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博物之島 MUSEUMS

:::

新訊

打開多元的公眾參與方式!國立歷史博物館更新開幕
打開多元的公眾參與方式!國立歷史博物館更新開幕
作者:黃淥、謝佳均(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編輯室) 歷經五年的整建,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24年2月21日重新開幕。本次更新不僅在空間上除舊佈新,該館更重新挖掘自身歷史,以常設展與其首次執行的公共藝術計畫嘗試敞開歷史的詮釋權,而新加入的兒童創意共學空間也為史博館注入了活潑精神與活力! 公共藝術計畫邀請大眾一同想想歷史! 不同於以往印象中以雕塑或裝置為主的公共藝術作品,史博館「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以公眾參與的方式,為公共藝術呈現更具多元觀點的想像。 計畫邀請三位藝術家進行創作,例如,藝術家張紋瑄作品《倒數第二個箱子》與「中華文物箱」對話,與參與者共同思索文物歷史的可能性,再以劇場和展示方式提供觀眾重新定義、理解文物的新視角。   張紋瑄作品《倒數第二個箱子》,帶領觀眾反思歷史文物的古今意涵,重新定義文物。(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新穎的嘗試也體現在作品的媒材上,例如,藝術家雪克的錄像裝置作品《誰在寫歷史》透過「雪克青少年共創工作坊」與12名高中生一同製作電影,過程包含劇本寫作、電影拍攝等,以電影展開探索自我與記憶的旅程。 而藝術家劉千瑋回收再利用矗立在史博館庭園的「還我河山」石碑,並以其搭配廢棄建材打造的公共座椅製成作品《懷舊是危險的嗎—還我河山》。並轉化其代表戰後反共意識的意涵——「還我河山」何嘗不是一種對自然保護的叩問?為觀眾營造一個新的對話空間。   雪克作品《誰在寫歷史》,與高中生透過電影對話記憶,反思歷史。(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劉千瑋作品《懷舊是危險的嗎—還我河山》。(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兒童創意共學空間:探索時間的樂園 另一方面,位於B1的兒童創意共學空間也是本次更新的焦點,該區展覽以歷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時間」為主題,包含八個為不同年齡層設計的單元:「古文物新表情」、「城南這一天」或是「在這裡的時光」等,帶領兒童探索日、月、四季等,從互動展示中體驗時間感知、認識時序。展區也設置親子共學閱讀區,使大小朋友能夠在空間中一齊探索學習。   適合9-12歲的「四季的節慶」以物件香氣,帶領兒童感受台灣不同族群的慶典、四季變化。(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親子共學閱讀區。(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相遇在歷史中不同面向的「史博館」 史博館是國民政府遷台後建立的第一個國立博物館,也是臺灣近現代藝術運動的重要推手。三樓常設展廳以「在這裡,與大家相遇」為名,含有觀眾與藝術書畫「大家」相遇,史博館也與來訪的「大家」相遇的雙關意義,邀請觀眾一同回顧歷史中的「史博館」。 例如,其重要的「中華文物箱」計畫【註釋1】,呈現史博館參與文化外交政策的角色。或是以藝術作品連結史博館與觀眾記憶,如藝術家涂維政以「我家有珍貴物件」活動,透過工作坊、網路徵集及訪談的方式製作作品《鑑古知來》,使民眾物件進入史博館,成為另類的公眾參與方式。   以「中華文物箱」計畫與相關工作人員訪談影片,回顧史博館的重要歷史。(謝佳均 攝影) 藝術家涂維政作品《鑑古知來》,展示民眾所提供的物件。(謝佳均 攝影) 而位於五樓的「雕築史跡—探索史博建築之美」特展(展期至2024年7月28日)則藉由「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卸下的建築材料,微觀其建築構造的精湛工藝,挖掘隱身於於建造痕跡中的故事,回顧史博館的重要里程碑。 史博館至5月17日前皆為優待票40元,兒童創意共學空間無需購票,每日共有4場次。想更瞭解臺灣近現代美術史嗎?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參觀!   「雕築史跡」特展,透過建築材料、結構認識史博館建築演變史及建築工藝。(謝佳均 攝影) 【註釋1】史博館受政府委託,製作歷代中華文物仿製品,並將展品分類裝箱,輸出海外,在任何大小場地均可舉辦中華文物展。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3/15
漫遊藝術的異議空間,溫哥華Polygon美術館展示關注多元社會議題
漫遊藝術的異議空間,溫哥華Polygon美術館展示關注多元社會議題
