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蘭縣藝術與工藝白米木屐館民國40年代宜蘭發展出全台木屐的主要供應地。白米社區周邊山區盛產江某樹,是製作木屐的材料,因而也發展出木屐產業。隨著時代變遷,塑膠拖鞋取代木屐的地位成為市場主流,白米甕隨著木屐產業逐漸沒落。 文建會83年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白米社區為了找回社區的生機,透過耆老訪談重新認識社區。從「木屐巢」之名和「白米甕、作柴屐;偷剉柴、山林捉」厘語,大家找到了往昔記憶中的社區之寶「木屐」。透過社區組織的推動,87年以社區合作社的模式發展出獨特的木屐文化產業,並於88年成立全台唯一的木屐文化館,將社區生活文化與產業充分結合,讓訪客在體驗過程中不僅能認識木屐、更能認識社區的在地文化。
-
花蓮縣歷史與人文吉安慶修院吉安慶修院原為「真言宗吉野布教所」,是日治時期吉野移民村的宗教信仰據點,為現今東部地區最完整的日式祠廟,亦為花蓮縣縣定古蹟。日治時期,日本移民對於台灣的氣候、生活環境多有所不適應,為尋求內心安定與宗教信仰,由日人川端滿二募建了真言宗布教所,即是現今慶修院的根源與前身。現存於慶修院的八十八尊座石佛,據說為川端滿二遵循空海大師遺規,親身行遍日本四國島上八十八所寺院請回而來,讓移民村居民就近參拜,尋求精神寄託;院內亦保有空海大師石像、不動明王石刻、百度石等文物。為廣宣慶修院獨有宗教文化與歷史,並成為中日文化交流平台,館方積極推動如端午鯉魚祭、青葉祭、納涼祭,及週年慶、跨年敲鐘、春節祈福等文化活動。
-
臺北市綜合與其他臺灣戲曲中心
-
高雄市歷史與人文台灣糖業博物館高雄糖廠舊稱「橋仔頭糖廠」,是臺灣第一座現代化機械式製糖工廠,創建至今超過百年歷史,被列為市定(原高雄縣)文化景觀。 製糖工場、日式木屋、防空洞、紅磚水塔等昔日古物保存完好;沿襲自日治時代的社宅事務所與俱樂部不但具有歷史意義,外觀面貌也是一絕,為日本人模仿荷蘭在東南亞殖民地的建築,除了架高的地基外,迴廊與連續拱門仿自歐洲建築風格。 橋頭糖廠相當重視糖業文史的保存與利用,高雄市政府亦不定時在糖廠內舉辦藝文活動,廠區內留有進駐藝術工作者之創作,與糖廠景物融為一體,成為最佳的裝置藝術。 橋頭糖廠園區與高雄花卉農園中心之間由觀光五分車連結,兩邊的設施特色迥然不同,是學校戶外教學的最愛。
-
臺北市歷史與人文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
-
南投縣綜合與其他竹山地方文化館單位名稱:南投縣竹山鎮公所 服務電話:049-2642175 地址:557南投縣竹山鎮公所路100號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00至12:00下午13:00至17:00 (週六、日及例假日休息) 文化園區開館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00至下午17:00 (週一休館,農曆春節期間休館日或有調整,請於農曆年節前參閱竹山文化園區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