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557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2段345號
主題屬性
自然與科學
地質
館所規模
單館
主館資訊
聯絡資訊
049-2623108#110
nmnscfpp@gmail.com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Chelungpu Fault Preservation Park
設立宗旨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下稱本館)承續國立台灣大學之規劃,為保存特殊的地震地質景觀與學術研究,「竹山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營運目標包含:一、達成車籠埔斷層斷層槽溝展示及保存之功能。二、連結南投縣境主要觀光景點,並與本館921地震教育園區地震教育設施及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之生態教育,形成完善之知性旅遊網絡。三、成為臺灣地區地質、地球科學及斷層活動地質調查之展示及研究場域。四、繁榮地方,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活絡。
單位簡介
西元1999年9月21日清晨1時47分所發生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是近百年來台灣傷亡損失最慘重的天災之一,災後政府開始投入地震相關研究計畫,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陳文山教授主持車籠埔斷層古地震研究,為此研究團隊在2002年11月間於南投竹山地區進行調查。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地點位於二高竹山交流道路衝,主要保存921地震後發現的世界級逆衝斷層,可實地觀賞清楚地斷層剖面,利用光雕投影影片呈現過去多次古地震造成的褶皺與斷層構造,富含研究保存與科學價值。另外地質科學廳的展示豐富多元,涵蓋地質科學的各種面向與主題,其中包括珍貴的化石、壯觀的槽溝剝片展示牆及3D裸視技術展示台灣島的形成。 策畫電磁視界特展,室內外展區設有互動裝置,藉由測量將看不見的電磁波視覺化,帶大眾探索電力、電磁及能源的奧妙之處。園區讓觀眾從玩樂中,獲得豐富的地質與電力、電磁及能源科學知識,每月假日更有主題科教活動,不僅適合國中小學童戶外教學,亦提供親子假日學習好去處!
觀眾服務設施
-
廁所
-
哺集乳室
-
停車場
-
電梯
-
諮詢服務臺
-
性別友善空間
無障礙服務
硬體設施設備
- 其他
- 無障礙廁所
- 無障礙汽(機)車位
- 無障礙通道(坡道)
- 無障礙電梯
- 無障礙席次/座位
- 整體動線便於輪椅、手推車通行
軟體服務
- 符合無障礙標準之網站
- 友善服務臺
- 輔具借用
- 友善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