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雕塑的輕盈絮語—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格戈:測量無限」特展
雕塑的輕盈絮語—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格戈:測量無限」特展
作者:謝宇婷(高雄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想到雕塑,大部分人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厚重的石頭、木頭、金屬等材質,安放台座之上,呈現陽剛而宏偉的氛圍。但委內瑞拉藝術家格戈(Gego)的雕塑作品,卻是從空中垂掛、由金屬線網銜接的幾何造型,充滿空氣感的輕盈飄浮在空間中。究竟這位格戈是何許人也?她又如何拓展了雕塑的邊界? 格戈原名Gertrud Goldschmidt,1912年生於德國漢堡,1994年於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過世,是拉丁美洲二十世紀下半葉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格戈具建築師與工程師背景,27歲時她為逃避納粹迫害而移民委內瑞拉,1950年代開始藝術創作。雖然格戈在拉丁美洲頗負盛名,但在國際藝壇的知名度上卻不如同輩的Carlos Cruz-Diez(1923-2019)與Jesús Rafael Soto(1974-75)[註釋1],因此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近期推出的「格戈:測量無限(Gego: Measuring Infinity)」特展(2023.3.31-9.10),呼籲大家重新關注這位精彩的創作者。 格戈1970年代的代表性作品,右為「湧泉(Chorros)」;左為「球體(Esfera)」。(攝影:謝宇婷) 「格戈:測量無限」展覽簡介。(謝宇婷 攝影)   本展完整回顧了藝術家四十年的創作生涯,是2005年後格戈在美國的首次大規模博物館回顧展,展出1950年代到1990年代近兩百件作品,包含繪畫、雕塑、版畫、編織、藝術家書(artist book,表現藝術家概念,可視為作品的一種),以及攝影、檔案、手稿、出版品與信件等。 而展覽也延續古根漢美術館歷年來的策展理念——關注全球脈絡下的非具象藝術(non-objective art)。針對拉丁美洲部分,館方從1970年代即展出如Jesús Rafael Soto,到近期的當代智利先驅藝術家Cecilia Vicuña(2022)[註釋2]。格戈特展同時也是五間美術館[註釋3]從2017年開始的合作研究,原計劃於2019-2020年巡迴五館展場,2019年首站於聖保羅美術館展出後,因疫情而暫停,直到2022年才重啟巡迴。展覽專輯囊括五間美術館策展人的研究專文,可謂近二十年來對於格戈最完整的回顧。   Drawings without paper:格戈的創作脈絡 走進展場,觀眾首先會在一樓的挑高展廳看見格戈最富盛名的代表作系列「網狀(Reticulárea)」,大型的網狀裝置由交錯的線條形成二維與三維空間,隨著觀眾的移動,展現不同角度與造型。接著,展覽沿著館內迴廊展開,緩步其中,可見作品依循創作的年代先後排列,在現代建築師Frank Lloyd Wright打造的圓形建築內逐一展出。觀眾可以欣賞格戈的早年創作,如何從具象的風景繪畫開始,逐漸往抽象發展。 雖然格戈在創作初期,如同從巴黎返國的藝術同輩受到幾何抽象(Geometrical Abstraction)、動態藝術(Kinetic Art)影響,但她後來逐步發展出其獨有的藝術語彙,以平面與裝置手法探索線條、空間與量體,有別於Carlos Cruz-Diez和Jesús Rafael Soto聚焦色彩的變化與動態為創作主軸。 格戈最富盛名的代表作系列「網狀(Reticulárea)」。(Gego (Gertrud Goldschmidt), Reticulárea, 1969. Ink on paper. Fundación Gego Collection at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 © Fundación Gego. Photo: Will Michels, courtesy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 1960年代格戈的「平行線」系列。(謝宇婷 攝影)   自1950晚期,格戈以重複排列的「平行線」描繪形體,透過斷開的線條表現造型。呼應當時工業起步的委內瑞拉,她也投身工業材料實驗,例如利用金屬鋁打造雕塑。1960年代起,格戈開始出國交流,她兩度獲得美國洛杉磯羅望子平版印刷工作坊(Tamarind Lithography Workshop)的獎助,進一步發展她的版畫實驗以及藝術家書[註釋4]。 至1970年代,多位建築師邀請格戈在委內瑞拉各處設立公共藝術作品,展現她在平面與立體雕塑的進一步探索。同時期,她運用金屬線絲以手工組構裝置,並命名作品為「湧泉」(Chorros)、「木頭」(Troncos)跟「球體」(Esfera),向自然致敬。1970年代末期,格戈捨棄過往創作形式,發展「無紙雕塑」,以隨手可得的現成材料製作,就如同出現貧民窟的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再次表現相互呼應的關係。 格戈獲得美國洛杉磯羅望子平版印刷工作坊的獎助,進一步發展她的版畫實驗以及藝術家書。(謝宇婷 攝影) 展覽也囊括相當多檔案與照片,此為格戈1970年代起在委內瑞拉各地創作的公共藝術。(謝宇婷 攝影)   整體而言,本展內容相當豐富,按照年代介紹的動線也十分清晰,一至五樓的圓形迴廊與三角形、方形組構的裝置,彼此相映成趣。逐漸攀升的樓層,也代表著格戈創作漸臻成熟,當走到頂點折返,則能以反方向順序重新回顧其創作。 格戈在四十年的創作生涯中,持續尋找藝術表現的新形式,從未重複自我。透過檢視其作品,我們得以從更宏觀的全球脈絡,瞭解抽象藝術與現代藝術的發展進程。她狀若星圖的網狀雕塑包覆著觀眾,彷彿沒有極限的宇宙,一如她對雕塑語彙的無盡探求。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 註釋1:臺灣藝術圈幾乎沒有報導介紹格戈。與格戈同輩的還有Alejandro Otero。此外,與格戈同輩的委內瑞拉藝術家Carlos Cruz-Diez則在2019年台北當代藝博會由紅門畫廊代理,1989年曾參展國美館展覽並獲典藏。資訊來源:https://artemperor.tw/focus/2462。 註釋2:還有Joaquín Torres-Garcia (1970-1971)、Lucio Fontana(1977)、Rufino Tamyo(1979)、Felix Gonzalez-Torres(1995)、Gabriel Orozco(2012-13)、Doris Salcedo(2015)。 註釋3:合作的美術館包含:巴西聖保羅美術館、墨西哥Jumex美術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巴塞隆納當代美術館,以及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 註釋4:該工作坊曾獎助不少知名藝術家,如以探索色彩元素著名的德裔美國藝術家Joseph Albers。
2023/06/30
Portraying Our Island Story Together: Matsu is a Museum!
Portraying Our Island Story Together: Matsu is a Museum!
