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惇蕙 (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近來流傳「久坐的危害不亞於吸菸」的說法,「久坐」這件事一般也不為博物館所樂見。人們往往可以在博物館的大廳、通道找到座椅,卻很難在博物館展場找到可以坐下來的地方。任職於展示設計公司Luci Creative 的 David Whitemyer 認為「坐」能讓觀眾的博物館經驗更為美好,他提出了4個博物館應該在展場配置座椅的理由:
關於座椅的議題隨著友善平權的趨勢,逐漸受博物館重視。臺灣也有博物館(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奇美博物館等)提供或配置輕便的折疊式座椅,目前使用的觀眾以樂齡與特殊需求者居多,然而David Whitemyer提出的四大理由,其實也是小朋友、年輕人等多元觀眾需要使用座椅的原因。期盼未來人人皆可「坐」在臺灣的博物館,享受博物館的舒適氛圍,創造博物館的美好經驗。
曼徹斯特Whitworth Art Gallery大廳一隅:座椅 (左方摺凳) 如同導覽摺頁和地圖,是人人可取用的配備(辛治寧/攝)
曼徹斯特Whitworth Art Gallery大廳一隅:以「創意學習」為主的藝術野餐籃(Art Hampers),鼓勵觀眾帶入展場使用,一旁也不忘提供自由取用的座椅(辛治寧/攝)
資訊來源
更多:
♦本篇新訊將同步刊登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內外資訊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客服電話:(02)8712-3000 (週一至週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6:00)
網站更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