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特展 二二八之後的我們:新世代如何解讀歷史課題

2024/4/20 下午 03:03:07
閱讀數: 148
特展 二二八之後的我們:新世代如何解讀歷史課題
博物館名稱
展覽名稱
特展 二二八之後的我們:新世代如何解讀歷史課題
展覽時間
2019/12/07~2020/05/17
地點
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活動網址

展覽期間:2019年12月7日~2020年5月17日.週二~週日 10:00~17:00(週一休館,恰逢國定假日開館,次日休館)

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二樓南翼第2展區/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開幕儀式:2019年12月7日 下午2:00

指導單位:內政部

主辦單位: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執行單位:宜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家教育研究院、中華文化總會、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杜葳廣告股份有限公司、施特朗的故事書、閃靈樂團、勞動服務、周定邦、林心智、黃子明、詹三原

 

二二八是什麼?對受難者家屬來說,是一個難以抹滅的傷痛;對一般大眾而言,可能是國定假日。二二八事件的爆發來自於1947年臺北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衝突,許多臺灣社會菁英在事件中蒙難,也導致許多無辜民眾的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遭受侵害。至1949年臺灣再次頒布戒嚴令,實施長達38年之久,深刻影響臺灣。

在這樣時代氛圍下,對歷經白色恐怖的人們,二二八事件成為一個禁忌話題,但對解嚴後出生的世代,二二八或許只是一個歷史課本上的名詞,對事件認知差異更多來自於教育制度的不同,早年由國立編譯館統一編定學校課本的年代,不僅未能完整教授臺灣的歷史,更未曾於各級教材中寫入二二八事件,直至80年代末期一連串的民主化運動,改變政治社會氛圍後,1990年高中歷史課本才開始加入短短58字的事件描述。而找回被刻意遺忘的歷史,是對二二八事件公開記憶的第一步。近年更隨著網路社群發展,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學校課本外的當代社會議題,也開始有著新世代的聲音,嘗試著以研究史料為基礎,描繪更多關於這塊土地的故事,補足事件中缺漏的真相。

然今日社會對於二二八事件是否有更為客觀的認識?此次「二二八之後的我們-新世代如何解讀歷史課題」,將展示部分以二二八事件為題的作品,看見創作者們如何解讀歷史課題,當人們開始提起更多關於二二八事件、民主、人權等議題時,不僅講述曾經埋藏在記憶中的故事,也將成為未來世代解讀歷史的養分。這些串起過去與未來、質疑與認同兩端觀點的對話,將成為反思歷史論述的一個媒介,透過對歷史不斷提問、差異創造對話的可能,深化我們對二二八事件及民主人權的理解。

展覽中有多項互動思考遊戲及投票,讓您省思您對轉型正義的認知,還有「隨堂測驗考」,測驗你對二二八的歷史知多少,五題答對三題者就可至一樓服務台兌換獎勵品「Made in Taiwan二二八電繡小方巾」1條(每人限領1次),歡迎您帶著爸爸媽媽或是小朋友,一同認識這段台灣人必須要知道的歷史。


你會喜歡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