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支持、反對之外的第三種觀點?文物返還正反案例
支持、反對之外的第三種觀點?文物返還正反案例
作者:林桂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2023年初,希臘文化與體育部拒絕了英國將額爾金大理石(Elgin Marbles,即古希臘帕德嫩神廟雕塑殘骸)「永久租借」給雅典的提議。希臘擔心如果達成租貸協議,可能會有「間接承認藏品所有權屬於英國」的風險,同時再次呼籲大英博物館盡快歸還館內的額爾金大理石。 另一方面,法國布朗利河岸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於今年2月初宣布,將正式歸還象牙海岸共和國一個重達940磅的木鼓,成為博物館文物返還的新進度[註1]。但所有的返還決定,真的都這麼完美嗎? 回家,要一個世紀:奧克蘭博物館歸還瓦魯孟古族文物   文物返還,如此困難? 2018年,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表示會毫不拖延地歸還來自非洲的文物,自此文物返還議題在歐洲、乃至世界各地造成轟動,引起諸多討論。本次額爾金大理石事件,對比2022年由德國成功返鄉的奈及利亞貝寧青銅器(Benin Bronzes)案例,探究英國與德國的不同反應,是否歸還文物就是最正確的選擇,抑或背後隱藏不為人知的故事? 2022年12月,德國科隆簽署協議,將該市的貝寧青銅器轉讓給奈及利亞。(© Raimond Spekking /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法律與立場均窒礙難行:在英希臘文物困境 1963年大英博物館法案(The British Museum Act 1963)[註2]使大英博物館面對歸還問題時都抱持「雖固執但仍『成功堅守』」的態度。但在2021年,一度傳出大英博物館主席奧斯本(George Osborne)與希臘總理針對文物返還進行秘密會談。然而2022年12月,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表明沒有計畫修改與大英博物館相關的法律,且政府對文物返還的立場並未改變,「但是可以將部分藏品『借』給希臘展示」,同時大英館方也跟進表示他們不會拆除館內的偉大藏品[註3]。 位於大英博物館內的額爾金大理石,有部分來自當時英國著名藝術經銷商人杜旻(Sir Joseph Duveen),在牆壁上也刻有紀念文字。(林桂甄 攝影)   有趣的是,梵蒂岡隨後在2022年底表示,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已決定將三件典藏於梵蒂岡博物館(Musei Vaticani)的帕德嫩神廟雕塑,正式歸還給希臘,反映教皇「追隨普世真理之路的真誠渴望」(sincere desire to follow in the ecumenical path of truth)[註4]。   去殖民或血腥金屬?德國貝寧青銅器的返鄉辯論 來自貝寧王國的貝寧青銅器(Benin Bronzes),於1897年作為英國王室掠奪的藝術品來到歐洲,並進入國際藝術品貿易市場,它們至今依舊流落在奈及利亞境外,成為一種殖民歷史的標誌。 自從奈及利亞的貝寧對話小組(Benin Dialogue Group)成立後,各地的博物館都開始歸還文物,貝寧青銅器也能以借展方式繼續留在歐洲,彷彿已達到暫時的平衡。但2022年底,德國博物館正式交還貝寧青銅器於奈及利亞的決定,除了獲得掌聲之外,竟也出現不同的評論。 位於德國洪堡論壇(Humboldt Forum)內的民族學博物館,在常設展中新增了貝寧王國展區,圖為貝寧王室打造的貝寧青銅器。(林桂甄 攝影)   在貝寧王國展區內的解說版上,若看到這個橘色標誌,就代表文物已經歸還給奈及利亞,並由該國的國家博物館和紀念碑委員會(NCMM Nigeria)借給德國做展示用。(林桂甄 攝影) 跳脫白人世界觀!如何創造多元對話空間?洪堡論壇民族學展區的嘗試   就在德國交還青銅器後,一篇於柏林報刊載的文章引述了對文物返還的新看法[註5]。位於紐約的文物返還研究小組(Restitution Study Group)批評,德國不該將文物全數歸還奈及利亞,並指出貝寧王國在16世紀時也參與洲際奴隸貿易,就某方面來說,貝寧青銅器是一種「血腥金屬」[同註5];而瑞士學者Brigitta Hauser-Schäublin也持類似觀點,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德國政客努力掩蓋了貝寧青銅器背後的血腥歷史。這些青銅器是靠著堆積如山的屍體和裝滿奴隸的船,才得以出現」[註6]。同時,Hauser-Schäublin認為德國決定要歸還文物的速度「出奇地快」,懷疑德國與奈及利亞於能源行業的商業往來,是一切的催化劑。且不論這些學者的言論是否過於武斷,都讓這個看似成功的文物返還故事增添了爭議成分。   文物返還的未來,走向何方? 隨著文物返還議題一路發展,除了廣大支持者外,也開始出現不一樣的聲音。就上述案例而言,筆者僅提供另一種思路,至於文物返還到底是對是錯,還有待眾人進一步討論。然而,政府或博物館方均應深入並擴大研究殖民政權及其歷史,以避免單純為了彌補過錯而進行歸還,否則可能讓富有文化及教育意涵的事件淪為一場政治作秀。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 註釋1:French Museum Will Return ‘Talking Drum’ to Ivory Coast 註釋2:參照法案正文第3點Keeping and inspection of collections 註釋3:秘密會談及英國官方的回應均為英國衛報引述自希臘taNea日報的消息。 註釋4:梵蒂岡也稱這一舉動是教宗向雅典和希臘東正教大主教伊羅尼莫斯二世(His Beatitude Ieronymos II)的「捐贈」。 註釋5:文中作者整理了對於文物返還的反對意見,諸如歸還文物的行徑是否符合歷史正義與道德義務等,礙於篇幅所限,請有興趣的讀者閱讀下列文章。 註釋6:該文於2023年1月發表在法蘭克福匯報(FAZ)的時事評論欄中。
2023/03/10
準備環遊世界看展嗎?2023年新開幕博物館精選