Author: Chen-Xuan, Yue (Postgradua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Museum Studies, TNUA) Translator: Chung-Wen, Weng (Postgradua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Museum Studies, TNUA) * This article extends special thanks to Lai Ruo-Xin from Collaborative O. Company for her interview and provid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Have you ever been to Matsu? Distant and remote, Matsu, as a frontline of Taiwan, has been shrouded in a fog of mystery for years. Isolated from Taiwan's main island, Matsu has successfully preserved its battlefield culture and Eastern Min culture (originating from Fuzhou). The region boasts numerous historical heritages such as harbors, temples, villages, and a great number of military strongholds, making it an extraordinary place that nurtures its unique culture and scenery. Since the abolition of the Battle Field Administration in 1992, Matsu no longer serves solely as a military base and has become accessible to tourists. Through years of effort, the Lien-Chiang County Government and Matsu National Scenic Areas Administration have revitalized many of the previously abandoned and vacant military landmarks, transforming them into tourist sites. With the recent surge in Matsu's popularity and the success of the 2022 Matsu Biennial, Matsu is gradually revealing its captivating and irreplaceable charm to the public. The Family of Matsu Museums consists of 36 cultural institutions located on Matsu Archipelago, including museums, exhibition halls, and even archive center which were not opened yet. (Credit: Collaborative O. Company)   However, the beauty of Matsu not only exists in museums objects and exhibitions, but also in the local lifestyles and cultural sites,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Matsu’s cultural treasures. Recently, Lienchiang County Government has taken the vision –– Matsu Islands Museum, as a goal to promote the rich and diverse culture of Matsu. The natural landscapes, history, and stories from the local community are all considered invaluable collections for the vision. By engaging with the locals and fostering connections with various communities, the stories intertwined within the island and the locals can be deliberately interpreted and preserved.   Depicting the Islands’ life stories through diverse approaches Commissioned by Cultural Affairs Department of Lienchiang County Government since 2017, Collaborative O. Company has been working on the Matsu Islands Museum project. The project team, led by the vice executive, Guo Mei-Jun, immersed themselves into the local lifestyles by communicating, interacting and build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locals. By identifying potential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team has dedicated themselves to preserve, transform and promote every aspect of regional knowledge. Besides, the team chose Matsu Folklore Culture Museum as the core museum of Family of Matsu Museums, and integrated the forces with its satellite museums, temples, and local stores to explore more cultural features embedded in Matsu Archipelago. The outlook of Matsu Folklore Culture Museum (Credit: Cultural Affairs Department of Lienchiang County Government)   Meanwhile, to dig into every aspect of Matsu features, a serial project, named after “Matsu Very ___(馬祖好O)” ( In Mandarin Chinese, the character “好” is pronounced as “hǎo” and is often used as adjective to expressive something as good. It can also function as an adverb to intensify or emphasize the following adjective. The usage is similar to “very” in English.) was carried out, to promote regional wisdom and local lifestyles with different themes. For instance, “Matsu Ho Sieh (馬祖好食)” introduces the local diets and special cuisines in Matsu, while “Gods of Matsu (馬祖好神)” introduces religion and Deities in Matsu. These projects are mainly promoted through the internet, enabling people to get close to Matsu’s culture despite the inconvenience of distance and time for transportation. In 2022, “Matsu Sea (馬祖好潮)” takes Sea as its core theme, gathering plenty of stories related to sea. Matsu Sea mostly conducted in a coastal village called Qiaozi Village. The project team gathered recourses from local cultural institutions, including the Qiaozi Fishery Museum, which possesses abundant display of fishery equipment. Not to mention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known as Wujianpai, is undeniably a remarkable historical feature represents the traditional fishery lifestyles. “Matsu Ho ­­___” project aims to deepen the local knowledge and living skills by connecting different kinds of organizations located in various villages or regions. Furthermore, to develop the blueprint of The Family of Matsu Museums. (Credit: Collaborative O. Company)   Collaborations, to stir up and trigger bottom-up connection With the aim of engaging in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preserving the historic memories, the team not only worked with the museums, but also reached out to various types of organizations. In 2019, the team assisted Tieban Queen of Heaven (Tianhou) Temple in designing the display of its historic artifacts, architectural techniques, and temple crafts. Furthermore, they collaborated with Dongyin Area Command to renovate the exhibitions in Matsu Dongyin Command Force History Museum. The collaboration demonstrates a new way for the military to get involved in the community. The team also collaborated with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nd launched the course “The Curating Workshop: Fishery and Food Culture”. Students engaged had the chance to delve into regional livelihood by interviewing the locals, studying historic archives and oral history. The final result will be presented in an “Active Story Box”, and shared with the local residents. Moreover, the team was devoted to building the bridge between “big museums” (such as national museums) and the “small museums” (such as exhibition halls or display centers). They collaborated with National Taiwan Museum for volunteer training programs, as well as curating a special exhibition. Another case is to consult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for artifact condition assessment and pest management. Tieban Queen of Heaven (Tianhou) Temple is known for being one of the four oldest Mazu Goddess temples. In 2019, the project team from Collaborative O. Company assisted the renewal of the temple’s display. The display includes historic objects, temple craftsmanship, and architectural techniques of the temple. (Credit: Collaborative O. Company) Reopened in 2020, Dongyin Command Force History Museum has its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executed by skilled members in the military. The spirit of “military-civilian cooperation” penetrates in both conceptual and phys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museum. (Credit: Collaborative O. Company) The team collaborated with Department of History, NCKU, and launched the course “The Curating Workshop: Fishery and Food Culture”. Students had field research in Qiaozi Village and interviewed the locals. The result will be shared with the local residents and presented in an “Active Story Box.” (Credit: Collaborative O. Company)   A special team member–– Deity! The project planner of Collaborative O. Company, Lai Ruo-Xin, mentioned that through years of field research in Matsu, she was affected by the unique features nurtured between islands. Due to the risks of fishing and the unpredictability of ocean conditions, superstitions and religion are deeply embedded in the lives of locals in Matsu. However, this also creates a close bond among the small population. The team was deeply touched and assisted during the research, thanks to the friendliness of the locals. Believe it or not, in 2020, the project team received an assignment from a "Deity." Inspired by the divine, the staff of Huakuang Tati Temple (or Huaguang Dadi Temple) approached them to promote the temple culture. Thus, the team decided to design pamphlets and collaborate with an illustrator to accomplish the mission. Every step, from graphic design to artistic style, had to be discussed with Huakuang Tati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divination practice of "throwing poe" (also called bwa bwei in Taiwanese). Once Huakuang Tati approved the decision by responding with a "sage poe" (also called shin-bwei in Taiwanese, where one poe falls flat-side-up and the other rounded-side-up), indicating a positive response, the process could proceed. With the Deity's involvement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the pamphlet had an official red stamp on its back, symbolizing "approval from Huakuang Tati." The pamphlet assigned by Huakuang Tati, in order to promote temple and religious culture. (Credit: Collaborative O. Company)   Matsu, with its natural landscape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along with the rich culture derived from its profound history, becomes an extraordinary Island Museum. Till now, Matsu still holds countless wonders waiting to be explored. It is believed that, by integrating relevant cultural resources, and preserving local narratives, the vibrant and diverse culture of Matsu can be shared with a wider audience through the vision of "Matsu Islands Museum."