作者:黃憶欣(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管理碩士、加拿大資深媒體工作者) 提到加拿大西海岸的當代藝術,首先進入多數人腦海中的可能是溫哥華美術館(VAG)。然而,長久以來受限於歷史建築,令其難以靈活應對多樣化的作品;反觀位於北溫哥華的Polygon美術館,它與溫哥華市中心隔海對望,坐擁銜接海天區域的關鍵地點,具備適應社會變革的靈活條件。   Polygon美術館外觀。其建築設計與在地的港口工業巧妙連結,跳脫以舊建築作為藝術替代空間的刻板印象。(黃憶欣 攝影) Polygon美術館的前身為圖像美術館(Presentation House Gallery),曾是加拿大西岸最大的非營利攝影美術館。直至2014年,得力於開發商Polygon Homes和以該集團創辦人為名的藝術基金會Audain Foundation的捐款,從而改建為嶄新的地標型建築,並於2017年向公眾開放。 更新後展覽空間擴大為 25,000平方呎,該館得以擴展原先只以攝影為主的展覽方向,並不再受到場地限制而廣納多元媒材,新生代藝術家有機會更大膽提案。展覽主題推陳出新,例如,女性議題、原住民族、環保、非裔和次文化等,毋須在古典或現代間徘徊。沒有太多歷史包袱, Polygon美術館也以全方位的視角,將視覺藝術轉化為與觀眾對話議題的錨點。    剛落幕的展覽「來自誹謗的烙印」( 黃憶欣 攝影) 以「來自誹謗的烙印」(From Slander’s Brand)特展為例【註釋1】,受邀的三位藝術家透過藝術作品回應「難以言喻的事件」,分別以不同的視覺技法探討自身所觀察、經驗的時代變革與創傷。 其中,伊朗藝術家漢娜·達拉比(Hannah Darabi)的作品《 恩赫拉布街,透過書籍進行的革命,伊朗 1979-1983》( Enghelab Street, a Revolution Through Books, Iran 1979-1983),以紀實攝影、雜誌、檔案,回顧伊朗從言論自由到宗教獨裁的轉變,並重新檢視革命者與政府間的關係。 漢娜·達拉比的作品,探討伊斯蘭革命。(黃憶欣 攝影 ) 而以大型圖書紀錄伊拉克戰史的瑞秋·赫杜里(Rachel Khedoori),以《無題-伊拉克圖書計畫,2008至2010 》(Untitled - Iraq Book Project 2008 to 2010 )將 2003 年 3 月 18 日伊拉克戰爭開始後,連續六年相關的新聞報導製成大型書籍,呈現大眾在不同時間與地點對戰爭的看法,然而這類困難歷史事件背後的影響實難以完整紀錄。 溫哥華藝術家羅恩·泰拉達(Ron Terada)則著眼於網路新聞資訊氾濫帶來的恐慌,作品名稱《TL; DR》來自網路用語「too long; didn’t read」縮寫,隱含嘲諷現代人無意識吸收網路資訊的弔詭。作品蒐集美國地區的新聞頭條做成警世標語,如Covid-19 lockdown、Black Lives Matter等,以巨型的新聞字體遍佈展間,象徵具有新聞權威的聲音。 該館將社會議題透過視覺藝術的形式帶入大眾的視野中,作品於同一展間各自獨與對話,或互相見證、互相批判,引起觀者提問或反思,既是歷史,也是藝術。   桌面擺放七十本厚重的書籍是瑞秋·赫杜里的作品,觀者可坐下翻閱。牆面則是羅恩·泰拉達的作品,以新聞標題做成警語。(黃憶欣 攝影) 值得注意的是,Polygon美術館亦十分重視觀眾與美術館的互動。該館於每個月第一個週三舉行「在畫廊見我」(Meet Me at the Gallery)為高齡觀眾提供導覽、工作坊。而每個月的第一個週末是「孩子優先」(Kids First)以特展為5-12歲設計的導覽,以及藝術創作體驗活動等,嘗試拉近社區與當代藝術的距離。 其新特展「天鵝絨恐怖主義:暴動小貓的俄羅斯」 (Velvet Terrorism: Pussy Riot’s Russia)定於2024年3月22日開幕。該展屬於加拿大西部重要攝影節「捕捉攝影節」(Capture Photography Festival)展覽計畫之一,紀錄俄羅斯藝術團體「暴動小貓」以行為藝術挑釁俄羅斯政府日益獨裁的反動與倡議。 藝術團體暴動小貓的「龐克祈禱」活動。背景是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2012 年。(© Mitya Aleshkovsky, Polygon美術館 提供) 【註釋1】「來自誹謗的烙印」(From Slander’s Brand)主題取自「歷史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的墓誌銘,紀錄他由於批判而被流放的片段:「出生於多里安,逃離誹謗的烙印,在圖里亞建立新的家鄉」(A Dorian born, who fled from Slander's brand/ And made in Thuria his new native land.)。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3/14
探索博物館中的怪奇物語!在英國「疾病至死亡博物館」體驗黑暗過去
探索博物館中的怪奇物語!在英國「疾病至死亡博物館」體驗黑暗過去