準備環遊世界看展嗎?2023年新開幕博物館精選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邁入新冠疫情爆發後的第三年,各國陸續恢復常軌,多間籌備已久的博物館將在2023年盛大開幕──從亞洲、美洲到歐洲,新館舍如火如荼地準備將最精彩的藏品展示給全世界。以下精選3間新博物館,快一探究竟!   重現古文明的輝煌!大埃及博物館全球注目 歷時20年籌辦與創建,埃及開羅「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 (GEM))終將在今年竣工。這座博物館從「內」(館藏)至「外」(設計)皆受到高度關注。由愛爾蘭、德國和日本的設計公司統籌,博物館建築以金字塔做為靈感,垂直又倒立的三角拼湊出主體,延續千年的史詩感。 「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 (GEM))預計在2023年開幕,國寶級的藏品預期將掀起朝聖炫風。(AshyCatInc.,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進入博物館,多達87尊埃及列王及神祇的雕像在大型階梯兩旁迎接觀眾到來。走到盡頭,則是埃及古文明最著名的法老之一——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雕像,高聳矗立於博物館中心,自信地扛起展現埃及輝煌文明的重責大任。 「大埃及博物館」館藏展示預計超過1萬件,其中近5千件藏品來自法老圖坦卡蒙(King Tutankhamun)時期,其他藏品焦點則包括33具皇家貴族的木乃伊,及具有4600年歷史的胡夫太陽船(The Khufu Solar Ship),這批國寶級藏品勢必會在開幕後掀起一波爭相朝聖的全球風潮。 是創新還是噱頭?從圖坦卡門的兩個特展看沉浸式展覽在美現況   黑人的命也是命:國際非裔美國人博物館彰顯BLM精神 同樣受到廣大矚目,「國際非裔美國人博物館」(The International African American Museum)座落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館址選在加茲登碼頭(Gadsden Wharf)正對面,該碼頭前身是美國最大的奴隸港口之一,於國際奴隸貿易高峰期,有超過100,000 名被奴役的非洲人在此抵達美國,博物館要講述的便是他們的故事──關於他們如何在靠岸後被迫展開無法回頭之路,以及後代如何透過數世紀的抵抗,爭取自由與平等。 「國際非裔美國人博物館」的「跨大西洋畫廊」(The Transatlantic Gallery)為觀眾提供了沉浸式的體驗,帶領他們踏上非裔美國人穿越大西洋抵美的歷史之旅。(© The International African American Museum)   為了展開一篇篇不為人知的故事,該館展示將使用數位互動,並以「家族歷史中心」邀請觀眾前來追溯家譜,將數百萬非裔美國人的故事延續下去。這座博物館成立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可說是「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後極為重要的里程標誌。館方近期宣告將在2023年6月27日正式開幕。   食色性也?紐約性博物館的邁阿密分館 另一方面,紐約著名的「性博物館」(Museum of Sex)將於春季在邁阿密開設分館。新館建築由挪威設計公司 Snohetta 領銜設計,將一座總面積約32,300 平方英尺大的倉庫改建成博物館。 「性博物館」邁阿密分館將於今年春季敞開大門,延續紐約本館對展示和探討人類性行為文化意義的宗旨。(Courtesy of The Museum of Sex and Snøhett) 「性博物館」邁阿密館首檔展覽為日本藝術家空山基(Hajime Sorayama)的作品展,藏品焦點為與多家時尚品牌合作而受到廣大矚目的「性感機器人」雕塑 。(©Hajime SorayamaCourtesy of NANZUKA)   「性博物館」成立於2002年,至今已推出40多檔展覽,致力於展示和探討人類性行為的文化意義。邁阿密分館的開設,標誌著館方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計畫,首檔展覽將呈現日本藝術家空山基(Hajime Sorayama)的作品,展品焦點包括四件超過9英尺高的「性感機器人」雕塑,這批作品在近期通過與Dior和The Weeknd等時尚品牌的合作而獲得高度矚目。 新分館的另外兩項開幕展分別為「現代性行為:100年的設計與體面」(Modern Sex: 100 Years of Design and Decency)和「超級樂園:情色嘉年華之旅」(Super Funland: Journey into the Erotic Carnival),前者爬梳了1920 年代至今性產品設計和行銷的限制,如何產生在文化和社會上的影響;後者則是一個基於羅馬酒神狂歡季的沉浸式裝置,帶給觀眾身歷其境的體驗。 自然本色色:生態藝術策展中的性史書寫 這三座博物館的開幕將帶給博物館界什麼樣的影響?一起拭目以待吧!   執行編輯:郭冠廷
2023/03/09
整個美術館都是我的遊樂場!挪威新國家美術館體現北歐教育理念
整個美術館都是我的遊樂場!挪威新國家美術館體現北歐教育理念
作者:羅苡瑄(旅居歐洲之平面設計師) 你對挪威的印象是什麼呢?是難得一見的極光,還是峽灣之國?挪威首都奧斯陸於2022年6月11日開設了全北歐最大、最新的藝術博物館——挪威奧斯陸新國家美術館(Nasjonalmuseet,下簡稱新美術館),成為前往北歐國家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挪威新國家美術館外觀,建築設計強調永續精神,打造會呼吸的建築。(Credit: Nasjonalmuseet, the National Museum / Iwan Baan)   會呼吸還會長皺紋?環保永續的新美術館 新美術館由挪威國立美術館(The National Museum)在2003年至2005年前後整併多間館舍成立[註1],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可追朔至1836年,收藏挪威發展史上各項重要作品。目前,新美術館蒐藏許多知名的作品,包含鎮館藏品——孟克《吶喊》。該館的親子藝術與大眾美學教育,也將透過北歐簡約設計風格的館舍建築、藝文企劃、體驗設計逐一落實,致力於邁向指標性的新興美術館。 挪威畫家孟克的展覽廳。(Credit: Nasjonalmuseet, the National Museum / Iwan Baan)   新美術館由德國建築師Klaus Schuwerk和Jan Kleihues設計。一如北歐國家支持的環保永續精神,「盡可能使用再生資源」是新美術館的建築原則。例如:採用橡木、青銅和大理石等堅固且天然材料建造,讓建築物如同有機物一般,會隨時間流逝產生自然的紋理變化;另外,建築也透過低碳水泥、回收鋼材,搭配特殊建築結構並結合海水,以達成室內的氣溫控制。