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科技斡旋‧亞洲觀點」專家導覽

2024/3/29 下午 10:53:04
閱讀數: 56
博物館名稱
展覽名稱
「科技斡旋‧亞洲觀點」專家導覽
展覽時間
2022/09/24~2022/09/24
地點
403 臺中市西區59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費用
免費
活動網址
資料來源

「科技斡旋‧亞洲觀點」專家導覽 時間:2022/8/6(六)、8/20(六)、9/3(六)、9/24(六)  14:00-15:3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202展覽室 「科技斡旋‧亞洲觀點」(Mediating Asia) 展覽共計邀請來自韓國、印度、印尼、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日本、香港、馬來西亞、中國、越南與台灣共計14組/位藝術家。透過12個亞洲國家/地區作品的選樣策略,討論亞洲科技藝術發展的樣態。希望討論在亞洲特定的歷史、社會、文化與藝術語境下,科技如何被構思與使用,並與亞洲特有的審美經驗與文化背景結合,創造出與世界對話的藝術。將於展期間週六的午後,安排四場專家導覽,邀請本展策展人及專家學者導領觀眾從不同的觀點來認識亞洲的科技藝術。 場次/講者: 08/06(六):曾鈺涓/本展策展人/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專任教授 / 藝術家 08/20(六):羅禾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藝術家 09/03(六):江振維/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創意科技與產品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藝術家 09/24(六):盧詩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專任副教授/藝術家 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地點 13:45-14:00 集合 102展覽室前 14:00-15:20 現場導覽 202展覽室 15:20-15:30 Q&A 講者簡介: 曾鈺涓 數位藝術家,策展人。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為數位互動藝術與新媒體理論,網路藝術與後網路藝術。目前任教於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專任教授,擔任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女性藝術協會榮譽理事長、台灣科技藝術學會理事、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1998年開始從事數位藝術創作,思考數位時代中「人」的存在狀態。多次策畫展覽,舉辦個展,受邀參展於國內外重要美術館、藝術中心與畫廊。文章發表於國內外期刊與國際性研討會,如Leonardo國際期刊、ACM Multimedia、國際電子藝術研討會(ISEA)等。 羅禾淋 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與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所博士。長期研究網路文化與數位科技,對應日常生活、環境、城市等議題,並從事科技藝術、跨領域藝術的創作。創作方面以國高中時期重度沉迷網路遊戲的生命經驗為核心,作品探討「虛擬的力量」、「速度的快感」等科技時代的異變,以網路移民世代的「移民病」為創作的主軸。作品榮獲國內外多項電子藝術節、當代藝術節的肯定,如2008、2010、2011、2015台北數位藝術獎、2009、2010、2013FILE國際電子藝術獎等競賽,並參與多個重要的國際展覽,如SIGGRAPH、SIGGRAPHASIA、FILERIO、PIXILERATIONS〔v.8〕、ASYAAF亞洲國際青年當代藝術節、ACM Multimedia ArtExhibition、2014、2017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丹麥Click電子藝術節等展覽。與多個雙年展,如2015WRO波蘭媒體雙年展、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等。是台灣第一位使用四軸無人機進行創作的藝術家,作品榮獲台北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並獲邀於Ars Electronica Festival展出其無人機跨界之作品。 江振維 目前任教於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創意科技與產品設計系,主要專注在人機互動設計以及新媒體藝術創作、使用者研究等。經常舉辦互動設計、藝術相關工作坊,相關經歷主要於日本、韓國、北京、捷克、西班牙、台灣等地,長年耕耘於互動科技領域,專長於應用電子材料與電腦科技進行互動裝置設計與互動藝術創作,並於互動科技應用教學上不遺於力。江振維創作與教學核心主要以「好玩」為其理念,他認為好玩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人們赤子之心,並融入互動作品之互動行為中加強觀眾感受。近期主要創作題材以都市中生物存在方式之相關議題為主,都市主要為因應人類存在而產生並且逐漸擴張且擠壓到非人類之生物存在,探討生物如何在人造環境中生存並與人類共生為其近期創作中所探討核心。 盧詩韻 1998年取得義大利國立米蘭藝術學院舞台設計碩士(L’ 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 di Milano, Italia),2003年獲教育部公費留學,2008年畢業於英國里茲大學設計學院設計與藝術博士(University of Leeds, PhD, School of Design, U.K); 其創作形式非常多元,近年結合其跨領域專長,作品形式涵蓋錄像、互動藝術、當代場域藝術結合新媒體術的作品發表,並將電子織物、舞者與互動劇場藝術結合,創作中展現其觀念藝術之當代劇場性影音空間展演形式。現任教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專任副教授。


你會喜歡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