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早上8點到10點之間,四架民航飛機被恐怖份子劫持,分別撞擊了紐約市的世貿中心雙塔、華盛頓特區的五角大廈,並有一架墜落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尚克斯維爾(Shanksville),造成2,977人死亡。多年過去,這三個地點分別建造了博物館、紀念碑以及紀念館。本文將探討這三個場域如何記錄這一天,提醒世人不忘這場恐怖攻擊。
在廢墟中重生:紐約911國家紀念博物館(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
2014年5月開放的911國家紀念博物館位於紐約市曼哈頓,正坐落於原世貿中心雙塔的遺址上。該館巧妙地將世貿中心的遺構融入展覽中,紐約時報譽為「在廢墟中重生」的博物館。館內保留許多具有重要意義的建築結構:地下連續壁(Slurry Wall)是一道支撐建築物的混凝土牆,在世貿雙塔崩塌時,阻擋了哈德遜河的河水湧入世貿大樓地下室,防止了更嚴重的災難。最後的立柱(The Last Column)是最後一根從世貿廢墟中移除的柱子,上面滿布救難人員以及受難者家屬的留言。倖存者樓梯(Survivors' Staircase)則是數百人逃離世貿大樓的重要路線,可讓觀眾感受倖存者的勇氣和決心。這些平凡卻真實的建築結構,在博物館的敘事下成為見證歷史傷痕的文物,讓觀眾透過物件的質感或痕跡,連接不可再現的逝者。
911國家紀念博物館裡著名的展覽「歷史展:2001年9月11日(Historical Exhibition: September 11, 2001)」則精確地以分、秒等時間單位呈現四架飛機起飛、劫持等恐怖攻擊的細節,說明劫機者、乘客、救援人員與遇難者的遭遇,具體刻劃出絕望的一天。因為是當代發生的事件,博物館典藏的資料相當豐富,包括恐怖份子的登機畫面以及登機後的座位圖、從大樓內飛散出的文件、罹難者的遺物、被嚴重撞歪的大樓鋼樑等,其中最令人動容的是機上乘客在其生命最後一刻打給家人的語音錄音,讓觀眾生動體會恐怖攻擊時人們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