與當今建築標準相比,新美術館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50%以上,達成生態永續目標。   學習的動力,從遊戲開始! 「讓藝術接觸所有人群、讓藝術為我們生活的社會與時代發聲」(To make art accessible to each and everyone. To reflect society and the era in which we live.)作為新美術館的目標,然而,其也面臨重大的挑戰——新美術館館藏超過40萬件藏品,有別於季節性、主題性展覽,國家級美術館之常設展多蒐藏各年代、各種不同型態的藝術作品,多達5000多件的精選作品、陳列80逾個展廳,也許大人有耐心欣賞,但該如何引起兒童的興趣呢? 亞洲教育強調標準答案;西方教育則重視每個想法都是有價值的,北歐教育主張從「意願學習」為出發點,相較於在館內另闢「兒童藝術中心」、「親子基地」劃分受眾的傳統作法,新美術館以「整個美術館都是孩子的遊樂場!」為理念進行規劃,倡導先讓孩子喜歡這個場域、拉近與藝術的距離,再進而欣賞並瞭解每件作品。   每個角落,都是藝術遊樂場 為貼近「藝術遊樂場」的理念,新美術館從尋常展廳「長椅」下手,將其側邊加裝凹槽,規劃各式各樣與作品概念結合的「親子互動玩具」。例如,《孟克》展間呼應藝術家擅長運用強烈線條、色塊等元素,表現誇張造型的繪畫風格,特別設計了極簡形狀的高彩度積木;而放置人體立體雕塑作品的展間,則準備趣味五官的石膏玩具;亦在繪畫作品展間,提供透明色彩版與數位繪圖板,讓觀眾現場作畫、探索遊玩。透過與展間主題融合的互動玩具,大小朋友可以一起用不同角度欣賞藝術品,並沈浸在美術館空間之中。 展覽空間的長椅側邊,設置親子互動玩具,提供親子觀眾遊憩和發想。(Credit: Nasjonalmuseet, the National Museum / Ina Wesenberg) 針對每一個展廳主題,館方設計各式各樣型態的創意互動玩具。(羅苡瑄 攝影) 展間設置的透明色彩版裝置,兒童可觀察版子重疊的光影、色彩變化。(Credit: Nasjonalmuseet / Ina Wesenberg)   除此之外,另有孩子專用的「美術館地圖」,指引當前親子活動、兒童專屬繪畫空間、藝術工作坊的位置,亦可沿著地圖抵達將繪本化為現實空間的奇幻房間,讓親子觀眾躺在樹下的懶骨頭,一邊聆聽著展間環繞的森林聲音、一邊閱讀繪本,認識挪威童話故事中的生物,進入想像力的無限世界。 收藏繪本作家Theodor Kittelsen等人作品童話繪本室,打造擬真世界讓孩子盡情玩耍。(Credit: Nasjonalmuseet / Børre Høstland)   由你決定該如何玩美術館! 期望讓藝術接觸所有人群的新美術館,對於兒童藝術教育不遺餘力,打破空間限制,突破傳統博物館的窠臼思維,將兒童空間與親子藝術教具融入於美術館各處,以此落實北歐教育理念:讓孩子自由探索、自在遊玩、自己決定。館方不定義標準答案為何,使觀眾擁有了高度的參觀自主權——「我的美術館,由我定義怎麼玩!」。   執行編輯:葉家妤、郭冠廷 註釋1:2003年至2005年,挪威國立美術館(The National Museum)前後整併了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工藝美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Arts and Crafts)、建築博物館(the Museum of Architecture)、當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而後成立挪威奧斯陸新國家美術館(Nasjonalmuseet)。
2023/02/27
徜徉於旋律之中!音樂處方箋的療癒三重奏
徜徉於旋律之中!音樂處方箋的療癒三重奏
作者:蕭茜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所碩士) 近年,「社交處方箋」[註1]於歐美地區迅速發展,國內也跟進趨勢,由藝文機構率先推動。社交處方箋主要針對因社會和感情需求影響其幸福感、或具慢性疾病之病患,藉由醫護人員開立「處方箋」,再透過媒合者[註2]將病患轉介至非醫療資源,以提供病患整合性、個人化與在地化支持與服務。其中,失智症族群即是處方箋主要的服務對象之一。 因應不同參與者生命經驗,社交處方箋也衍生出多元種類。例如:藝術處方箋、博物館處方箋、運動處方箋等。音樂作為一種無國界的藝術型態,也成為處方箋項目之一,蓬勃發展。 失智者的音樂饗宴!國家交響樂團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推出「音樂會處方箋」 究竟,音樂處方箋有什麼特色呢?研究指出,音樂有助於人們促進身心靈的完善、減緩疼痛與壓力、表達內心感受、增強記憶力和溝通等能力。音樂處方箋的形式豐富,除了能以音樂會呈現,也可藉由工作坊、合唱團等,打造出最符合參與者需求的課程,帶來療癒效果,並開放大眾參與,將效益最大化。以下將介紹三個針對失智症族群的國外案例,說明音樂處方箋發展現況:   失智友善的音樂工作坊:利物浦愛樂樂團Music Mondays Music Mondays是利物浦愛樂樂團(Liverpool Philharmonic)社會處方計劃的一部分,2022年3月於利物浦愛樂音樂廳開始辦理失智友善音樂工作坊,邀請失智者、照顧者及利物浦市區成年人共同參與。工作坊以主持人及小型室內樂團互動表演的形式,透過輕鬆、有趣且安全的環境,讓參與者欣賞音樂,活動前45分鐘開放入場,演出長度大約落在一個小時左右,並提供免費的咖啡或茶,鼓勵參與者進行交流,克服情緒低落與孤獨感。   唱歌和社交的療癒力量!加拿大Voices in Motion合唱團 2017年,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的心理學系、社會學系、音樂系和護理系合作研究「參加合唱團對失智症者的影響」,成立Voices in Motion合唱團以實施「唱歌社交處方箋」,邀請老、中、青共同參與合唱團,協助失智者與他人進行社交聯繫,期待能達成增加幸福感、減輕壓力等,減少醫護人員與照顧者的壓力和負擔。 合唱團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合唱指揮進行平日練習,每星期提供四個練習時段,每學期結束時都會舉辦一場公開音樂會,2022年5月15日合唱團便與三人組民謠團體West My Friend、維多利亞市駐場藝術家歌手Kathryn Calder合作,在Alix Golden Hall舉辦一場聯合音樂會。 加拿大Voices in Motion致力招募年輕世代,與失智者共同參與合唱團,以「唱歌社交」的方式打破失智症圍繞的恥辱感。