2023/06/27
行動!Museum For Future:德國博物館協會2023年會報導
行動!Museum For Future:德國博物館協會2023年會報導
作者:黃鈺娟(德國奧爾登堡大學博物館與展覽博士候選人) 德國博物館協會(Deutscher Museums Bund, DMB) 年會於2023年5月7號至10號舉行,以「行動!博物館裡的氣候保護(Ins Handeln kommen: Klimaschutz im Museum)」為主題,呼應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永續性與健康福祉」(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DMB年會強調永續性的實踐應立即採取行動,且需跳脫框架,並在有限資源限制下,重新思考博物館的內部工作。 2023年德國博物館協會年會報名通知贈品。《ACTION, PLEASE!》黃色紙袋裡是金盞花種子,呼籲收到的人從現在就開始行動,種下希望之花。(黃鈺娟 攝影)   組織裡的氣候行動:公開透明、多元努力 擔任協會主席、同時也是不萊梅海外博物館(Übersee-Museum Bremen)館長的Wiebke Ahrndt教授,指出博物館在氣候變遷等環境保護議題之下,需要共同承擔責任與工作,並進一步提問「永續性」對博物館來說是什麼?柏林文化及媒體永續性行動串連組織(Aktionsnetzwerk Nachhaltigkeit in Kultur und Medien)負責人Jacob Sylvester Bilabel也於會中表示,在氣候行動的議題裡,團隊合作力量大,每個組織應該要無私分享該工作項目的訣竅,並定期溝通交流,以加強當前博物館社群知識分享及透明化。德國Museum For Future組織代表Hanna Belz則在會中鼓勵各館加入氣候活動的串連,且不採取激烈行動以達成目的。 【博物之島新訊】串連機構,一起為地球努力!加拿大氣候正義博物館聯盟的使命 【博物之島新訊】警示or破壞?以氣候正義之名攻擊博物館珍藏品 今年年會在西北德的奧斯納布魯克(Osnabrück)市劇院舉行,亦提供線上同步轉播。協會主席Wiebke Ahrndt教授正進行開場演說。(黃鈺娟 攝影)   會中也提出在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下,博物館應跳脫框架,思考如何利用科技,讓數位化在博物館永續發展中發揮優勢。例如:將文宣或展覽圖錄數位化,不但可節約文宣印刷品,亦可增加博物館的共融性,讓視障民眾能用聽的方式「讀」展覽圖錄。一旦博物館做出改變,觀眾可能也會改變其行為模式,這對未來尤其重要。   我們是否該永遠保存藏品?博物館裡的碳足跡挑戰 從典藏、展覽佈置、建築物空調系統,甚至員工上下班的方式,以及觀眾如何抵達館區,都可以看到博物館的碳足跡。如何在有限的資源裡將條件優化、減少博物館碳足跡含量,也是本次年會重點的討論和交流項目。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如何實踐永續性?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多元減碳法門 其中,展場與展櫃的溫、濕度調節,牽涉到博物館核心價值的討論。因德國許多博物館建築受古蹟保存規範,無法裝設空調系統。近年歐洲夏季持續突破高溫紀錄,連帶影響部分物件的保存,以及「是否接受物件在一定範圍內的熱脹冷縮?」,對於展間與庫房是否需要裝設冷氣系統的爭論曾出不窮。 而這些討論都圍繞在博物館核心價值之一:典藏品。地球上仍有許多國家沒有建立博物館的能力和條件,德國卻在討論要如何永久保存物件。難道物件是永久的嗎?是否可接受物件逐漸老化?亦或不對物件積極修復,讓敏感物件在適合的季節展出? 協會展覽工作小組希望各館在展覽規劃方面,均以永續目標為導向。我們真的需要從遙遠國家借調物件,增加運送的碳足跡嗎?是否可利用科技方式,替代部分展品?如結合虛擬或複製材質、增加展場與展櫃的氣候條件設定。此外,博物館如何優化資源,也在討論範圍之中,這包含:可結合他館資源,利用環保回收材質,設計模組化、可重複使用的展架;或加入觀眾力量、增加策展能動力,讓地方觀眾也參與其中;以及思考災害防範等等。上述議題均能在指南手冊裡免費下載閱讀。 德國博物館協會發送的節約能源貼紙,願意加入活動的館舍可貼在門口,以宣示共同節約的信念。(截圖自德國博物館協會網站)   德國博物館的氣候行動聲明 最後,會議中強調上述議題並非需要「立即」找到解決方法,而是要先把問題找出來。目前仍有許多短期內解決不了的情況,但檢視並凸顯問題也是重要工作。即使博物館盡到永續責任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忘記思考如何改變觀眾的個人行為,使其「採取行動」,加入永續行列。每個小小的動作都可完成一部份的責任,不論館舍大小,開始行動才是正確的!德國博物館希望在氣候議題裡成為模範,而不是推卸責任、爭相比較哪個國家消耗的能源更多。 執行編輯:郭冠廷
2023/06/19
還我星空:史密森國家自然史博物館「熄燈」特展
還我星空:史密森國家自然史博物館「熄燈」特展
作者:劉筱蕾(史密森學會自然史博物館人類學部門博士後研究員) *本文圖像由美國史密森國家自然史博物館(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授權提供 位於南投合歡山鳶峰的暗空公園,已成為耳熟能詳的觀星新景點。曾幾何時,人們需要經過各種申請、突破重重地理與環境限制,才能真正看到星空?相反地,為什麼都市中夜晚該休息的知了,卻仍然鳴唱不懈?電力系統深入過去的黑色部落,又造成哪些代價? 美國史密森國家自然史博物館(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目前特展「熄燈:恢復我們的夜空(Lights Out: Recovering Our Night Sky)」(2023.3.23- 2025.12)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與解答。本特展介紹自然生態系統與人類文化觀點中「夜晚」的重要性,以及人造光造成的光害(又稱光污染,light pollution)如何讓夜空消失、進而影響地球上所有生命。 「熄燈:恢復我們的夜空(Lights Out: Recovering Our Night Sky)」展場一角。(Brittany M. Hance, James D. Tiller; Phillip R. Lee, and James Di Loreto,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第一展區「光的黑暗面(The Dark Side of Light)」展示不同時代的人類照明用具,顯示隨著人類使用的照明系統越來越先進,人造光源對夜空的影響也逐漸加劇。(Brittany M. Hance, James D. Tiller; Phillip R. Lee, and James Di Loreto,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特展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展區「光的黑暗面(The Dark Side of Light)」呈現過去數十億年,地球上的生命跟隨大自然光線的循環而發展。