與內容。此外,本館為一棟三層樓之歷史建築,建築設計手法創新,為張肇康建築師之中國現代建築高峰之作,現已獲臺北市認定為市定歷史建物,展現了中西建築思維的激盪與融合,在臺灣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時至今日,農業陳列館繼續扮演農業推廣與創新傳播之服務功能,包括透過辦理展覽、教育訓練、工作坊、演講、座談會與研討會等方法,進行相關生態農業、食農教育、農村文化與跨域傳播之服務,並提供師生同仁及社會大眾作為創新思考與學習體驗的開放場域,開啟農業陳列館服務社會的推廣教育新頁。
-
雲林縣綜合與其他雲林二手玩具屋「二手玩具屋」原為斗六舊公正派出所及舊行政處宿舍,後為了推倡環保節能,特別整理翻修為「二手玩具屋」,內部擺置向各方募集而來的二手玩具,並且提供親子一處「二手玩具」交換修繕的互動平台,藉以鼓勵兒童環保愛地球、珍惜生活資源。 玩具屋分成『主題館』與『玩具轉轉站-交換中心』。主題館有積木區、益智區、娃娃區、幼教區等,小朋友們可在此一起分享玩具,一起玩遊戲。玩具交換中心,則提供玩具交換的平台,是假日最佳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