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2021藝術跨域創作案「藍皓倫、盧卡˙博納科爾西:9,663」

2024/3/29 下午 07:20:40
閱讀數: 153
2021藝術跨域創作案「藍皓倫、盧卡˙博納科爾西:9,663」
博物館名稱
展覽名稱
2021藝術跨域創作案「藍皓倫、盧卡˙博納科爾西:9,663」
展覽時間
2021/07/13~2021/08/15
地點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費用
免費
活動網址
資料來源

展名:2021藝術跨域創作案 ─「藍皓倫、盧卡˙博納科爾西:9,663」展覽   藝術家簡歷: 盧卡˙博納科爾西  1994年於義大利出生,導演,攝影師,數位藝術家,音樂家,目前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習碩士班。作品探討科技新媒體間的人際關係,以及科技對日常生活狀態的影響。2014年獲得獎金參與喬治˙西尼基金會(Fondazione Giorgio Cini)工作坊。之後幾年移居北京擔任電影攝影,期間同時探索地下音樂。近年定居臺灣就讀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從事短片與錄像藝術製作,同時於各地進行多媒體音樂表演。 藍皓倫,導演、攝影師,目前就讀於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也參與許多線上廣告 MV與劇情片拍攝。創作類型包含敘事劇情片與實驗錄像,作品多探討存在樣貌或經驗與存有物之基本形象概念,並且試圖以影像呈現人類內在時間意識下的知覺感受,作品曾獲財團法人龍顏大觀影像藝術創作獎。 作品說明: 作品〈9663〉意指臺灣到義大利的距離為9663公里,也是現居臺灣的義大利藝術家盧卡˙博納科爾西遙望家鄉的深刻感觸。因新冠病毒擴散全球,導致人類生活模式產生巨大改變,無論政治經濟或社會脈動、遠距交通或社交活動等層面,無不遭受嚴重影響,儼然成為人類歷史上最險峻的時刻。在瘟疫蔓延時期,藝術家運用新媒體影音創造了兩扇窗戶,連結臺灣與義大利的日常影像,包括交通樞紐、信仰場所、集會廣場及城市空間等,隱喻時間流逝下的景觀,藉此窺見社會真實面貌及觸發生命中的情感。誠如法國歷史學家皮埃爾·諾哈(Pierre Nora)《記憶所繫之處》一書所指,在特定地點、物體或事件,它既具體又抽象,也是一種個人與集體記憶的象徵。疫情時期的社會狀態與日常景觀,是人們最強烈的記憶,而這些既簡單又模糊的影像,也將成為集體記憶中的鮮明標誌。再者,〈9663〉呈現出一種物質或非物質的影像指涉,猶如電影裡似曾相識的某種回憶,這些增長生根的記憶,日後將成為了描述世界景觀的重要關鍵。 作品開幕也舉辦跨國的新媒體跨域表演,透過影像即時傳輸技術,跨越地理限制而呈現異地串聯的共時性音像藝術。此次新媒體跨域臨場演出,意味著向外無限延伸的兩扇窗,不僅跨越地理鴻溝,也跨越了疫情磨難的影響,刻劃出人們記憶所繫之處的遙遠距離。 創作自述:   從Google查詢「臺灣到義大利的距離」,會得到9,663的搜尋結果。這組數字在新冠疫情期間,意指臺灣是幸運安全之島,而義大利則是疫情險峻之地。威尼斯因缺少遊客漸變成一座空城而顯寂寥,和臺北繁華熱鬧的景象產生鮮明對比。作品透過跨國雙城的視框,同時呈現一種憂鬱與美麗的視差景況。作品〈9663〉是兩扇窗的畫面結構,呈現臺灣與義大利的雙重景觀,指涉一種物質或非物質的影像質地,猶如電影裡似曾相識的某種回憶,這些增長生根的記憶,日後將成為了描述世界景觀的重要關鍵。若城市是顏色的代表,這兩地就是光譜差異的兩端,有極相似之景、吸引人之處。儘管兩地距離遙遠,特別使用新媒體影音技術,來連結臺灣與義大利的日常影像,包括交通樞紐、信仰場所、集會廣場及城市空間等時間流逝下的景觀,藉此窺見社會真實面貌及生命中所觸發的情感。 〈9663〉試圖探討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尤其是疫情期間驟降的失業率,人們內心及日常活動都受到巨大影響。我們利用網路作為合作平臺,在兩地進行影像素材拍攝。盡可能地不使用文字和對話建立嚴謹的工作流程,在這次創作採用遊戲性的互動。將分鏡、影像上傳給義大利的創作夥伴朱利歐˙蒙塔格納,使其拍攝關聯性影像。創作過程以鏡頭觀景窗來縮短彼此距離,並與他者連結,進而呈現兩地現實所見的生活差異。     新冠病毒疫情作為世界的集體記憶,它在這一代人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烙印,未來的我們也會以此作為討論話題。作品〈9663〉之數字符號,意味著向外無限延伸的兩扇窗,不僅跨越地理鴻溝、也跨越地理限制而呈現異地串聯的錄像藝術,刻劃人們記憶所繫之處的遙遠距離。本作品提供人們當下所處的生活樣貌的反思,隱喻人們如何透過心中無形的一扇窗,跨越距離、凝聚彼此,共同面對未來的不確定。


你會喜歡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