植物藉由日光行光合作用、人類利用星空來指引方向,但人造光造成的光害破壞了這樣的模式。藉由展示不同時代的人類照明用具,顯示隨著照明系統越來越先進,人造光源對夜空的影響也逐漸加劇。光害使夜晚更加明亮,從而影響生物和人類的活動。 接續兩個展區「宇宙之窗(Our window to the Universe)」和「誰需要暗夜?(Who Needs the Dark)」利用大量的照片展示,分別從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反思暗空的重要性。夜空在每個地方看起來都不一樣,取決於從哪裡觀看。即便星星的相對位置應該一樣,但不當或過度使用人造光而造成的光害,影響我們看到星光的能力。舉例來說,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光害就影響了周邊國家公園,如死亡谷國家公園、約書亞樹國家公園的銀河觀察體驗以及天文研究。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古德伍德(Goodwood, Ontario, Canada),光害通常會遮擋上空的星星(橙色天光,左)。2003年的一次停電給居民們在家能看到銀河系的驚喜(右)。(Courtesy Todd Carlson) 從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演變反思暗空的重要性。(Brittany M. Hance, James D. Tiller; Phillip R. Lee, and James Di Loreto,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另一方面,仰賴無光環境生存或導航的生物,則飽受影響。展覽藉由標本,探討光害如何以複雜的方式影響野生動物的新陳代謝及生態系統。每年春季和秋季,總計會有數十億隻鳥類遷徙到新的覓食、交配和築巢地,其中數以百萬計的鳥會死於人造光源。許多鳥類在夜間飛行時根據月亮和星星估計方位,當牠們經過燈火通明的區域時,容易迷失方向並被燈光吸引,最終航向致命的後果。除了展覽的視覺元素外,此展區也使用體驗式和多感官學習,提供夜空的音頻描述、受光害影響的動物之觸覺展示和音頻導覽。 在鳥類遷徙季,參加Lights Out DC計劃的志工會在清晨的華盛頓特區人行道上,搜尋受傷或死亡的鳥類。這些鳥類會被製成標本,成為博物館藏品的一部分。經由參與,民眾可以瞭解如何保護遷徙鳥類,並查看在遷徙期間減少燈光的城市示例。(Brittany M. Hance, James D. Tiller; Phillip R. Lee, and James Di Loreto,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最後一個展區「與夜空連結(Connecting with the Night Sky)」則從社會學與文化層面探索人類與夜空之間的文化聯繫。透過日本原住民的紀錄影片,向觀眾展示不同文化對夜空的理解與想像。觀眾可以通過展示和文字,瞭解隨著歷史進程,人們對「光」之想法的強烈轉變。並能通過照片、藝術品和手工藝品,繼續探索不同文化與夜空的聯繫,以及所在地區體驗星夜的方式,這些圖像和物件呈現人類文化的一致與差異。該展區也提供各種可用於減少光害的照明原理,讓大眾嘗試用各種方式來減少日常光源造成的光害。 加拿大Gwich'in族藝術家Margaret Nazon在她60多歲時,受到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圖像啟發,將童年對天文學的熱情融入藝術中。作品中,旋轉的星系並不是Gwich'in族的傳統主題,因此Nazon開發了她自己的標誌性風格。此藝術品是Nazon為特展專門製作的,並將加入博物館的蒐藏。(Art by Margaret Nazon, photo by Smithsonian.)   熄燈特展透過生物標本、圖片影像、藝術作品等多元模式,探討失去黑暗導致的環境影響及文化流失,並向觀眾提問:「我們如何理解人類社會發展對環境、甚至自身文化帶來的影響?」,即使你我的回答不盡相同,藉由這個特展,也許我們可以開始思考自己的答案。   執行編輯:郭冠廷
2023/06/15
盡在不言中:一場無障礙當代藝術的展示實驗
盡在不言中:一場無障礙當代藝術的展示實驗
作者: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本文部分內容摘譯報導自AAM Different by Design: A New, Inclusive Framework for Accessible Museum Exhibitions;Speechless: A sensory exhibition charts a new path to accessibility in learning *本文圖像感謝美國達拉斯藝術博物館(The Dallas Museum of Art)授權提供 當代藝術常利用聲光效果吸引觀眾注意,靜態作品則以視覺元素為主,整體展覽側重文字作為傳達訊息的媒介,令部分隱性身心障礙(invisible disability)如:閱讀障礙、多動症及癲癇觀眾卻步。美國達拉斯藝術博物館(The Dallas Museum of Art, DMA)一反傳統,推出「盡在不言中:設計創不同」(speechless: different by design)特展,旨在省略過多的感官刺激和閱讀文字負擔,讓觀眾跳脫「眼看,手勿動」的標準程序,採用新角度感受作品。 特展介紹YouTube影片   告別資訊疲勞!從隱性身心障礙者角度出發的藝術創作與空間設計 策展人Sarah Schleuning的兒子患有感覺統合障礙,出生後幾年無法清楚說話,家人嘗試用非言語方式與他溝通。上述經驗驅使Schleuning希望鼓勵觀眾善用「視覺以外」的身體感知,走進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gent)群體的世界。在作品構思階段,策展人邀請了神經科學、自閉症、腦退化症及言語治療專家,與藝術家們交流彼此對身心障礙的理解。藝術家超越理性知識範疇的演繹,亦啟發醫學顧問團隊,以嶄新視野看待其專業領域。 策展人Sarah Schleuning在展覽構思初期標註的概念平面圖。   「盡在不言中」特展共有6組作品,籌備期卻長達18個月。過程中團隊透過反覆討論,調整呈現方式。展品區域以色弱人士可分辨的鮮明顏色劃分,有4組沉浸式裝置藝術,以及影像和平面設計各1組。 為貫徹「非文字主導詮釋」的宗旨,作品說明牌僅包含藝術家姓名和照片、作品名稱及創作日期,輔以圖像,指引觀眾與作品互動。現場也提供「感官轉換工具袋」,內含抗噪耳機、香氣瓶、思考問題卡及使用指南;展場中央的「降噪空間(De-escalation space)」則設有可隨意移動的凳子。觀眾步入展場之際,能先從液晶顯示屏附有字幕的資訊影片初步認識各組作品,體驗完每組作品後,可在此沉澱思緒、交談或等候同行者。 平面設計師Laurie Haycock Makela與職業治療師合作,打造有助平靜身心的橢圓形展間。牆壁以隔音棉阻擋來自其他展間的雜音,備有搖搖椅、毛氈及抗噪耳機。壁報板逐頁展示展覽圖錄,讓觀者概覽書冊的製作,或靠近仔細閱讀個別作品的描述及訪問。 