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鄉民的力量:當博物館遇上社群標籤 「數位策展 社群標籤 Social Tagging 策展未來學」論壇暨工作坊側記

2020/02/14
閱讀數 : 1082

撰文:黃紫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8年9月22日於北院舉辦「數位策展 – 社群標籤 (Social Tagging) 策展未來學」沙龍論壇暨標籤實驗工作坊,探討社群標籤以博物館虛擬空間平台,如何讓一般大眾參與博物館藏品的詮釋。 

城菁汝說明國際博物館運用群眾協作  (Crowdsourcing, 又稱群眾集智)  建立社群標籤,解讀收集到的詞彙可以發現文物觀點正由學術移轉到民間。相較由專業研究員設立學術關鍵字彙,一般人下的關鍵字跟生活背景有很大關係。城博士指出應讓大眾的關鍵字與研究者的關鍵字一併多元呈現。  

「偽好物-16至18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展覽策展人邱士華藉由國外STEVE 計畫說明社群標籤 (Social Tagging) 具有四項特質:情緒化字眼、看事情不太一樣 (例如將鯊魚看成海豚)、跟Tagger (下標籤者) 自己的故事有關、加諸個人經驗想像等。邱士華強調社群標籤讓藝術品與人親近,拉近和觀眾的距離。以「偽好物」展為例,原作至高無上/ 偽物無用的標準正在轉變,從仿畫可看出畫家心態、買家品味、社會氛圍,偽物帶我們看見主流外的價值,這正是社群標籤可著墨之處。  

青鳥多媒體藝術總監林俊廷則從科技面向談博物館的文化轉譯,他從古畫中發掘與年輕人產生關聯的影像,重新去詮釋古畫的現代風貌。去年中國開始談論文化創意產業,影像互動作品可以展出的地點更多元,包括了博物館、速食店、地鐵等,講者表示互動媒體的技術已純熟,更重要是轉譯文本的能力。 

高千惠教授指出當代水墨圖像與文本的連結可等同為一種社群標籤,水墨的世界觀由中國性或東方性邁向世界性,也透過新媒體趨向普及化與淺碟化。她整理出多種觀看水墨的角度,從材料、工具、史觀、人類社會學、圖案、宇宙觀、多神信仰、一神信仰等分類切入,她強調研究水墨不限於發源國家與盛行地區,可從藝術比較史與世界藝術史的角度來理解水墨。  

施承毅博士解析博物館如何運用社群標籤,說明民眾參觀博物館將不只是單向接受知識,還能積極與博物館產生對話。現場工作坊的三十名學員成為首批進入故宮書畫資料庫建立漢宮春曉圖標籤的社群,在工作坊引導下一步步從個人層次找到對資料的詮釋並建立標籤 (Tag),建立社群認同進而讓多元敘事並陳,回應不同社群的需求。

工作坊學員成為首批進入故宮書畫資料庫建立漢宮春曉圖標籤的社群,在工作坊引導下一步步從個人層次找到對資料的詮釋並建立標籤 (圖片來源:故宮教育展資處)

工作坊學員成為首批進入故宮書畫資料庫建立漢宮春曉圖標籤的社群,在工作坊引導下一步步從個人層次找到對資料的詮釋並建立標籤 (圖片來源:故宮教育展資處)

回到博物館以「物」為核心的傳統,台灣的博物館典藏系統現已大量建置文物標籤以便於分類及搜尋,而網路社群秉持開放資料的精神,不失為重現文物新價值的機會,透過網路社群交流,回歸以人為本的信仰,博物館與大眾共同發掘充滿各種可能的未來。 


資訊來源

首圖來源: Paula Rey

♦本篇新訊將同步刊登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內外資訊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