作者:應元宜(藝文工作者、倫敦聖馬丁學院敘事環境碩士生) 【內容警告:部分照片含有些許血腥內容】 「準備好迎接…難聞的氣味、噁心的血腥、一點魔法以及大量的科學發現」(Prepare yourselves for……bad smells, gross gore, a bit of magic and a lot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 疾病至死亡博物館 英格蘭切斯特(Chester)古城區南邊的疾病至死亡博物館(Sick to Death, StD),於2021年Covid-19疫情後開幕,是英國首座以流行疾病、死亡為主題的博物館。該館強調互動、五感體驗的展覽,已吸引眾多親子家庭造訪。然而,這座博物館究竟如何向兒童介紹疾病、死亡與醫療史呢? 該館設立在切斯特一個閒置的老教堂內,從走上大門階梯開始, StD即以漆黑厚重的金屬門及幽暗的燈光迎接觀眾,也為觀展體驗增添幾分詭譎與神秘的色彩。 入場前觀眾須先觀看一段影片,右方大門才會打開,才能走入中世紀的世界開始參觀。(應元宜 攝影) 走進「診療巷」展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條中世紀時期幽暗的街道,逐項講述黑死病(the Black Death)的傳播與其造成的傷害。黑死病是人類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14世紀出現於西西里後,隨著貿易路線而擴散至歐亞大陸各地區。 該展區的展版被藏於四處,觀眾穿梭於街道之時,透過逐一揭開展版、窺視展示物件來挖掘黑死病橫行的黑暗過去。觀眾可拿著UV光筆在展間探照,找出肉眼不可見、以螢光顏料標示的細菌病原,例如血痕、髒污等痕跡,藉此強化觀眾與展示的互動,也幫助孩童想像病菌的傳播路徑。   「診療巷」展區(Diagnosis Alley,與哈利波特斜角巷Diagon Alley近乎諧音)以黑死病期間街區為主題,使用UV光筆可以看到螢光顏料的痕跡,等待觀眾的探索。(應元宜 攝影) StD的每個展間各展出不同類型的醫學知識,帶領觀眾認識中世紀街區背後的歷史脈絡與環境。從解剖、「體液說」醫學理論、外科手術等,一步步認識英國的醫療與健康體系的發展歷程與知識建構。 可能會讓觀眾吃一驚的是,而在現代醫院與診所提供的專業治療興起前,過去的理髮店(Barber)曾有診療功能,除了修剪頭髮,也提供如拔牙、放血等外科手術的服務。該館將這些服務設計成有趣的廣告傳單,貼在展間四處,使觀眾在參觀過程中理解診療場所的發展與改變。 【博物之島專文】探索人體小宇宙: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常設展」展示更新 模擬解剖室的展區。展區一角以水果重量比喻人體各個器官的重量。你知道人的肝臟重約1.5公斤,約等於一顆小西瓜嗎?(應元宜 攝影) 展場內以實體模型展出大量外科手術的場所與過程,圖為過去使用的外科診療椅與刀具,左後方牆上貼滿理髮廳提供的服務項目廣告單。(應元宜 攝影) StD作為一座針對親子家庭而設計的博物館,結合大量流行文化,討論飲食、藥物的相關議題,及其歷史與當代的影響。例如,使用哈利波特「魔藥水」的製作和傳說,討論西方醫學史上藥水的使用與演變。或是玩弄英國家喻戶曉的科幻劇「超時空奇俠」(Doctor Who)的設定,在展區內創造「時空廁所」來介紹排泄與健康的關係。   展覽尾聲結合當代流行文化,以著名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討論西方藥水的使用與演變。(應元宜 攝影) 該館展場設計於教堂內,觀眾直到展覽尾聲才能看到挑高的屋頂,及屋頂上方的死神,象徵著人類與死亡持續的對抗。(疾病與死亡博物館 提供) StD有如一處密室逃脫的遊戲場域,順著路線走到最後,才能看到整棟建築的中世紀風格,以及富含特色的屋頂樑柱。光線和色彩從幽暗逐漸變成明亮、繽紛,呼應人類從中世紀至今,在一次次跟疾病奮鬥的過程中,逐漸拼湊、理解與發展醫學知識。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3/09
新加坡土生文化館探索Peranakan的多元融合與碰撞!
新加坡土生文化館探索Peranakan的多元融合與碰撞!
作者:吳妙玲(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土生」(Peranakan)一詞,源自於馬來語的「anak」(孩子),其延申含義是「在本地出生的人」,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為娘惹。在十九世紀海峽殖民時期(Straits Settlements)【註釋1】,自中國移動至東南亞的男性,與當地女子結婚的後代被稱爲土生華人(Peranakan Chinese),而印度穆斯林與馬來人的後代稱為「Jawi Peranakan」、印度教徒與馬來人的後代則稱「Chitty Peranakan」。 歷經近四年的翻修工程與常設展更新,新加坡土生文化館(Peranakan Museum)於2023年2月17日重新開幕。本次常設展更新保留部分過往的展品,並增加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時裝和手工藝品。而展覽最大的變化則是不僅聚焦土生華人,也加入其他土生族群,呈現更多元動態的土生文化。 【博物之島新訊】走進新加坡峇峇屋—人人能親近的土生華人文資保存現場 常設展共分爲三個主題進行展示:「起源」(Origins)、「家」(Home)和「風尚」(Fashion),藉此探討土生文化的多元文化與認同。 一樓展廳「起源」以「何為土生文化?」為主軸,該展區以多樣的互動性裝置帶領觀衆瞭解土生文化的發展。例如,加入當代不同土生族群的個人訪談影片,透過他們對其族群認同的感受與觀點,認識更具多元特質的土生文化。此外,也特別設計符合兒童身高的互動螢幕裝置,創造更友善兒童的體驗空間。  