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架上的雨林」工作坊延期至9月5日(日)辦理📣📣 森林,大地之肺,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分的功能,不但是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也是滋養生靈的重要生產者,其所蘊含的山林資源,更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供給了我們糧食與原料。 臺灣的森林覆蓋面積約為60%,在多樣的高山地貌、多變的氣候因子影響下,森林林相豐富多元。近年來,不同於傳統的林業開發,關於森林的議題討論,除了野生動物與林業衝突等保育議題外,更發展出如林下經濟、森林療癒、結合文化資產的林業鐵路旅遊等更著重於森林永續發展的經濟模式。 在這個春末夏初的時候,讓我們跟著專家學者一起走進森林,了解如何友善對待環境的同時,也享受森林賜予我們的美好吧! 🌲 🌼環境議思講堂換地點囉!第二季在南門館小白宮!🌼🌲 🌲 活動對象:一般社會大眾,共80名。(9月5日場次限定30名) 🌲 活動地點:南門館小白宮。 🌲 活動費用:活動免費,需購票入館。(全票20元,半票10元) 🌲 場次時間:每月一場,星期日下午14:30-16:30。 🌲 內容簡介: 日期 主題 簡介 4/4 (日) 🌼癒見心森活🌼 認識森林療癒從現在開始! 余家斌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 擁有豐富山林資源的臺灣,森林除了餽贈我們食衣住行需要的糧食與原料,也提供我們精神與文化層面上的支持。 近年來,現代生活的高度緊張與逐漸邁入高齡化的社會,讓森林療癒這個新興議題,開始慢慢進入大家的視野。 透過健行、五感體驗、環抱感知、精油芳療或結合飲食文化的多樣森林療癒活動,有效的降低緊張,紓解憂鬱與焦慮。現在,森林療癒更成為了一門專業。就讓專家帶領我們一起遇見新「森」活吧! 5/9 (日) 🚂擁抱鐵道的山林之愛🚂 阿里山森林鐵道傳奇 蘇昭旭 鐵道文史專家 阿里山森林鐵道為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在卸下開發山林資源的產業鐵路功能後,逐漸轉變為登山、森林與鐵道迷的育樂觀光重地。 沿著鐵道而上,我們不但可以看見不同路段因應山林地形建造的特殊工法路線、特別設計的登山火車,也可以觀賞到熱、暖、溫三帶的林相變化,而這些森林更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聞名於森林鐵道界的阿里山森林鐵路,可與世界知名的森林鐵道比肩,你想知道它精彩多元的樣貌與故事嗎?那就千萬不要錯過專家的分享! 9/5 (日) 🌴貨架上的雨林🌴 「雨」你為「林」的棕櫚油 (講座+工作坊體驗*限定30人) 臺北市立動物園團隊 被稱為地球之肺的雨林,是許多生物重要的棲息地,但近年來由於全球化與林木資源的需求,大規模的砍伐雨林來種植棕櫚樹以生產棕櫚油與發展畜牧業,已經讓許多生物面臨棲地破壞,甚至瀕臨滅絕的衝擊。 雖然雨林好像離我們很遠,但你知道嗎?其實生活中不少的用品與食品都有添加棕櫚油。身為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可以運用自身的消費力量,去挑選友善土地的產品,來改善環境的困境。跟隨專家,來一場貨架上的雨林之旅!
你會喜歡的活動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客服電話:(02)8712-3000 (週一至週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6:00)
網站更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