(Credit: Voices in Motion)   失智者的專屬音樂歌單:諾朵夫羅賓斯音樂治療中心 英國諾朵夫羅賓斯音樂治療中心(Nordoff Robbins)號稱英國最大的音樂治療慈善機構。其中,專家藉由(1)唱歌(2)聆聽音樂(3)播放專屬歌單等三種方式,幫助失智者緩解焦慮、解鎖記憶並減少孤獨感,協助人們重新獲得認同感,營造被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感覺。 音樂治療中心提供的專屬歌單歌曲,以歌劇詠嘆調(operatic arias)、二重唱(duets)、古典曲調(classical tunes)和一些大家熟悉的歌曲為主,盡量符合失智者的期待,並具個人化、客製化的特色,使音樂與失智者的生命歷程產生更多連結,讓他們在聆聽的過程中獲得共鳴。 諾朵夫羅賓斯音樂治療中心是英國最大的音樂治療慈善機構,多年參與社會處方箋,並透過音樂專家促進及改善人們身心健康。(Credit: Nordoff Robbins)   從上述案例中,可發現音樂處方箋參與對象擴及失智者、照顧者、兒童及青少年,為參與者提供多種音樂活動的選擇,鼓勵人們從中獲得社交經驗,並包含個人化的選項。藉由音樂搭起橋樑讓不同世代進行交流,產生意想不到的火花,一方面使失智者刺激大腦、一方面青少年可經由參與活動,對於失智症有正面瞭解並減少誤會,達成雙贏結果。 國外社交處方箋發展至今,致力於以更開放的方式讓大眾參與,無論醫生、媒合者或照顧者,都能透過機構找到合適的處方箋活動。目前國內許多藝文場館也陸續搭上社交處方箋的列車,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快樂處方箋」、國立臺灣博物館「失智友善博物館處方箋」、中央研究院與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歷史文物陳列館合作推動的「社會處方箋」等,皆從長者的思維出發,選擇貼近其日常生活的主題辦理活動,並著重彼此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期待未來不論音樂廳、博物館或其他藝文場所,均秉持改善參與者健康並提升生活品質之共同目標,共同深耕與推廣社交處方箋。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1:英國政府為降低醫療保健費用的財政負擔、減輕全科診所看診壓力、解決健康資源分配不均問題,並擴大原先醫療從業人員所能提供的服務範圍,近年推動「社交處方箋」,多運用於因社會、感情需求或孤獨而影響其幸福感、或具有慢性疾病的病患。實際進行方式先藉由家庭醫生、前線醫療保健從業人員、照護人員等開立「處方箋」,再透過媒合者[請見註釋2]將病患轉介至社區地方組織、社區企業或自願團體組成的非醫療資源,包含:藝術、音樂、閱讀、教育、廚藝、運動、園藝等,提供病患整合性、個人化及在地化的支持與服務。其中,失智症族群即是處方箋主要的服務對象之一。 註釋2:媒合者(link worker)透過與病患一對一、面對面的對談與接觸,為其設計客製化的解決方案,一起研擬屬於患者的社交處方箋,並負責將其轉介至非醫療資源,以改善病患的健康和福祉。
2023/02/27
有毒世界,歡迎光臨!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特展《毒》探索毒之趣味
有毒世界,歡迎光臨!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特展《毒》探索毒之趣味
作者:劉怡辰(自由作者) 日本東京的國立科學博物館(下簡稱科博館)於去年底推出特展《毒》(2022/11/1—2023/2/19),本展由科博館研究團隊率領,結合動物學、植物學、地球科學、人類學、理工學等跨域視角,透過圖文展版、雕塑模型、動畫影片、實物標本等多樣豐富且具象化的教育展示設計,深入淺出地帶領觀眾一起揭開「毒」的神秘面紗,並預計今年3月18日於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館展開巡迴。 展場遠景。展覽深入淺出且充滿趣味的展示內容,吸引多元族群與年齡層的觀眾到館參觀。(劉怡辰 攝影)   本次展覽內容共分五大展區,依序為「歡迎光臨毒的世界」、「毒的博物館」、「毒與進化」、「毒與人類」、「讓我們好好跟毒共存吧」。 展覽的開端「歡迎光臨毒的世界」,將毒定義為「對包含人類在內的生物體,具傷害性的物質」,並透過簡明的圖文設計搭配影片動畫,帶領觀眾一探毒素如何在體內作用,達到致命效果。緊接著踏入第二展區「毒的博物館」,玻璃櫥窗中陳列的各式有毒的動植物標本,以及展台上巨型生動的雕塑,則讓觀眾得以親眼目睹「毒」如何存在於自然界。其中,展覽也特別指出日常可見的動植物中,毒素特徵與作用,使觀眾得以避免食用或接觸中毒。 「毒與進化」展區則說明「毒」如何作為自然界進化的催化劑,讓生物得以因應生存危機,進行抵禦。例如海蛞蝓會透過食用有毒生物,將對方身上的毒佔為己有,作為自身防禦的秘密武器。 「毒的博物館」展區中,以實物展示結合文字解說,說明日常中可能接觸或誤食的有毒根莖葉類植物,並描述食用後會引發的中毒症狀,讓觀眾得以由知識為根基,在生活中避免中毒。(劉怡辰 攝影) 被蜜蜂蜇傷後會有多痛呢?展場中引用美國昆蟲學家Justin O. Schmidt獲搞笑諾貝爾獎的《施密特蟄傷疼痛量表》內容,搭配蜜蜂標本與圖畫設計展示,讓觀眾能夠感同身受中毒後的疼痛感。(劉怡辰 攝影)   除了自然科學的切入視角,展覽中也結合人文研究觀點。第四展區「毒與人類」爬梳從古至今人類與毒的複雜關係,探討毒在人類歷史上的意義。如結合科博館館藏的人骨研究,以人體雕像復原江戶時代的女性模樣,呈現當時為追求白色肌膚的審美價值觀,使用具有毒性的鉛白粉上妝後的容貌,引導觀眾思考毒與人類歷史的交互作用。 展覽尾聲「讓我們好好跟毒共存吧」展區,則以全球暖化等氣候生態議題,邀請觀眾反思人類活動如何造成有毒生物的擴散與新毒素的產生,並藉此探討人類在當前的「有毒世界」中,應該如何積極面對和生活。 「毒與人類」展區,科博館針對自身館藏的人骨進行研究,透過人體雕像復原江戶時代以具有毒性的鉛白粉上妝後的女性容貌,並探討「毒」與人類歷史的關係。(劉怡辰 攝影)   另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特展科博館活用跨界行銷,與日本知名趣味動畫《秘密結社鷹の爪》合作,宣傳影片以妄想藉由各種方式征服世界的秘密組織「鷹の爪」為主角,搭配特展主題,設定角色們籌劃用「毒」作為武器征服世界,因此全員造訪特展《毒》展開調查,以角色圖像與對話框的方式現身於展覽解說版上向觀眾介紹內容。語音導覽方面,也邀請擔任《咒術迴戰》、《我的英雄學院》等人氣動漫配音的知名聲優中村悠一錄製。透過與大眾文化的跨界合作,不僅為展覽增添趣味,也由此觸及更廣泛的觀展群眾。 館方與日本動畫《秘密結社鷹の爪》合作,根據角色設定與故事線,串連線上影片宣傳與線下展場展示,帶領觀眾跟著鷹の爪團一起認識有關「毒」的知識。(影片截圖) 展場中《秘密結社鷹の爪》角色現身於圖文解說展板上,透過趣味對話引導觀眾認識日常生活中可能會接觸到的毒。(劉怡辰 攝影)   特展《毒》融合自然科學與歷史人文觀點,說明毒與生物環境、人類生存之間的關係,嘗試引領觀眾踏出「毒聽起來好可怕!」的未知恐懼,從中以知識作為根基,認識「有毒」的自然世界並學習如何安然生存其中。有別於學校教科書的平面文字說明,此展趣味多元的展示方式,充分彰顯了博物館作為體制外學習場域的積極意義。   執行編輯:郭冠廷
