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保留運動之後 重構記憶中的樂生 深耕樂生療養院的青年樂生聯盟為深受汙名化的漢生病與病患,透過展覽再現與發聲,並與院民共同努力維護古蹟與記憶,展現豐富與強韌的生命力。

2020/02/14
閱讀數 : 1369

撰文:林琮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樂生療養院保留運動至今已十餘年,雖然保存運動的結果不盡理想,許多建築物都因捷運工程而被拆除。但青年樂生聯盟仍持續努力,除了定期打掃王字型大樓外,並爭取到為部分建築物加上鋼構保護,減緩歷史建築物毀損。樂生聯盟的訪調小組也利用目前已無院民居住的大屯舍,籌劃「病行:醫路樂生」樂生文物故事展,此展覽目前採預約制,參訪者須共同佈展才能參觀,鼓勵觀眾「動手做」展覽。

 

目前許多歷史建築物的屋頂雖已嚴重毀壞,青年樂生聯盟仍積極爭取為部分建築物加上鋼構保護,減緩其毀損(葉家妤攝)

目前許多歷史建築物的屋頂雖已嚴重毀壞,青年樂生聯盟仍積極爭取為部分建築物加上鋼構保護,減緩其毀損(葉家妤攝)

 

觀眾們協助成員佈展(葉家妤攝)

觀眾們協助成員佈展(葉家妤攝)

展覽分「入院那一天」、「在角落跟病魔掙扎的人」、「疾病檢驗」、「病史.院史.生活史」、「婚戀育兒」、「策展歷程」等六個展區。這些都是樂生青年透過口述訪談,紀錄與展現院民生命故事的多元性,讓觀眾了解院民與漢生病共處的樣貌。其中婚戀育兒展區,觀眾還可以看到過去院民談戀愛偷偷生下兒女,擔心被強制隔離,而將孩子藏在特製挑高床底下的設計。在參觀過程中,巧遇幾位在附近走動的院民,成員也邀請他們透過展覽的照片聊起過去的生活記憶。

展覽一隅—花費大筆費用挑高床底下的設計,院民只為藏匿兒女(陳佳利攝)

展覽一隅—花費大筆費用挑高床底下的設計,院民只為藏匿兒女(陳佳利攝)

其中一位院民茆萬枝阿伯,帶著參訪者觀看他繪製的樂生院區建築平面圖,以及他引以為傲的木造建築模型。樂青聯盟成員黃祿則指著一張剪報,分享茆阿伯曾帶著裝上輪子的行政大樓模型,一同為保留運動發聲。參訪者看見這些壯觀的模型,以及茆阿伯樂觀開朗的分享,也藉此想像已被拆除的建築情景,更感受到院民如何透過不同的方式,保留、重構及分享記憶中的樂生。

 

茆萬枝阿伯正在分享他的建築模型(葉家妤攝)

茆萬枝阿伯正在分享他的建築模型(葉家妤攝)


資訊來源

  • 陳佳利(2015)。漢生病人之再現與發聲:樂生博物故事館之展示建構。載於陳佳利,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頁211-242)。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 「病行:醫路樂生」樂生文物故事展展覽手冊

 

更多資訊

 

♦本篇新訊將同步刊登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內外資訊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