結合土生文化生活的互動裝置,可探索傳統土生文化餐館、商店等。(吳妙玲 攝影) 左圖為常設展特別設計高度符合兒童的互動裝置螢幕,右圖為錯落於展區中為兒童講述物件的說明牌。(吳妙玲 攝影) 觀眾藉當代不同土生族群的個人故事認識土生文化。(吳妙玲 攝影) 融合豐富族群的土生文化也體現在日常之中,二樓展廳以「家」為主題,透過家具及瓷器等物件,討論多元文化碰撞下的土生飲食及生活習俗。 該展區拆除原本的廚房展示區,以土生華人傳統的長桌宴(tok panjang)呈現融合馬來西亞、中國、歐洲的特殊宴會餐桌,並展示來自不同姓氏家族所特製的精美餐具。此區也新增製作土生菜餚主題影片,使觀眾瞭解不同土生族群的飲食與烹飪方式。   長桌宴呈現土生華人具多元族群特色的飲食文化。(新加坡土生文化館 提供) 土生族群傳統菜餚製作影片。(吳妙玲 攝影) 三樓展廳則以「風尚」展出土生織品與配飾,使觀眾得以從時尚的面向窺見土生社會的內裡,例如,以蠟染製作的巴迪布(Batik),認識東南亞傳統布料如何結合中國紋樣、或是伴隨著土生社群的壯大而增加對布料需求而發展的多元設計等。 當代土生服裝,呈現歷經數世紀的土生時尚演變。(吳妙玲 攝影) 而本次更新則加入結合當代創新形式的女性服裝與配飾,呈現更具時間動態、多元融合的土生風尚發展脈動。也在三樓空間設置探索區,並結合「季節著色紙」使兒童透過著色認識豐富的土生圖像。 探索區與主題著色紙與當地藝術團體Ripple Root合作。(吳妙玲 攝影) 文化館也以分齡的方式推出適合不同年齡層兒童與青少年的導覽及教育資源,例如,結合問題與展覽的「anak anak 兒童手冊」。或與新加坡華人協會合作推出「遇見土生」(Meet the Peranakan)教育活動,提供觀眾認識、體驗土生文化的多元管道! 【註釋1】海峽殖民地是大英帝國於1826年至1946年間對於麻六甲海峽週邊及鄰近地區各殖民地的管理建制。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3/08
看見心智障礙藝術家的創作之聲!南美館「藝術是自由の力量」特展
看見心智障礙藝術家的創作之聲!南美館「藝術是自由の力量」特展
作者:翁仲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藝術是自由的力量」特展(アートは自由の力),由臺南市美術館與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合作,邀請臺、日共13間社福機構與特殊學校,總計50位藝術家展出繪畫、織品、陶瓷等作品(展期2024.2.2-5.19)。期盼透過臺日心智障礙藝術家作品的交錯展示,呼應藝術得以跨越世俗籓籬的自由魅力,拉近觀眾與心智障礙文化的距離,使觀眾透過「藝術」的語言與心智障礙者對話。 該展分為三個展區「直球似的穿心引力」、「無限趨近於抽象」以及「更多可能?」,且有別以往的選件標準,策展人強調作品背後的創作動機,未必是想傳達豐沛或複雜的情感,或許僅是單純想徜徉於藝術的表達自由,因此更著重關注作品所傳達的視覺張力與創造力。 【博物之島專文】從未抵達,從未放棄:鄭莉蓉談故宮南院以藝術活動建立友善品牌   展區「直球似的穿心引力」,主要呈現用色飽滿且具視覺衝擊的創作或書法,亦包含本次日本由河田江美子所寫的書法作品,也是本次展覽的主標題。而展區「無限趨近於抽象」則透過以幾何線條、抽象色塊為主的創作說明藝術家豐沛的精神。兩個展區展出多幅運用飽滿的色彩、直率的筆徑勾勒出的畫作,猶如用線條與色彩衝撞著觀眾的心靈,更顯示著藝術家不為世俗認同而創作,純粹地享受著藝術所帶來的自由快意。   展區「直球似的穿心引力」展示線條及用色飽滿的作品(臺南市美術館 提供) 日本藝術家河田江美子的書法作品,也是本次展覽主題「藝術是自由的力量」。(翁仲彣 攝影) 展區尾聲「更多可能?」則預示無限的靈感與障礙者永不停歇的創造力。例如,高掛於展場入口中央的梭織作品,是日本宮崎縣智能障礙服務機構「はばたき」(振翅高飛)成員丸山咲女士的與機構夥伴合作完成的作品;其中,部分的線材是取自其他布料,並經由藝術家們的巧手重新綁在一起成為完整的線。正因如此,明顯的線頭與手工的痕跡,反倒為作品添加幾分人情味與亮點。   服務機構「はばたき」藝術家丸山咲與機構成員合作完成織梭織品創作。(翁仲彣 攝影) 而在展示手法上,該展則將臺、日籍的作品交錯併呈,嘗試打破國籍、文化、語言的框架,刻意將臺日主題相似、手法相近的作品並列,讓觀眾感受作品之間微妙的異同,透過觀看產生對話。   展場中手法相近的作品,吸引觀眾反覆細看相似與相異之處。左圖為日本大杉和夫作品《謎》;右圖為臺灣王韶華作品《雪人》。 (翁仲彣 攝影) 另一方面,該館與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合作推出該展的易讀手冊,提供更友善的觀展體驗,透過藝術搭建觀眾與多元文化對話的橋樑,使展覽能夠更具包容性。該展也結合多元教育活動,如專題演講、共融創作工作坊以及臺、日身心障礙藝術推廣實務工作者交流論壇,拉近觀眾對於對障礙者特質、障礙者參與藝術經驗以及文化平權與共融藝術議題的認識。 【博物之島專文】擁抱多元觀眾的博物館資源箱,「Boom!」看史博館如何施展寶盒魔法   展覽易讀手冊內頁,可現場免費索取或線上下載。(臺南市美術館 提供)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2/29
丹佛美術館以藝術創意活動打造熟齡友善的學習樂園!