2023/02/25
「我們不只是戰士」德國海塔布維京博物館重現多元維京文化
「我們不只是戰士」德國海塔布維京博物館重現多元維京文化
作者:王郁婷(德國萊比錫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步入位於德國北部與丹麥邊界的海塔布維京博物館(Wikinger Museum Haithabu),數座木造房屋臨水而立,屋外綠草如茵,放養著牛羊。然而這裡並非尋常小鎮,而是由考古學家根據研究成果,等比例重建的千年前維京聚落。 沿著聚落向外走,可見隆起的綠色土丘與磚牆綿延數十公里,這裡曾是十世紀丹麥面對南方敵人的軍事最前線Danewerk,守衛著其後繁華富庶的貿易港灣Haithabu。Danewerk防禦工事和位於Haithabu的維京貿易站因其完善的遺跡保存、多樣豐富的出土文物,提供8至11世紀不同文化、經濟交流與社會發展的特殊證據,於2018年6月30日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結合Danewerk的防禦系統,維京國王控制著北海和波羅的海之間的邊境和狹窄的陸橋。Haithabu位於波羅的海一側,建有可供大型商船停泊的港灣和超過1500平方公尺的倉儲、貿易平台。(王郁婷 攝影) 透過多媒體立體投影,呈現Haithabu自8世紀建成,到11世紀被燒毀的多次城市擴張、損毀與重建。(王郁婷 攝影) 世界遺產介紹影片-YouTube   戰士之餘,維京人的精緻工藝與日常 海塔布維京博物館建於考古遺址旁,分為重建的露天展區和室內文物展區,展示內容包含:Haithabu的聚落規劃與變遷、墓葬出土文物,以及從港灣裡打撈出的船隻殘骸。值得一提的是,在彩色玻璃珠、貴金屬裝飾等文物旁,均有根據考古成果,還原十世紀前繁複精巧工藝技術的影片。透過展示日常生活、精緻技藝等社會和經濟層面細節,並定期舉辦相關傳統手工技藝工作坊,博物館希望能翻轉大眾普遍視維京人為「驍勇戰士或精悍海盜」的刻板印象。 維京人的桌遊,遊戲由精緻的彩色玻璃與石頭製成,顯示當時維京人的精湛技藝。(王郁婷 攝影) 船艦大廳展示了維京船隻的殘骸與重建樣貌,這曾是千年前世界行駛速度最快的船。(王郁婷 攝影)   以傳統工法,重建維京聚落 Haithabu維京遺址於二十世紀初被發現,一百多年來經過多次考古調查,期間曾因戰爭而中斷,所幸文物、遺跡完好保存。根據考古研究成果,數座維京木造房屋以等比例重建於發掘原址,並在2006年夏天開放參觀。維京聚落的重建過程採用當年維京人的傳統工法,全程不使用鋸子,而是一斧一鑿將原木修整成建材。2017年,考古挖掘於露天展區旁重新開始,現場並設有訪客區,讓參觀者不只靜態的觀看博物館內的研究成果,也能認識考古現場和墓葬文物出土的實際過程。   維京聚落木屋內,重現維京人的鞋匠工坊和羊毛紡織工坊。(王郁婷 攝影) 以史為鏡:考古學的21世紀永續實踐   配合季節變化,體驗千年前的維京生活 十世紀前的維京人依照自然變化作息,海塔布維京博物館也配合四季,調整展覽與活動。筆者參觀時正值夏季,可見草地上奔跑的羊群、特別裝扮的維京商人和工匠親切地招呼叫賣,以及正在學習拉弓射箭的孩子。 海塔布維京博物館重現當時Haithabu的日常生活。(© Stiftung Schleswig-Holsteinische Landesmuseen) 夏天時,維京聚落外圍放養著斯庫德和瓦拉亨綿羊(Skudden und Walachenschafe),這兩種古老的綿羊非常接近當年維京人飼養的品種。瀕臨絕種的斯庫德綿羊原產於波羅的海地區。(王郁婷 攝影)   到了冬天,館方也會邀請觀眾體驗維京人的傳統——漫長冬夜裡,聚集在溫暖的壁爐旁、品嚐大餅和蘋果酒,同時聆聽北歐傳奇故事和維京時代的軼事。若想瞭解Danewerk和Haithabu歷史遺跡的整體結構和考古狀況,也能向博物館申請一小時的踏青導覽行程,一探維京王國最南界曾經的強盛與繁榮。 古德倫的旅程—穿越偉大維京國王藍牙哈拉爾的王國-YouTube影片 簡介為了讓兒童更好瞭解維京文化,這部無對白動畫從小女孩的視角,講述她傳奇國王藍牙哈拉爾(King Harald Bluetooth)從Haithabu經Danewerk到達Jelling的故事。短片由漫畫家Bjørk Matias Friis創作,Danevirke博物館、海塔布維京博物館和丹麥維京世界遺產Kongernes Jelling聯合製作。影片輪播於海塔布維京博物館的電影廳。   重現多元面向的維京文化 據歷史記載,Haithabu於1050年至1066年間被毀,也曾多次被征服。這裡有過戰爭,也曾有來自各地人們和平富足的生活。透過呈現考古現場與文物、忠實還原維京人的工藝、建築和日常風景,海塔布維京博物館期望觀者能從更多元的面向,瞭解維京文化及Haithabu的歷史意義。 維京人不只是戰士,他們也是工匠、商人或牧民;Haithabu不只是貿易站,更是丹麥國王重要的經濟來源、以及基督教傳入北方的據點。作為早期的中世紀大熔爐,各色各樣的文化和人們在此交流思想、進行交易。千年前的維京人曾在這片土地上活過,千年後,他們的形象經由考古研究與博物館規劃再次鮮活。   執行編輯:郭冠廷
2023/02/24
一趟「光」的感知旅程: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來點光吧》特展
一趟「光」的感知旅程: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來點光吧》特展