展場以附有點字的圖示,簡明指示觀眾與各組作品互動的方式。 降噪空間(De-escalation space)。   從跨領域策展到觀眾研究:另類觀展體驗作為促進共融的對話橋樑 團隊後續發佈的展覽籌備記錄及觀眾調查報告,盼能啟發展示設計的研究及美術館的教育推廣。從235份調查問卷及8節電話訪談中發現,82%受訪者對展覽的反應持正面回饋。 然而,觀眾因著年紀和背景的差異,對於感官刺激的強烈程度、文字描述和展場工作人員說明的多寡,有截然不同的偏好。對此,團隊建議透過劃分多元感官體驗的小空間,讓觀眾自行選取感受作品的方式。以下為研究歸納受訪利害關係人關心的議題,可提供博物館規劃無障礙展覽的參考: 利害關係人 關心的關鍵字/主題 科學家/研究人員 • 成就感 • 選擇與控制 • 包容性—辨識及改善恐懼 • 揭開隱性身心障礙的神秘面紗 • 建立對感知、回饋及理解方式差異的意識 •  共情(empathy) 藝術家/設計師 • 連結個體—分享故事 • 連結社區 • 對「愛」的思考 • 跨感官、多感官 • 經驗、實作、創造、探索、發現、實驗 • 開放式:尋找超越初衷的新參與方式 • 感知遊戲:例如,迷失方向/重新定向;從另一個角度經驗事物 觀眾 • 轉化 • 通過學習提升自尊 • 社群/歸屬感 • 心理安全感 • 身體舒適感 策展人/博物館團隊 • 清晰傳達訊息 • 令觀眾有成功感 • 共融 • 差異化 • 促進人與人的聯繫 • 創新 • 反思與重新定位 • 吸收觀眾回饋再進行反覆測試   「盡在不言中」特展的實踐拓寬了展示近用性的想像,對我們習以為常的被動觀展形式提出詰問,期許未來博物館均能成為對隱形身心障礙患者友善的空間。 【博物之島專文】從國際交流到為愛朗讀: 游貞華談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合作與文化平權實踐   目前臺灣的博物館無障礙政策多針對顯性的身心障礙,如:視障、聽障、肢體障礙及智能不足等,以特殊照顧的方式服務身心障礙者,往往會令其感到被區隔。如同上述特展的嘗試,期待未來能推動去除身心障礙者差別待遇的觀感、研發可提供任何人使用的設備,喚起社會大眾對共融藝術的欣賞與關注。   執行編輯:郭冠廷
2023/06/12
共振人權!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年會徵稿7月29日截止
共振人權!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年會徵稿7月29日截止
文 |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編輯室 你認識FIHRM-AP了嗎?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s, FIHRM)成立於2010年,其宗旨為鼓勵博物館多方探討人權議題,藉由彼此共享、合作與學習,促使更多博物館及相關組織參與人權實踐,並積極地面對各式人權議題的挑戰。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則於2019年9月在ICOM京都大會成立,期望成為一個串連國際、亞太地區博物館和人權相關組織的平臺。 FIHRM-AP標誌。(FIHRM-AP 提供)   共振人權:2023 FIHRM-AP 年會徵稿主題 2023年FIHRM-AP首度於臺灣召開年會,本次以「共振人權」為號召,徵集世界各地投身於人權議題相關之研究、案例與實踐論文。並廣邀博物館、關心人權議題之組織單位及各界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參與出席,藉由本次跨領域、跨國際的交流機會,進行案例發表及經驗分享,激發對於人權教育推廣、社群合作、移動人權、負面遺產和跨領域的新思維,為博物館及各領域帶起共振作用。   5大徵稿議題 本次年會徵求15分鐘口頭發表(oral presentation)或是60分鐘綜合討論(panel discussion),行程包含專題演講、論文發表、工作坊以及博物館參訪。   子題一:以博物館為方法的人權實踐 亞太地區人權實踐的發展脈絡不盡相同,有些國家博物館對於人權議題著力甚大,有些國家則是由草根、在地的小型文化機構與非營利組織主導倡議。我們如何以博物館作為一種途徑和方法,透過收藏、研究、展示與教育的各種實踐,讓人權議題獲得更多關注?本子題歡迎收藏、研究、展覽策畫、教育推廣等各種面向的案例探討。 子題二:推動社群參與為人權發聲 2022年博物館新定義中對社群參與的強調,反映出社群時代的來臨。亞太地區的博物館與文化機構如何發展社群參與,讓人權議題的討論從專家的觀點轉為民眾的聲音?透過什麼樣的共創機制可以鼓勵更多鮮少於博物館現身的社群參與其中?本子題將著重在分享以參與為核心之相關研究與實踐。 子題三:跨越邊境的移動人權挑戰 亞太地區的歷史複雜性高,各地區間的相互合作與人口移動發展已久。本子題鎖定在亞太地區人口流動所產生的種族歧視與人權問題,從各國的多元種族背景及經驗,針對在地的共存、移民及移工人權、異文化共存等議題,博物館與文化機構可以帶來什麼論述?藉以讓社會中「他者」的權利與聲音被正視? 子題四:負面遺產轉為博物館與紀念機構的敘事 亞太地區政治地景具有殖民、壓制與獨裁的背景,轉型正義成為當前許多國家需面對的重要議題。而博物館如何透過紀錄與展示,重新詮釋面對人權迫害的歷史事件?威權時代所留下的負面遺產如何轉化為博物館與紀念機構?當中又呈現什麼樣的敘事?這些敘事如何與觀眾對話?本子題期待各種新觀點與多面向討論的案例。 子題五:跨領域的人權共振與迴盪 對於社會中各種人權侵害的事件與現象,非典型博物館及文化機構亦積極嘗試以各種跨界的做法回應,包含運用藝術、表演、電影、社群媒體等作為與觀眾溝通的新媒介。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透過跨界合作,讓人權議題獲得更多迴響,藉此為博物館引進更創新的作法與思維。   摘要投稿資訊: 填寫論文摘要表(請點此連結下載檔案),於2023年7月29日前填畢並傳送至電子信箱:nhrm.fihrmap@gmail.com,信件標題為「Fihrm-ap Annual Conference Proposal」。   *非FIHRM、FIHRM-AP會員亦可投稿   年會重要期程 2023年7月29日午夜 (臺灣國際標準時間) 摘要徵稿截止 2023年8月14日 審查結果通知 2023年9月14日午夜 (臺灣國際標準時間) 全文及簡報繳交截止 2023年11月6日-10日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年會召開   年會聯絡資訊 國家人權博物館  施佳如/02-22182438 ext.605/nhrm.fihrmap@gmail.com   *上述年會與摘要投稿資訊如有任何變動,請以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官方網站發布之資訊為主。   執行編輯:葉家妤
2023/06/09
艾未未首次設計展覽!倫敦設計博物館「Making Sense」探討社會價值觀
