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常設展

2024/3/29 上午 03:25:41
閱讀數: 139
展覽名稱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常設展
展覽時間
2021/01/01~2021/12/31
地點
新北市八里區博物館路200號
費用
收費
資料來源

單元1:看見遺址 本單元位於博物館常設展入口處,透過9台55吋無接縫液晶螢幕拼接的大型電視牆,結合實景與動畫主題影片,播放史前遺址介紹,帶給觀眾身歷其境的感受。 全臺灣的「國定」考古遺址共有10處,其中十三行遺址、大坌坑遺址位在八里;北臺灣6個史前文化層序,更有3個是以八里的地名來命名。距今大約六千年前開始,一直都有人類在這處淡水河口左岸的濱海、平原以及山林區域定居生活著,八里更是處處遺留著先民留下來的物品及回憶。 這些「考古遺址」為何重要?他們現在的狀況又是如何呢?讓我們搭著飛行器從觀音山飛向河口與海岸,看看不同年代、不同類型的考古遺址們的真實樣貌吧! 單元2:十三行生活 「十三行生活」有系統的展出十三行遺址文物,探索史前十三行人的生活資源與文化樣貌。 十三行遺址是全臺第一個發現煉鐵技術的文化,為北臺灣金屬器時代的代表;從遺址出土多樣的石器、骨器,以及紋飾精美的陶器,呈現十三行人的工藝技術與藝術美感;珠飾、青銅器、玻璃、金銀器的發現,則見識到十三行人之貿易交流;探坑裡發現的各種動物骨骼,如鹿、豬、魚、鳥、貝等,顯示當時豐饒的自然資源,以及十三行人的飲食習慣與生業模式。 值得推薦的是十三行鎮館之寶「人面陶罐」,陶罐上立體具象的五官,為全臺唯一,是不容錯過的精彩展品。 單元3:考古工作站 考古學家就像時空偵探,從發掘出土所獲之物件與痕跡中找尋證據,逐步揭開史前人類生活的樣貌。本展區從考古學家的研究視野中說明史前文化內涵的方法。 「考古工作站」介紹考古遺址中常出現的石、木、骨角牙貝、陶、金屬等多類標本,說明標本的特性與離開遺址之後的保存方法。 此外,介紹多種科學分析,包括:類型學、碳14定年法、花粉分析、陶器分析、X光影像分析、地質分析、人骨研究等,透過動手操作及實物模型,認識科學分析物件研究的過程,並展示多幅清代初期與臺灣相關的古地圖與圖像,藉此瞭解各種科學方法如何幫助考古學家認識過去。 單元4:八里時光機 本展場是將八里地區5個重要時代及相關事件濃縮展示。八里地區東為觀音山、西為臺灣海峽、北是淡水河,至今依然存在;然而,居住於這塊土地上的人群與文化,卻隨著時光的流轉而不斷改變。現在,就讓我們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認識八里這塊土地的故事。 本展引入多項新式展示科技,如藉由地貌沙箱的投影色彩變化,認識地形變遷與地景;運用導電油墨技術的感應系統,只需簡單的肢體碰觸,就能讓地圖中臺北港北堤濕地及挖子尾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豐富的生態資源瞬間活了起來;戴上VR虛擬實境眼鏡,走入舊照片,重現淡水河航運的榮景;而1張看似平凡的古地契,則記載著漢人與八里原住民族的互動關係;透過AR擴增實境視訊直播,重現十三行人生活的聚落,民眾彷若走回千年前的八里地區,親身體驗十三行人的生活。


你會喜歡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