作者:陳安(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生活中,「光」無所不在,我們常常習慣它固有的形態,而忽略其多樣化的本質。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下簡稱兒美館)《來點光吧》特展於2022年12月21日正式開幕(展期至2023年3月5日),匯集錄像、繪畫、互動裝置、STEAM工作坊等作品與活動,帶領觀眾探索光的可能性,沈浸於一趟與「光」對話的感知旅程。   藝術家與兒童共創的「光」 不同於嚴肅寧靜的白盒子空間,兒美館充滿歡聲笑語,以及穿梭於各件作品中的身影。在作品《非線性科學:混沌》前,兒童開心地拿著手電筒在展牆上畫畫,藝術家蔡宜婷將展場打造為大型「光畫布」,透過感光原理記錄光的軌跡,兒童也可使用如畫筆般的紫外燈光源,一同在展場中以「光」創作。 藝術家蔡宜婷《非線性科學:混沌》以馬達、紫外光、變色漆製作「光」擺錘裝置,呈現光在時間中的流動軌跡,並提供小型的擺錘與手電筒予兒童創作。(陳安 攝影)   飛人集社劇團的劇場裝置中,更是上演一齣由兒童自創的光影好戲。《長大的那一天》以懸吊紙偶於彩繪紙幕上的影子進行戲劇展演,兒童操作著各式紙偶,覺察光影的遠近與大小關係時,也以「光」來說故事。這趟探索光的旅途,藝術家打破作品與兒童間的藩籬,邀請兒童一同運用「光」創作,共創充滿光的藝術空間。 飛人集社劇團於美術館空間搭建「光影戲」劇場互動裝置,兒童可使用劇團準備的紙偶,在裝置中以光影創作與展演故事。(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策展思維,以互動為主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兒童美感教育與藝文扎根為發展目標,期待兒童在展覽中不只是觀看作品,更能與作品互動,進而激發想像、探索自我。因此,展覽互動性是兒美館重視的面向。 來創作實驗場「洞」一動!臺灣兒童藝術基地盛大開幕 本特展除了展出具有參與性的互動裝置外,其他作品也以不同方式與兒童對話。王雅慧《二十億光年的孤獨》利用「自導式教具」,帶領兒童和錄像中的光互動,透過不同視角觀看作品,對夜光產生更多想像;王博彥《薩烏達得》紀錄旅行途中的多樣光景,並鼓勵兒童於作品旁的繪圖區畫出記憶中的景色,探索光的繽紛色彩;謝佑承《有燭火的靜物》則邀請兒童移動展台上的物件,觀察光影的虛實關係。 藝術家王雅慧從其作品《二十億光年的孤獨》中的「星座盤」意象出發,設計「自導式教具」,讓兒童可從多元視角探索城市中的夜光,連出屬於自己的星座盤。(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藝術家謝佑承《有燭火的靜物》在展台設置不同燭火物件,邀請兒童移動、擺放,觀察物件在投影下的光影變化。(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靜態作品如李屏宜《海港燈塔》、《花蓮大橋》以兩幅木刻版畫的「鏡像」創作,呈現家鄉花蓮的夜光漸變,引導兒童想像夜景的不同色彩;館內典藏之作——劉國松《中秋月》更翻轉人類的習慣視線,邀請兒童成為太空人,從宇宙遙望月球與地球的景象。 展牆上的作品解說亦跳脫直述型的知識傳遞,藉由提問、邀請、鼓勵等口吻,引導兒童與作品互動,激發對藝術的好奇與思考。展覽尾聲特別設計「拼字遊戲」,兒童可選擇不同的詞語詮釋光的定義與形象,反思光與自身的連結。 展覽以兒童熟悉的「拼字遊戲」作結,藉由不同詞語組合的詮釋,打開對光的更多想像。(陳安 攝影)   光之探索:從未來出發! 為了打造更多元的藝術展演與教育空間,未來兒美館將遷至位於桃園青埔的新建館舍,特展也連結此發展,與自造教育團體合作規劃STEAM工作坊,讓兒童化身城市建築團隊,想像城市有著什麼樣貌?建築如何安排於城市空間?當中的「光」會以何種姿態呈現? 工作坊中,兒童透過團隊合作,製作新建館舍、房屋等不同紙模型建築,並學習如何運用石墨導電原理,以「光」點亮夜晚的城市空間,打造一座想像城市,漫遊在「美術館的未來夜景」中。   兒美館將STEAM工作坊的成果作品展示於特展中,兒童可從中探索城市與光的關係。(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來點光吧》特展透過不同作品呈現光的豐富樣貌與姿態,而兒童在展覽中不僅是一名觀眾,更是一位參與創作的小小藝術家!感知光、創造光,並展演光,以「光」訴說自己的故事,開啟對光和藝術的想像與對話。   執行編輯:郭冠廷
2023/02/18
來博物館當偵探?這些實境解謎遊戲等你來挑戰
來博物館當偵探?這些實境解謎遊戲等你來挑戰
作者:林琮穎(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計畫助理) 走入博物館展間,其中卻暗藏謎題…你體驗過博物館實境解謎遊戲嗎? 為促進大眾的學習動機和館舍參與,近年國內博物館與藝文場館逐漸和業界專業團隊協作,導入商業市場蔚為風潮的解謎與密室逃脫等遊戲,開發以「實境解謎遊戲」為基礎的展示與教育活動。本文依據遊戲形式初步分類,介紹目前常態開放遊玩的博物館實境解謎遊戲[註1],希望讓讀者以嶄新視角體驗博物館與展覽,成為享受假期的新選擇!   室內OR戶外?活動場域任君挑選 想要一邊參觀展覽、一邊解謎?大多數博物館的遊戲場域,皆為自身展場及特色空間。例如世界宗教博物館《未竟之旅》即善用館內展場,為了解謎,玩家需穿梭在各個展廳找尋線索,體驗一趟館內旅程。 世界宗教博物館《未竟之旅》遊戲中玩家於展場解謎。(聚樂邦 授權)   只在館內不太過癮?也有博物館將遊戲場域擴大至館外園區及周遭街區、城區,滿足玩家四處闖關的靈魂。如: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海港狂搜26小時》結合館內展覽與基隆市區的數個景點,為你規劃半日的基隆港大冒險;國立臺灣文學館《小封神藏寶圖》的遊戲範圍則擴及臺南市區的多處廟宇及古蹟地景,解謎之餘還能探索府城美食,何愁破關後的慶功宴呢?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海港狂搜26小時》遊戲中,玩家走出館外的基隆市區找尋線索。(聚樂邦 授權) 國立臺灣文學館《小封神藏寶圖》遊戲網頁主視覺。(國立臺灣文學館 授權)   APP與實體道具包,解謎載體各有所好 面對一道道任務與難關,又要如何解謎?目前大部分遊戲皆使用手機的專屬遊戲網頁或APP,並結合展示內容與展品獲得線索。例如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塵封的敘事詩》與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經濟歡樂送》。也有遊戲除了手機外,更提供實體道具包,國立臺灣博物館的《諾亞計畫》玩家便需善用手邊擁有的多個線索,才能順利找到謎底、破解關卡。 國立臺灣博物館《諾亞計畫》實體解謎盒,其中包含手冊與道具。(國立臺灣博物館 提供)   不愛團體組隊,也能單刀赴會 上述遊戲勾起你的探索慾,想揪團體驗了嗎?部分遊戲鼓勵玩家組隊前往,在過程中享受團隊互動合作樂趣,例如奇美博物館的《穹頂計畫》三部曲,即限制需3人以上才能遊玩。