艾未未首次設計展覽!倫敦設計博物館「Making Sense」探討社會價值觀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本文全數圖像來自倫敦設計博物館(the Design Museum)授權媒體庫 倫敦設計博物館(the Design Museum)近期推出中國知名藝術家艾未未(Ai Weiwei)個展「Ai Weiwei: Making Sense」(2023.4.7-7.30)────這是藝術家第一次以「設計」為主軸的展覽。艾未未長期以激進主義(Activism)聞名,他從不避諱觸碰敏感的政治議題,擅長透過創作,開放討論各種層面的社會現象。這次與設計博物館合作,艾未未將焦點放在對「設計」和「物件」的定義,進而探討隨著時代更迭的價值觀,邀請觀眾對社會和人性價值進行反思。 〈睡蓮 #1〉是艾未未以22種不同顏色、65萬片樂高積木所構成的立體畫,重現了印象派大師莫內著名的睡蓮畫,挑戰的是人們對現實和美的觀念,同時反映現代生活奠基於數位科技的當代狀態。(攝影:Ed Reeve)   〈睡蓮 #1〉(Water Lilies #1)為本展中的最大亮點。這件長達15公尺的立體畫是以22種不同顏色、65萬片樂高積木構成,重現了印象派大師莫內(Claude Monet)著名的睡蓮畫作。畫面去除了印象派的筆觸,取而代之的,是樂高積木具量產化的非個性化語言,挑戰了人們對現實和美的觀念,這些類似像素的堆積塊狀更暗示了現代生活奠基於數位科技的當代狀態。 展覽另一亮點是被艾未未稱作「田野(fields)」的五件大型作品。其中,〈靜物(Still Life)〉是一件匯集4000件石器時代晚期工具的裝置,這批斧頭、鑿子、刀具和紡車被展示在展廳地面,呈現一個被遺忘的專業領域,提醒人們設計的起源植根於基本的生存。〈左右工作室材料(Left Right Studio Material)〉則來自藝術家北京「左右工作室」於2018年被迫拆除時,所留下來的瓷雕殘骸,這些遺骸呈現中國政府的大手如何介入自由之身,也證明艾未未將解構物再組、構成藝術的能力。其他三件裝置分別為〈噴管(Spouts)〉,〈無題(瓷球)(Untitled (Porcelain Balls))〉,〈無題(樂高事件)(Untitled (Lego Incident))〉,皆是藝術家自1990年代收集而來的物件,藝術家邀請觀眾漫步一片片物件堆積的「田野」中,探索物質文化的意義、手作與機器製造、珍貴與無價值、建設與破壞之間的多層關係。 艾未未,〈靜物〉,1993-2000。(© Image courtesy Ai Weiwei Studio) 〈左右工作室材料〉來自藝術家北京工作室於2018年被中國政府拆除時,所留下來的瓷雕殘骸。(攝影:Ed Reeve)   本展同時展出艾未未在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疫情期間所製作的大型雕塑作品,包括以大理石和玻璃打造的捲筒衛生紙和一次性餐盒。這系列雕塑是藝術家有感於人類為了便捷生活,發展出的「一次性文化」(throwaway culture),過度依賴而難以自拔的狀態,顯示出我們的脆弱。藝術家將生活實用品轉化為無用之物,如同一座座迷你的日常生活紀念碑,濃縮了人們微不足道的生活寫照。 艾未未,〈吊墜(衛生紙)〉,2021。作品於倫敦設計博物館入口展示現場。(攝影:Ed Reeve)   艾未未是一位全方位的藝術家,而作為一名具有熱忱的物件收藏家,這些他數十年來所收集的物件展現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對他而言,設計並非關於美,而是如實呈現「我們是誰、我們身處什麼樣的社會、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未來」。本次展覽便以此為宗旨,期望觀眾能透過艾未未的作品,重新思考設計的目的、意義、過去及其未來。 執行編輯:郭冠廷
2023/06/06
徵稿6月30日截止!2023合作無間:「博物館知識與技術的發展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
徵稿6月30日截止!2023合作無間:「博物館知識與技術的發展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
文|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編輯室 2022年ICOM布拉格大會通過博物館新定義,除了保留2007年舊版本的部分內容,更加入近用(accessible)、平權(inclusive)、多樣(diversity)、永續(sustainability)、倫理(ethically)、專業(professionally)、參與(participation)、體驗(experiences)、反思(reflection)等概念於定義中。雖然前述概念並不「新」,但它們在某些程度上反映出近年來博物館界所提倡的價值與博物館前進發展的軌跡。 事實上,博物館一直因應社會變遷與時代脈動而產生持續性的反省,不論是前述博物館定義中的提及的概念,乃至於博物館學內涵的思辨,包括新博物館學(new museology)、社區博物館、生態博物館、公共博物館學(public museology)、批判博物館學等皆引導博物館理論與知識的轉變與累積,並對博物館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相對應於理論,博物館實務(博物館誌,museography)有關的蒐藏、維護、展示、教育,以及管理、傳播、行銷、體驗、科技應用等博物館實踐技術亦隨之興起,形成全球博物館領域蓬勃發展的現象。 回歸臺灣,國際博物館界諸多議題的引入有效刺激了臺灣博物館的成長,然而由於制度、文化、習慣等差異,諸多博物館新價值是否適合臺灣的博物館,值得深切思考。以及,臺灣本土的博物館在經歷數十年的發展下,產生與形塑許多本土特色的博物館知識與技術,這些臺灣的博物館方法是否可能持續演進,發揮出更大的能量,並推展到臺灣以外的博物館社群,是現階段備受期待且值得討論的議題。 綜上,擬辦理本次研討會,採徵稿方式,並邀請專家學者演講,就相關議題進行研討,以拓展博物館領域之知識,並助益於我國博物館實務運用,期望促進博物館社群的共同進步。本研討會徵稿即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截止。   研討會重要資訊 (一)主辦單位: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正修科技大學亞太文化資產保存修復新創科技研究中心、文藻外語大學傳播藝術系/創意藝術產業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二)時間:2023年10月5日(星期四)至6日(星期五)。 (三)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四)研討會網站:https://conference.nstm.gov.tw/museum/2023/papers.html   多元徵稿議題,歡迎踴躍參與! 