丹佛美術館以藝術創意活動打造熟齡友善的學習樂園!
作者:劉曉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六十歲以上成年人約有14%患有精神障礙,其中孤獨和社會孤立是兩大影響心理健康的危險因素。臺灣2025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在每五個人就有一位年滿六十五歲的社會環境下,博物館界該如何因應? 貼近年長者的需要,從認識「衰老」開始! 位於科羅拉多州(Colorado State)的丹佛美術館(Denver Art Museum, DAM),為順應該州躍居全美第二位五十五歲以上居民成長最為迅速的現況,自2010年起與政府部門合作,開始探索五十五歲以上觀眾的需求,以及美術館如何服務熟齡觀眾。 該館在2013年公布的研究報告優先指出,影響博物館如何設計年長者活動具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第一種是常見的傳統觀點,偏重如何改善衰老的缺點,並認為機構的作用在於幫助年長者對抗衰老所帶來的記憶力或認知退化或延緩疾病發生等活動;另一種當代觀點,則將衰老視為人類發展的正常過程,重視如何發揮熟齡者的優勢,因此活動設計多為促進學習興趣、藝術欣賞、社會參與、跨代交流或家庭貢獻等。 兩種觀點的活動設計多受惠於美國知名老年心理健康研究先驅Gene Cohen醫生提出的「創意熟齡」(creative aging)的概念,其研究成果表明:只要大腦持續從事有挑戰性的新活動,便能在任何年齡創造新的細胞,而年長者參與藝術活動可以降低疾病和受傷的發生率。其概念在2006年提出後,至今也在美國逐漸形成了針對55歲以上成年人的創意熟齡運動(creative aging movement)【註釋1】。而DAM研究報告更建議博物館若想吸引一般熟齡觀眾,需從貼近當代觀點的「熟齡友善」(age-friendly)角度切入。   創意熟齡會議活動之一。(Images © and courtesy of the Denver Art Museum.) 提升幸福感,設計多元藝術創意活動 DAM歷經多年探索與研究,將熟齡友善的訴求,結合提升幸福(well-being)的五大行為:連結(connect)、行動(be active)、察覺(take notice)、持續學習(keep learning)、給予(give),進而架構出活動設計的指標,並於2019年起推動常態的創意熟齡專案。 其藝術創意活動計畫包括「博物館咖啡」(Museum Café)、「手邊藝術」(Art at Hand)、「社區展示」(Community Showcases)、「感官花園」(Sensory Garden)等,運用美術館館藏與空間,引發年長觀眾的學習動機,深化博物館的社區參與,至今已服務超過七千位熟齡與高齡觀眾。在2023年《美術館與健康熟齡:創意熟齡工具箱》中皆可看到每個活動的幸福行為指標提升與積極正面的回饋。   「手邊藝術」學習盒有四種不同主題,圖為「黏土連接」結合原住民族傳統陶藝,使觀眾能製作屬於自己的陶罐。(Images © and courtesy of the Denver Art Museum.)   「手邊藝術」學習盒中的創作活動。(Images © and courtesy of the Denver Art Museum.) 【影片】:「手邊藝術」學習盒 DAM同時推動季度創意熟齡論壇(Creative Aging Forum)、年度創意熟齡會議(Creative Aging Convening),針對創意熟齡議題有興趣者,或邀請醫療保健、老年住宅、年長者服務等組織,透過研討會、小組討論、案例研究等形式,串聯社區力量。另一方面,該館也以「藝術與關於」計畫(Art&About)提供專為阿茲海默症患者設計的藝術導覽活動,並於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四舉行。   2023年創意熟齡會議,投影片強調的重要觀點:「年長者(包含我們自己)都是完整的、聰明的、有創意力和善於社交的人!」破除社會對熟齡或高齡群體的偏見。(Images © and courtesy of the Denver Art Museum.) 臺灣博物館界亦趨重視高齡觀眾,但如何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或許博物館不僅可提供熟齡者終生學習、藝術創造、人際交往的據點,或是串連社區資源、提高長照動能,更可成為打破年齡歧視、引領社會更健康看待衰老議題的倡議場域,一起迎接未來超高齡社會的美好願景。 【註釋1】:創意熟齡運動(creative aging movement)詳細資料,請參考「Lifetime Arts」〈什麼是創意熟齡?〉一文。   執行編輯:謝佳均
2024/02/27

專文

給下一場天災的備忘錄: 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與岩手海嘯紀念館展示分析