同時,為了兼顧單獨觀眾,也有遊戲1人即能成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探索科博尋寶趣》APP[註2]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推出的多款遊戲,都能讓你獨自享受看展好時光,又能增添腦力激盪的趣味。 奇美博物館《穹頂計畫III末日慶典》玩家解謎情境。(聚樂邦 授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探索科博尋寶趣》APP中,有多款結合個展廳的遊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   疫情來也不怕!線上環景助你解謎 因為疫情,無法到現場嗎?近年博物館也善用線上博物館與展覽環景系統,結合遊戲介面,發展線上實境解謎,如林本源園邸《仙旅其園》,讓玩家能利用環景系統參觀園區,搭配手機APP解謎。 林本源園邸《仙旅其園》遊戲結合林本源園邸的線上環景系統,提供線上解謎新選擇。(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 授權) 疫同劇場解謎無邊界:「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活動評析    不再只是觀眾!選個遊戲,出發解謎 實境解謎遊戲融合實體場域及解謎特質,與博物館強調的學習與互動經驗,在本質上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除了上述介紹的遊戲之外,也有許多博物館舉辦短期的遊戲活動。即使你對這些博物館具有一定熟悉度,也能試著透過解謎,獲得「不只是觀眾」的特殊博物館經驗! 館舍 遊戲名稱 遊戲期限 人數 載體 國立臺灣博物館 諾亞計畫 2023/12/31 2-5人 手機遊戲網頁、實體道具包 國立臺灣文學館 ○ 小封神藏寶圖系列(臺南限定) ○ 文學偵探事件簿:怪盜懶雲(彰化限定) 不限 不限 手機遊戲網頁 ○ 山水亭的文學客 手機遊戲APP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 塵封的敘事詩(分為初、進階版) 預計至2023/6 不限 手機遊戲APP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探索科博尋寶趣(APP中有多款遊戲) 不限 1人 手機遊戲APP 探索科博尋寶趣—協力解謎(APP中有多款遊戲) 不限 2-4人 手機遊戲APP、實體道具包 16歲的生日禮物 不限 3-6人 實體道具包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 海女養成班 ○ 航海家回憶錄 ○ 海科王的寶藏 不限 1-3人 手機遊戲網頁、實體手冊 奇美博物館 ○ 穹頂計畫 ○ 穹頂計畫II 潘神之子 ○ 穹頂計畫III 末日慶典 至2024/6/30 3-6人 手機遊戲網頁、實體道具包 世界宗教博物館 未竟之旅 至2023/12/31 2-5人 手機遊戲網頁、實體道具包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海港狂搜26小時 至2024/4/30 2-5人 手機遊戲網頁、實體道具包 林本源園邸 仙旅其園第一章:修復仙境之旅 不限 不限 手機遊戲APP、園區720°虛擬環景導覽系統 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經濟歡樂送 不限 不限 手機遊戲APP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1:為了使有興趣的讀者能前往參與遊玩,本文以2023年2月16日截稿前常態開放遊玩的遊戲為舉例範圍。 註釋2: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開發實境解謎遊戲APP時,分為《探索科博尋寶趣》、《探索科博尋寶趣—協力解謎》,前者結合該館常設展、特展等設計多款個人解謎主題;後者則結合學校課綱及相關學習議題,設計2至4人組隊合作解謎的遊戲主題。  
2023/02/18
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永續性與健康福祉
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永續性與健康福祉
編譯報導:博物之島特約記者戴映萱、博物之島編輯室 本文編譯自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官網,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永續性與健康福祉」(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強調博物館如何作為促進永續發展的關鍵角色,並為人們與社區帶來正面影響! 本專欄將於4、5月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報導」,探討後疫情時代對身心健康的重視,和氣候、土地如何永續經營的未來展望。 博物館是促進身心健康和社區持續發展的關鍵角色!可以通過研究、教育、展覽、社區參與等多種方式,進行實踐。如:支持氣候變遷的社會運動、培育社群的包容性,到消除社會孤立(social isolation)、改善心理健康等,期待能共同創造永續性的未來。 自2020年起,博物館便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策略夥伴。在2023年度,博物館日重點關注以下三個SDGs目標:   (一)全球的健康與福祉(Global Health and Wellbeing): 致力於確保並促進各年齡層人們的健康生活,特別關注心理健康和社會孤立議題。   (二)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 積極採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遷及其影響,在北半球採取低碳做法,在南半球採取碳排放的減緩策略。   (三)陸域生態(Life on Land): 保護、恢復和促進陸地生態系統的永續利用(sustainable use),擴大少數族群領導人的影響力,並提高「喪失生物多樣性之嚴重性」的警覺心。 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官方海報。(photo by ICOM)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高漲,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紛紛從不同角度,探討博物館對永續發展的作用。展覽主題多圍繞在氣候危機,並增加提倡環保意識,同時在展場設計上別出心裁,如:推廣使用自然再生材料,以貫徹永續性的精神;教育方面,許多博物館也透過五花八門的互動教育活動,帶領觀眾預想一個沒有浪費、且能永續發展的未來。 如何在博物館實踐綠色理念?慈濟環保願行館的藝術環保教育和社區參與  順應全球趨勢,今年博物館日聚焦在永續性與健康福祉,同時響應了去年底在埃及舉辦的COP27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期望藉由串聯世界各地博物館,增加大眾對永續發展的認識,持續發揮博物館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正面貢獻。   執行編輯:郭冠廷