徵稿議題聚焦於博物館知識與技術相關議題,徵稿議題如下,但不限: 博物館定義、博物館學理論與其發展 博物館實務(蒐藏、維護、展示、教育、管理、治理、營運、行銷等) 博物館實務與理論的對話 博物館與當代社會議題(包含但不限於:後疫情、當代蒐藏、性別、少數 與特殊族群、少子化、高齡化、人工智慧與高科技等) 博物館與文化資產保存與維護 博物館政策、法規、標準、倫理 博物館專業社群之合作與交流 博物館專業人員的角色與定位 友善平權/包容/共融的博物館 博物館及科技社會與傳播、作為科技政策與社會溝通的博物館 其他:除上述外,其他與博物館知識與技術相關的探討,皆歡迎投稿   投稿重要資訊 投稿人請依下列規定提交論文摘要: 時間:2023年6月30日前 方式:線上投稿,請在研討會系統上遞交「摘要」 投稿網址:https://forms.gle/HbKjAan17zcrK9nQ6 「摘要」經審查通過後,2023年7月31日前於本研討會網站公告錄取稿件。 2023年10月5-6日於研討會發表。 研討會後,本研討會將依投稿者意願,將論文推薦至《科技博物》(該期刊為 博物館領域專業季刊,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發行),經學術審查通過後發表 刊登於《科技博物》。   重要時程 2023年6月30日:摘要遞交截止 2023年7月31日:錄取稿件公告 2023年10月5-6日:研討會發表   聯絡人 顏上晴副教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06-6930100-2648,sanching@tnnua.edu.tw 蕭國鴻研究員(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藏研究組),07-3800089-5308,khhsiao@mail.nstm.gov.tw   *上述資訊如有任何變動,請以2023合作無間:「博物館知識與技術的發展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官方網站發布之資訊為主。   執行編輯:郭冠廷
2023/06/06
喚醒非亞海洋的文明記憶:柏林「靛藍浪花與其他故事」特展
喚醒非亞海洋的文明記憶:柏林「靛藍浪花與其他故事」特展
作者:吳則澔(聊聊博物館podcast計畫負責人) 近年臺灣策展論述逐漸重視沿海島嶼特性與海洋交錯的關係,如2017年臺北立方計劃空間《自然之外的海洋》、2021年高雄市立美術館《泛‧南‧島藝術祭》,到2022年鳳甲美術館及本事藝術聯手推出的《海洋與詮釋者》,多檔展覽不約而同探討殖民歷史下的曖昧權力結構。 目前展於柏林Gropius Bau及Savvy Contemporary的「靛藍浪花與其他故事:重新-定位非亞海和散居海外概念」(Indigo Waves and Other Stories: Re-Navigating the Afrasian Sea and Notions of Diaspora)特展(2023.4.6 - 8.13),也以印度洋(又名非亞海)作為共同地平線,透過藝術作品,串起一段段分散歷史與文明的重新記憶[註1]。策展人包含世界文化之家(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新任館長Bonaventure Soh Bejeng Ndikung與Gropius Bau畫廊策展人Natasha Ginwala,雙方在第十四屆卡賽爾文獻展合作後,隨即展開對印度洋的長期研究,並邀請Michelangelo Corsaro及Hajra Haider Karrar共同策劃[註2],試圖在混雜帝國殖民主義和移民文化的幽暗歷史中,展示出一種宏觀的多面向海洋史觀。 展覽資料,右邊為Gropius Bau全彩印刷小摺頁;左方是Savvy Comtemporary單色印刷的小書,包含策展人Bonaventure Soh Bejeng Ndikung、Natasha Ginwala、Hajra Haider Karrar編寫的作品與藝術家介紹。(吳則澔 攝影)   從展覽副標題「重新-定位非亞海和散居海外概念」,顯示策展人跳脫殖民者的「發現」視角,避開揭露殖民主義大規模剝削或暴行的強烈指控,或各地擺脫奴隸制的簡化歷史,將海洋視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共同地平線,重新繪製為了愛情、工人、朝聖、征服、家族歷史與海洋交織的記憶拼圖。展中作品不以主題區分,而是宛如島嶼型態般散落在雙展場間,相互共鳴,組成如潮汐拖曳般開放的流動敘事。 歷經帝國殖民主義下的權力壓迫、自然資源的耗竭,非亞海洋民族該如何重新繪製未來航道?Oscar Murillo作品《激增(社會白內障)surge(social cataracts)》挪用莫內晚年視力孱弱時睡蓮畫作的筆觸,重複塗抹在回收的亞麻畫布上,就像平靜的水面下 暗潮洶湧,比喻殖民主義 像一層 看不清的視覺障礙,而非亞大陸水域的文化卻都見證了這片漩渦波浪的創傷。若拋開過往的去殖民建議路徑,人們也許能重新閱讀歷史「事實」、繪製新的地圖?審視殖民歷史並探索混合身份的南非藝術家Thania Peterse,其祖先便是18世紀被荷蘭人帶到南非的印度尼西亞王子Tuan Guru,藝術家利用拼布和刺繡,縫製殖民帝國的消費主義,是如何改變非亞各地的社會與文化。 Oscar Murillo作品《激增(社會白內障)surge (social cataracts)》。(© photo: Luca Girardini, Gropius Bau)   Malala Andrialavidrazana利用紡織圖案、人物及動物和民族志插圖,重新堆疊在權力者繪製的地圖上,創造出一條集體對事實或主權意識的新認知路徑。(caption: PHOTO (c) Marvin Systermans / Courtesy SAVVY Contemporary)   大西洋強勢文化統治下,造成了殖民地與非亞文化知識權力不平等。歷史正史的遺忘、忽視、或以西方角度的改寫,廣泛遍布印度洋的水域文化。出身馬達加斯加、現居巴黎的視覺藝術家Malala Andrialavidrazana,透過歷史檔案資料,從視覺圖像重新建立一種描述歷史和說故事的替代方案。她利用紡織圖案、人物及動物和民族志插圖,重新堆疊在權力者繪製的地圖上,創造出一條集體對事實或主權意識的新認知路徑。出身於模里西斯(Mauritius)的Shiraz Bayjoo,則調查後殖民世界中創作集體身份的複雜歷史和問題,以逃離奴隸社會、形成獨立社區的群眾故事,創作裝置結合公共和個人檔案,如照片和手工藝品的作品。 Shiraz Bayjoo以逃離奴隸社會、形成獨立社區的群眾故事,創作出多件複合媒材的裝置作品。(© photo: Luca Girardini, Gropius Bau) 義大利藝術家Rossella Biscotti作品,以印尼作家Pramoedya Ananta Toer因出版與政府反動書籍被囚禁布魯(Buru)島時,創作的反殖歷史長篇小說The Buru Quartet (1980–1988)作為靈感來源。當時Toer以防死於獄中無法將民主歷史流傳,不斷向囚友進行的口述創作,故事取材於極力抨擊荷蘭殖民統治者、印尼新聞報導之父、印尼國家英雄的傳奇記者Tirto Adhi Soerjo (1880 – 1918)的生平。(© photo: Luca Girardini, Gropius Bau)   展覽中,不乏對性別與移工議題的探討。遍及印度洋沿岸、自願或被迫的國際移動,是否由帝國殖民主義更推波助瀾?擅長跨媒體實踐,結合電影、表演和雕塑的義大利藝術家Rossella Biscotti,藉由蠟染天然樹脂,揭露殖民地甘蔗種植園(plantation)需求大量勞力,導致跨國流動的奴役歷史。