給下一場天災的備忘錄: 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與岩手海嘯紀念館展示分析
作者:許擎(國立臺灣博物館計畫助理) 2024年元旦,日本能登半島發生地震與海嘯災情,不禁令人想起東日本大震災,又或喚醒臺灣人對921大地震的記憶。天災從未離我們遠去,在重大災害議題中,博物館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發揮什麼樣的功能呢? 「三陸海岸」面朝太平洋,自日本東北青森縣、岩手縣綿延至宮城縣,是具有海蝕平台、谷灣和沙灘等複雜地形的美麗海岸。自古以來,由於親潮和黑潮在此交匯,形成世界級的漁場。三陸海岸因海而豐饒,卻也因海而受創,2011年3月11日下午,東日本大震災(臺灣通稱311大地震)導致巨大災害,由於宮城縣至岩手縣的海灣狹窄而推高了海平面,引發超過10公尺高的巨大海嘯,三陸海岸沿岸城鎮受到重創、近乎全毀(註1)。本文將討論「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與「岩手海嘯紀念館」這兩間館舍,如何透過展示與教育活動傳承這場嚴重天災的記憶,並且提高民眾的防災意識。 在遺構之中傳承震災記憶 氣仙沼市位於日本宮城縣東北端,臨三陸海岸。東日本大震災造成氣仙沼市1,200多人死亡,15,000餘棟房屋受損,至今210多人仍下落不明(註2)。2019年3月,「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開館,該館部分建築為歷經東日本大震災的「向洋高中」遺構,館長芳賀一郎則是該校的退休教師。向洋高中緊鄰海濱,地震當時校園內約有250名學生、教師和工作人員,由於靈活且迅速的疏散,沒有任何一人在震災中喪生,如此成功的防災經驗吸引了各地的教育旅行團和參觀者前來取經。「傳承館」作為震災的「視覺證據」,持續提醒世人天災的可怖,也傳承地震記憶與防災意識,期待將氣仙沼市打造成為「海嘯零死亡率城市」。   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開發許多文創商品,如紀錄個人資訊及緊急連絡方式、防災準備用品建議與緊急救傷步驟的手巾等(許擎攝影)   展示分為「震災傳承館」與「震災遺址」兩大區域,並以「震災傳承館」作為起點。首先,觀眾可在「影像劇院」觀看地震、海嘯、火災的紀錄影片,透過視覺與聽覺帶來的震撼,將震災的記憶與災情銘記腦海之中,搭配走廊牆面展示的災害攝影紀實,直接感受災害的恐怖。   「震災遺址」展區保存了受海嘯侵襲的向洋高中遺構(許擎攝影)   第二展區「震災遺址」完整保存了「向洋高中校舍」被海嘯襲擊後的遺構。觀眾穿過散落滿地的課本、書櫃、桌椅,自一樓拾級而上,經過三樓「海嘯沖來的車輛」、四樓「海嘯到達處」,抵達頂樓的「最終避難處」。寧靜的遺構空間裡,殘破不堪、人去樓空的教室宛如海嘯留下的疤痕,與牆上充滿活力的青春校園照片形成強烈對比。   今昔對比:廢校的向洋高中教室現況與過去充滿青春氣息的校園照片(許擎攝影)   穿越南北校舍及室外空間後,將抵達「震災傳承館」的最後展區,此處播放罹難者家屬災後的訪談影片。觀眾可以看見為了實現與罹難妻子約定而帶著照片四處旅行的丈夫、失去丈夫與女兒後獨自扶養兒子的母親、畢業前夕因海嘯來襲失去同學的畢業生代表。影片不僅傳達出海嘯的恐怖,也讓觀眾感受災後人類如何懷抱著傷痕與希望,努力繼續活下去。 該館可預約參加由志願者和當地國高中生帶領的故事導覽。而每個月的11號是東日本大震災的「月忌日」,若適逢週日則會舉行「人人都是講故事的人」的故事導覽,並鼓勵每個聽故事的人都成為「講故事的人」,把有關震災的記憶和故事盡可能傳承給更多的人。該館不僅透過展示,也希望透過教育活動達到生命經驗和防災意識的「傳承」。   參觀完畢,提供觀者寫下祝福與感受的便利貼展示牆(許擎攝影)   給未來的備忘錄:傳播防災知識與歷史 相較於「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以展示凸顯情感與傷痛的回憶,岩手縣陸前高田市的「岩手海嘯紀念館」更強調災害知識、資訊與技術的傳遞。該館成立於2019年9月,希望將東日本大震災海嘯帶來的教訓分享給世人,也配備多國語言的導覽,將知識分享給外國訪客。   「探究歷史」展區側寫(許擎攝影) 展示分為「探究歷史」、「了解事實」、「學取教訓」、「共同推進復興」四個展區,以及播放岩手縣的東日本大震災紀錄影像的「導覽劇場」。「探究歷史」展區以歷史與科學的視角,說明海嘯的成因、速度與破壞力,並呈現日本史上的重大地震與海嘯事件,反思如何與自然共存。「了解事實」展區則聚焦於「東日本大震災」,展示受災害侵襲的照片與實物,以及受災戶的心聲紀錄。   「了解事實」展區內展示當時受海嘯襲擊的消防團車輛(許擎攝影)   「學取教訓」展區則還原當時指揮救災的「國土交通省東北地方整備局災害對策室」會議現場,解析人們採取的逃難策略與救助行動,分享應對災害的過程;「共同推進復興」展示災後積極向前邁進的災區樣貌,並對來自海內外的眾多援助表達感激。