2023/02/16
藝術與時尚聯袂演繹的未盡之夢:東京都現代美術館「Christian Dior:夢之設計師」
藝術與時尚聯袂演繹的未盡之夢:東京都現代美術館「Christian Dior:夢之設計師」
作者/攝影:李亦晟(藝術文字工作者) 近期於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盛大開幕的「Christian Dior:夢之設計師」(2022.12.21—2023.5.28),曾先後巡展至法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英國倫敦V&A博物館、中國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等地。展覽除了回顧Dior如何成為二戰後新時尚的代名詞之外,也述說品牌創辦人Christian Dior對藝術與美的追求。包含極具代表性的New Look腰線設計及Dior花園的花卉元素皆出自其手,但較不為人知的是——Christian Dior本人實際上也相當著迷於前衛派的藝術風格,甚至還經營過一家畫廊,曾為Alberto Giacometti和Salvador Dalí舉辦個展。 1959年,Christian Dior為明仁皇太子的未婚妻美智子皇太子妃親自設計三套西式結婚禮服,圖為手稿。(李亦晟 攝影) 「Dior and Japan」展區陳列了John Galliano以葛飾北齋浮世繪《神奈川沖浪裏》為設計靈感的高級訂製服,也包含其他設計師以日本為靈感的作品。(李亦晟 攝影)   延續創辦人對藝術的重視,本展並非採取傳統式的套裝展覽,而是因地制宜與在地文化脈絡進行對話。例如「Dior and Japan」展區,陳列了一件在1953年被Dior先生命名為「日本花園」(Jardin Japonais)、以櫻花與鳥為題的禮服,其更於2017年春夏系列由Maria Grazia Chiuri重新演繹;及另一件John Galliano以葛飾北齋浮世繪《神奈川沖浪裏》為設計靈感的高級訂製服。展場中,建築師重松象平透過阿波和紙,結合青森睡魔祭(ねぶた)與障子(しょうじ)等日式藝術/建築所使用的糊紙技法,呈現出極具日式美學的空間,另一方面,此種策展手法也可做為影像投影的底襯來製造視覺上的流動感,並藉由質樸的寧靜之美協調不同時期與風格的設計語彙。 建築師重松象平打造出從地板延伸至到天花板的大斜坡,配合頂部的鏡面創造出超乎日常的視覺透視效果與多層次美學。(李亦晟 攝影)   攝影師高木由利子富有詩意的作品,也是特展的亮點之一。她在巴黎逗留數週期間拍攝近120件Dior時裝,捕捉品牌獨有的戲劇性剪裁與廓形。慣以各種方式探索人與衣服之間關係的高木由利子說:「聽說Dior先生喜歡花,所以我想到了使用西洋的束花與日本的切花,創造出在靜態之中又富有動感的影像」。「Dior’s Legacy」展區參考日式室內裝飾中常用的襖(ふすま)與垂簾(すだれ),將攝影作品放大輸出作為隔板、展示高木拍攝的歷任設計師作品。在一個空間內切割出多個單元卻又相互連貫,創造出一種複合的空間敘事,讓觀眾可以從視覺上理解Dior品牌從創辦人到繼任者所傳承的連續性。   日本巡展主視覺由攝影師高木由利子所拍攝,以富含詩意的照片在侘寂的氛圍中呈顯Dior歷任設計師的創作思維。(李亦晟 攝影)   展覽特別搭配了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典藏的7位藝術家、共16件作品一同展出。從戰前到今日,反映時代面貌的藝術品,也在展場各處與時尚設計互相呼應。「Stars In Dior」展區展出Grace Kelly、戴安娜王妃和Jennifer Lawrence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曾穿過的晚禮服,後方則展示著名藝術家Andy Warhol的三幅《瑪麗蓮.夢露》絹印版畫,並以點點光源呼應好萊塢的星光絢爛。 而以日本花園為靈感的展間,則擺放設計師從花卉擷取靈感所創作的禮服。剪紙藝術家柴田あゆみ將無數紫藤花飾紙懸掛在天花板上,搭配漂浮在鏡面的展示台上、好似層疊花瓣般搖曳生姿的裙襬,營造鏡花水月般的效果。牆上,田淵安一的油彩畫作《眠花組曲》、手塚愛子解構織品纖維又再編織而成的當代藝術作品《Mutterkuchen - 01(你有可歸之處嗎?若有的話,是巧合嗎?還是必然?》與其他畫作,使出現在洋裝與晚禮服上的立體花朵、刺繡及印花細節,伴隨柔美而鮮活的意象一同綻放於展間之中。   美術館從珍貴館藏中精選與展覽相關的作品,交織出藝術與時尚相會、如夢似幻般的場景。(李亦晟 攝影)   本次展覽通過策展人、建築師、攝影師和學藝員[註1]的不同詮釋,重新演繹Christian Dior的精神,在回首75年「歷史」同時,也勾勒出時尚設計師和藝術家那永不止息、勇於追夢的「未來」。時裝的本質做為一種藝術形式,與日式美學觀點中複雜的精神性與極簡內涵相交,創造出文化之間的獨特聯繫。本次巡展也不僅止於機構單向借展的關係,而是試圖在兩地之間覓尋一種共時性的可能與想望,期待日後抵臺的國際展覽也能以對話作為基礎,體現博物館的在地化價值與文化交流的重要理念。   本次展覽通過策展人、建築師、攝影師和學藝員的不同詮釋,重新演繹Christian Dior的精神,在回首75年「歷史」同時,也勾勒出時尚設計師和藝術家那永不止息、勇於追夢的「未來」。(李亦晟 攝影)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1:日本《博物館法》中的第四條第三及四項提及:「博物館應任用具有專業的職員為學藝員(学芸員),其為進行博物館資料的收集、保管、展示、調查研究及其他相關事項的專業職務」。與臺灣較不同之處在於:學藝員應在大學或取得相關學分,並通過文部科學省的資格認定測驗,方能取得學藝員之資格。
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