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精神障礙展演與主體發聲 《主體‧組體:I am who I am》共同策展之實踐

2019/04/07
閱讀數 : 2228

文/攝影:陳亭亘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台北市私立活泉之家組長)


作為社會教育重要機構的博物館,展覽內容有加強主流文化與意識型態之效,影響並形塑社會的觀點。然而,關於占世界總人口百分之一的精神障礙者,臺灣的博物館幾乎不曾關注這群處在社會邊緣、飽受污名與歧視的群體;而是由各個社福團體,如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持續努力透過策展,企圖與社會大眾溝通與對話 (陳佳利,2015)。社福團體如何和精神障礙者透過共同策展,來展演精神疾病議題?其敘事主體與內涵為何?以下將以2018年10月19日到22日於活泉之家展示的《主體‧組體》成果展,分析策畫展演精神障礙所面臨的課題與內涵。

 

策展主題:《主體‧組體》來自於兩個矛盾

自2012年起,伊甸活泉之家的工作人員便與會員一起討論、共同策展,希望藉由展演改變社會大眾對於精神障礙者的歧視與偏見。2018年,決定以《主體‧組體:I am who I am》為主題。我們認為每一個人都同時活在「別人的看法」跟「自己的看法」裡,期待透過這個展覽呈現精神障礙者的主體經驗,也將精神障礙者的描述權還給當事人。

策展時面臨了以下兩個矛盾,首先,當我們提到醫師、教師、身障者等身分的時候,我們通常不難聯想到某個認識的人,及某種生活方式,但,提到精神障礙者時,我們通常很難聯想到某個認識的精障者,也因此對「精障者」以及「精障者的生活方式」通常都是一團模糊的。

當我們想理解「精障者」時,常會經驗到第二個矛盾,也就是「精障者幾乎沒有聲音」。不論是精神障礙者的疾病、經驗、生活型態、平常的樣子等,這些資訊多半來自於「精神科醫師」、「精神醫學社群」、「精神疾病照顧者家屬」、「媒體」、「名嘴」,但很少有人仔細聽聽精神障礙者的聲音。他們到底如何描述自己的疾病、描述疾病如何干擾生活、描述自己的生活,講自己的話,在與自己最相關的議題上,他們卻時常被認為是無能的,也不被認為能詳細描述自己的狀態。透過展覽,我們希望改變上述現象。

 

畫話人生

展覽主題之一《畫話人生》,期待透過藝術作品呈現「精神障礙夥伴的生活經驗」。在一般社會裡容易被視為「較差」的精神障礙者,我們相信在「藝術」的場域裡,這樣纖細敏感以及受苦掙扎的經驗,卻可能是一種加分。歷史上有許多藝術家都被認為罹患精神疾病,然而透過他們豐富多樣的藝術作品,卻時常引導觀者靠近自己內心未曾逼近的幽微之處,讓人們能直面、或突破某些未曾深思的問題,跟未曾碰觸的自己。因此,展覽試圖探索「精神障礙」是否可能作為「社會資產」的一部分,引導思考現代社會如何對待纖細敏感與受苦的人,以及這個社會是否能創造新的可能性,容納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可能擁有的纖細敏感?

畫話人生展區
畫話人生展區

本次展覽作品之一 「外面下著雷雨,身體很不舒服躺在家中,在這麼絕望的環境跟狀態,只能打開音樂讓外面陽光的小草因為音樂進到家裡來。過去10年的時光我常常這樣躺在家中,我多麼希望可以不再過這樣的生活。」
本次展覽作品之一
「外面下著雷雨,身體很不舒服躺在家中,在這麼絕望的環境跟狀態,只能打開音樂讓外面陽光的小草因為音樂進到家裡來。過去10年的時光我常常這樣躺在家中,我多麼希望可以不再過這樣的生活。」

 

本次展覽作品之二 「我只能傾聽別人心事,沒辦法給太多意見,如果關心方式錯了,很怕給對方壓力。」
本次展覽作品之二
「我只能傾聽別人心事,沒辦法給太多意見,如果關心方式錯了,很怕給對方壓力。」

 

精神障礙之聲

精神障礙之聲則彙整了精障夥伴們常討論的重要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想法。例如:會員渴望獨立,但家人卻不放心;或是,會員們期待擁有一段感情,但通常不被機構或是家人允許,長期下來,會員們也常認為會生出有疾病的孩子,而限制自己戀愛及成家的可能;抑或是,要如何在職場上「正常地」工作,不增加大家的負擔或是恐懼,能妥善掩藏、控制自己的症狀等。希望透過這些珍貴而特殊的第一手資料,跟觀眾一起靠近會員的世界。

精神障礙之聲展區
精神障礙之聲展區

 

映,紀錄片專區

本展區呈現精障夥伴自編、自導自演及剪接的影片,以及珍貴的側拍花絮。透過紀錄片及側拍,期待在靜態的展覽中,也能呈現活泉之家日常對話的實際互動樣貌,並以此與觀眾一起思考「心理社會障礙者」(精神障礙者)的「障礙」。這個障礙是否真如我們以為的那麼巨大,他們與我們是否真的那麼不同?面對「障礙」時,是否有我們能一起做的事?或許那就是讓彼此在這個世界上更能一起好好生活的方式。

紀錄片展區
紀錄片展區

 

真人圖書館

真人圖書館這個展區,希望透過讓參觀者坐下來與會員夥伴們聊天,能挑戰人們心中存在、卻隱而不顯的偏見或歧視,透過直接的互動,觀眾多半有機會重新認識精障者跟自己原先的想像不同,可能是有能力的、可能是不那麼危險的、可能是親切可愛的,期待透過這樣的接觸扭轉刻板印象。

雖然會員多樂意親自分享自己的故事,為了避免參觀者絡繹不絕造成會員們過度疲勞,現場亦準備有一些預錄的片段存放在雲端,提供耳機或是MP3 (音訊檔) 播放器,觀眾可以藉由掃描 QR Code (快速感應圖碼) 連線,聽到會員們親口描述的故事。整體而言,這個展區通常也是參觀者會停留最多時間的展區,正如「真人圖書館」的概念想表達的,一個人的生命經驗就如同一本書,接觸到之後,其實往往讓人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共同策展之目的在呈現精神障礙領域一直較少出現的當事者聲音,並點滴漸進地促進社會對話,以期消融大眾對這塊領域因不了解而生的誤解與歧視,一同思索如何更能好好對待與我們不同、纖細敏感的人,創造一個更友善,多元共存的社會。

真人圖書館展區
真人圖書館展區


參考文獻

  • 陳佳利,2015。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臺北: 臺大出版中心。

 更多資訊


關鍵字

你會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