多利用油畫描繪非裔身體性慾、性別與精神性再現的Kudzanai-Violet Hwami,則以1727年蘇里南女傭Zwarte Anna(黑安娜)肖像畫搭配文學和聲音藝術家Belinda Zhawi,創作現代跨國幫傭口述故事的聲音裝置,顯示從過去到現代,這些殖民主義幽魂在身體勞動與跨國移動的情況,從未消失。 身為從印度被運往南非種植園的契約勞工後裔,Sancintya Mohini Simpson的水彩系列作品《Jahajin》,以畫筆記錄了被迫遷徙的身體創傷記憶,大塊留白中的微型繪畫彷彿訴說殖民檔案中的空白和沈默。馬來西亞多媒體藝術家Yee I-Lann,透過鳥瞰視角的水上房屋錄像,以及婦女集體編織作品,試圖重新記憶起前殖民記憶的工藝。這些自願或被迫的跨國移民,與散居常民的生活和勞動,都和廣闊的印度洋緊緊相連。 Sancintya Mohini Simpson的水彩系列作品《Jahajin》,描繪從印度被運往異國甘蔗種植園的女性互動場景,在大塊留白中的微型繪畫採用印度古老媒材,記錄了被迫遷徙的身體創傷記憶。(caption: PHOTO (c) Marvin Systermans / Courtesy SAVVY Contemporary) 擅長以多媒體創作的馬來西亞藝術家Yee I-Lann,則透過鳥瞰視角的水上房屋錄像,以及婦女集體編織作品,試圖重新記憶起前殖民記憶的工藝。(caption: PHOTO (c) Marvin Systermans / Courtesy SAVVY Contemporary)   漫步特展中,作品避開教條式的激進表達,以親密記憶和家庭故事切入,散居著旅人後代對家族歷史的再現,以及逃離殖民統治後創造的新群體或社區。綜觀至今禁錮於資本主義中,新殖民主義(neocolonialism)下的身體勞動,我們是否能超越國家疆界、找到一條共同地平線,呈現以湛藍海洋聞名的多文化記憶?期待觀眾能透過本展,建立相互連結並理解的交流平台。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1:「靛藍浪花與其他故事:重新-定位非亞海和散居海外概念」特展在2022年於南非Zeitz非洲當代藝術館首展,後移師至柏林擴增規模展出,展出地點包含:由Ndikung在2009年共同創立、專注於非西方藝術或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策展實踐空間Savvy Contemporary,以及位在東、西德邊境的Gropius Bau。 註釋2:Bonaventure Soh Bejeng Ndikung、Natasha Ginwala、Michelangelo Corsaro是2017年第十四屆卡塞爾文獻展(Documenta 14)的總策展人(curator at Large)、策展顧問和策展助理。
2023/05/29
博物館如何實踐永續性?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多元減碳法門
博物館如何實踐永續性?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多元減碳法門
作者:劉曉樺(自由作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日常生活中,愈來愈多人自備餐具、勤做資源回收,擁有多元使命的博物館又如何實踐永續性?位於美國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The Field Museum)自1894年成立至今,典藏近4,000萬件自然史與人文歷史相關文物,佔地約21座足球場大。近年,博物館已將環境保護概念具體落實在能源、交通、餐飲減碳等方面,快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位於美國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鄰近五大湖之一的密西根湖。(© Field Museum)   綠建築金級認證:博物館的節能減碳行動 菲爾德博物館對節能減碳等環境保護的努力,在2015年獲得全球性綠建築指標之一——美國綠建築LEED的金級認證[註1]。該館在硬體建設上,運用節能燈具、太陽能、購買綠色能源,以及設置全館可恆溫、節能的空調系統,有效達到環保目標;另一方面,該館推動從週邊車站到博物館的自行車道建設,鼓勵員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騎單車通勤,並提供觀眾多種公共交通指南,進而減少交通運輸工具的碳排放量。 館方裝設的太陽能板。(© Field Museum)   「綠色」的景觀與室內環境品質 特別的是,菲爾德博物館在室外景觀與室內環境品質也下足了功夫。2016年起,館方建立永續性的原生植物園、改善原本不透水的人行道,並調整非原生種植物而過度施肥的情況,進而提升該區土壤品質、土壤保水功能與生物多樣性。室內方面,為了減少傳統清潔劑造成的室內空氣汙染,依據LEED認可的綠色清潔計畫(Green Cleaning program),運用特殊的電解技術製造環保清潔溶液,改善化學藥劑殘留與有毒物質暴露情況,此外,改用超纖維清潔用品,不僅大量減少擦拭展櫃時的紙巾使用量,更降低10到20倍的拖地用水量。   還可以如何永續?餐飲減碳,從你我開始 菲爾德博物館的綠色團隊(Green Team)早在1989年便開始推動回收工作,至今著重推廣餐飲減碳。從廚餘堆肥、資源回收和社區菜園等三大面向,可看見其成效。堆肥與回收計畫均持續多年,透過垃圾減量,進而減少垃圾掩埋過程中所產生溫室氣體——甲烷。館方從2009年開始實施咖啡渣堆肥,2013年更與館外永續發展概念相關的機構和餐廳合作,採用當地食材並避免食物浪費,以減少碳足跡、植物油回收製為生物柴油燃料。 各類食物的堆肥計畫也從餐廳延伸實施到員工用餐區。餐具方面,也由一開始的塑料免洗餐具改為可回收為堆肥的餐具,進而改善為可重複使用餐具。在這些計畫實施後的第一年後,即減少了70%送往掩埋場的垃圾量。 另外,該館於2012年設立有機菜園「食寶園(Edible Treasures Garden)」,由館方人員、義工與實習生共同維護,為館內運用堆肥的好地方,在產季可產出大量蔬果,促進博物館與社區互動、推廣社區菜園的綠色概念。 芝加哥當地電視台採訪介紹「食寶園」—YouTube影片   博物館永續,馬不停蹄! 現今,博物館的永續性已從如何長久經營、環境保護教育等議題,發展到如何在建築規劃、展示設計、服務等項目都具備環境友善和減少碳排放目標。在美博物館也透過與館外組織合作,逐步朝向環境、博物館永續前進。臺灣已提倡環保概念多年,相信各類促進博物館永續性的具體行動,也在持續推動中。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1:美國綠建築LEED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分為合格、銀級、金級、白金級等四級認證。於2022年統計,全球已取得認證的博物館近230間,其中約190間位於北美。臺灣目前有一間取得認證的博物館建築是奇美博物館(2016年銀級認證),而國內非博物館建築已有200多棟建築取得認證,如台北101、陶珠隱園等。
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