當館累積豐富的知識與展示材料,也提供特展展品與展示海報出借服務,供官方或民間機構申請借展,強化該館傳遞防災知識的機能,期望更多民眾瞭解大自然所造成的災害及建立正確的防災觀念。   面向岩手海嘯紀念館、供民眾獻花致哀的追悼廣場(許擎攝影)   岩手海嘯紀念館坐落於「高田松原海嘯復興祈念公園」內,入口以中軸對稱的空間設計呈現強烈的紀念氛圍。參觀完館內展示後可前往戶外園區,經過通往海岸的中軸道路,便會抵達供民眾獻花致意的「追悼廣場」。紀念館周圍還有許多重要的地標與象徵,包括象徵堅毅精神的「奇蹟一棵松」、保存遺構的「氣仙中學」以及災後復育松樹的「防潮林」。 紀念館以室內展示「呈現過去」,室外廣場則轉換成「追悼、紀念過去」的場域,再移步至「現在」復育中的防潮林,隨著展示、環境與場景的變換,觀眾的參觀經驗在空間上逐漸海闊天空、在時間軸上則逐步邁向未來。   岩手海嘯紀念館入口(許擎攝影)  岩手海嘯紀念館門口延伸至海岸線的中軸對稱設計呈現強烈的紀念氛圍(許擎攝影)   紀念博物館的意義 博物館可以作為發展「黑暗觀光」的一種方式(註3)。東日本大震災後,日本透過觀光活動幫助受到重創的東北地區福島、宮城、岩手等地從災後復原,稱之為「重建旅遊」,景點之中也包含許多傳承震災記憶的博物館與資料館。這些機構以物件或文字典藏歷史傷痛與教訓,並向社會大眾展示,既是三陸海岸重建旅遊的關鍵基地,也是復興當地經濟的重要角色。「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及「岩手海嘯紀念館」不僅悼念逝者,更將經驗傳承給活著的人們,希望大眾不要輕視地震及海嘯的破壞力、培養面對災害的應變能力。   岩手海嘯紀念館旁廢校的氣仙中學遺構亦被保留,並有標示當年海嘯高度的指示牌(許擎攝影) 責任編輯:黃淥 註釋: 註釋1:依據宮城復興之旅網站,宮城縣內死亡人數達10,569名、失蹤1,215名,約占全日本受災總數的五成。 註釋2:依據氣仙沼市役所2023年8月31日官方資料,直接死1,109人、関連死111人、行方不明者214人)。 註釋3:黑暗觀光亦稱黑色旅遊,意指參訪曾經發生災難、死亡、屠殺等黑暗事件地點的旅遊活動。
2024/03/11
探索人體小宇宙: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常設展」展示更新
探索人體小宇宙: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常設展」展示更新
作者:林琮穎(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 謬思設計師) 你認識自己的身體嗎?我們的人體既相似又獨特,既獨立又相互影響,而在具象的個體中,更蘊含著人類細胞與大量微生物互動的抽象過程,這使得人體對我們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其中奧秘也成為科學家不懈探索的目標。身為肩負科學教育使命的科學中心,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於2023年8月全面更新「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常設展」展示。本文將一探本展覽的展示手法設計,討論展覽如何轉譯抽象的生命科學知識,引領觀眾探索人體的重要構造與功能。   展場入口迎接觀眾的創作,擷取名畫元素,呈現大量的微生物居民,棲息在人體的口腔、皮膚、腸道等各個部位。(林琮穎 攝影)   以人們的生命經驗為例證 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瑣舉動,到重大的生命事件,皆與複雜的人體機制密切相關。本展覽以人體重要的器官與構造分區〔註解1〕,透過日常生活與生命歷程的具體實例,引發觀眾的共鳴,進而認識其中蘊含的抽象人體科學知識。 舉例來說,在「層層堆疊的保護與記號」單元中,分區介紹了乾性、濕潤與油性等人體皮膚三大分區,以及形成皺紋、疤痕、曬黑的原因;「聽‧見體內微小的訊息」單元則介紹心臟與肺臟兩大器官,其中提及新型冠狀病毒與疫苗等時事議題;而以腦部為題的「複雜的感知與認知中心」單元,則討論了阿茲海默症、重度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腦部疾病。   本次展示更新善用展場中的結構柱體,在四面的高低各處,呈現皮膚相關的展示圖文。(林琮穎 攝影)   互動式展示的科普效益 科教館向來以多元的互動式展示著稱,面對抽象的人體科學知識,又如何設計互動裝置及參與體驗,創造兼具知性與趣味性的參觀經驗呢?本展覽規劃了23個互動體驗,跨及運用五感、物理裝置、數位科技、遊戲等多樣類型,促進學童與成人等觀眾皆能參與其中,強化展覽的科學普及效益。 例如在腦部主題單元,設置了觸摸異材質、嗅聞「雨味」精油、聆聽高頻音、錯視與調光、品嚐苦味試紙等多項體驗,使觀眾直接以五感體驗,瞭解感官與腦部的關聯。而在以懷孕為主題的「孕育生命的搖籃」單元中,則設有產檢超音波體驗,讓觀眾觀察胎兒在孕婦腹中的模樣,更能穿上孕婦體驗裝,實際感受生活裡的各種挑戰。   觀眾能穿著孕婦體驗裝,體驗諸如彎腰綁鞋帶、撿東西、爬樓梯等日常動作。(林琮穎 攝影)   另外,在以免疫系統為主題的「在我與非我之間」單元,設計了一款「進攻人體大作戰」橫向捲軸遊戲,玩家在遊戲中扮演入侵人體的各種微生物,需躲避血管內的各種免疫細胞,試圖成功入侵,使觀眾透過微生物的第一人稱視角,認識免疫系統的運作機制。   「進攻人體大作戰」遊戲中,玩家扮演不同類型的入侵物,思考如何入侵人體。(林琮穎 攝影) 值得注意的是,展場中央的「解剖人體小宇宙」單元,有一臺供觀眾操作的醫學教學用的虛擬解剖桌,透過縮放、旋轉、拖曳等簡易手勢,可以任意選擇「下刀」位置,不僅體驗醫生解剖的情境,也能一窺人體的循環系統、神經、骨骼、內臟、肌肉等構造。 觀眾能透過虛擬解剖桌體驗解剖情境,而科教館也邀請鄰近新光醫院不同科別的醫師至現場進行演示。(林琮穎 攝影) 人體模型的展示教育功能 除了多樣的互動式展示外,以「人體」為主題的展覽是否有展示物件的可能?將人類器官製成標本牽涉諸多限制,並需面對展示倫理等爭議。因此,解剖模型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可設計具有拆解組裝的精緻結構,得以觀察人體器官、肌肉與骨骼分布及位置,更能清晰呈現單一器官的細節,兼具科學與藝術價值,成為科學教育的重要教具。本展覽使用大量且多樣的人體解剖模型展品,部分提供觀眾觸摸、拼裝,發揮模型的展示學習價值。   「孕育生命的搖籃」單元展示了許多模型,包括精子、卵子、受精卵各細胞期與不同週期的胚胎與胎兒樣態。(林琮穎 攝影) 「頭殼裡的大聯盟」展區放置了拆解的大腦、小腦、間腦與腦幹等模型,邀請觀眾挑戰拼回完整的腦部樣貌。(林琮穎 攝影)   社會人文的多元視角融入 展覽主要以科學觀點進行論述,同時也融入社會人文視角,呈現生命科學與社會人文在「人體」議題上的交會。例如,在皮膚主題單元,討論「文身」這項自古以來用以裝飾或標示身分的方法,該展區除了說明文身如何在皮膚上形成,也呈現泰國佛教的刺符、日本傳統和雕、臺灣排灣族的文身(Kivecik)、現代的多樣刺青,及其背後所代表的宗教信仰、文化認同與生命故事。 腦部主題單元則特別聚焦精神障礙者的議題,為此,展出了來自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會員的藝術創作與他們書寫的文字,並透過其家人與照顧者的角度,分享與日常互動與生活點滴,不僅僅呈現醫學權威對「疾病」的科學論述,更直接讓精神障礙者與其照顧者發聲,呈現這些看似殊異卻又再日常不過的生活點滴。   「我看見的世界、我們的家」展區能欣賞精障者的藝術創作,也能聆聽精障者照顧者的分享,貼近精障者的心靈世界。(林琮穎 攝影)   看得見的人體奧妙:展示更新後的科學教育取徑 正如國內各大博物館面臨的現況,科教館的常設展示內容也略顯歲月痕跡,論述觀點與知識內容亦需隨著新研究而與時俱進。更新後的展示為了使抽象且複雜的人體機制與科學知識變得「可見」,以日常生活或生命歷程引起觀眾的共鳴,並以互動裝置與模型轉化科學知識,促進觀眾主動參與其中;同時融入社會人文議題,以多元視角理解人體。透過上述知識轉譯與展示手法,促使觀眾探索器官構造與生物機制背後蘊含的豐富知識內涵。而筆者也進一步思考,不同年齡的人體差異、運動員或身障者等不同機能的身體、各器官或系統間的互動關係,皆是能繼續深入探究的課題。期許科教館能透過更多元的展示教育取徑,持續實踐自身的科學教育任務。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註釋1〕本展覽共區分為7個展區,分別為:「層層堆疊的保護與記號」、「聽‧見體內微小的訊息」、「孕育生命的搖籃」、「在我與非我之間」、「複雜的感知與認知中心」、「繁盛的微生物花園」、「解剖人體小宇宙」。
2024/03/06
成為傾聽者:Imagine IC 館長 Danielle Kuijten的策展之道
成為傾聽者:Imagine IC 館長 Danielle Kuijten的策展之道
作者:劉芳柔、劉芷妘、顏紫宇、鍾宛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博士生) 隨著時代演進,當代博物館以靈活多樣的典藏及策展方式,建立與大眾溝通的橋樑。而作為持續秉持公眾參與和文化賦權精神的Imagine IC,則有其獨到的實踐模式,值得關注。本文專訪對象Danielle Kuijten為ICOM COMCOL主席,她畢業於荷蘭阿姆斯特丹藝術大學瑞華德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2012年擔任荷蘭Imagine IC文化資產概念化設計(Heritage Concepting)的工作,並於2023年起接任總監與共同策劃人。 Imagine IC是一座結合圖書館、博物館、及社區交流中心的多功能社區檔案資料館,坐落於阿姆斯特丹東南區(Zuidoost)拜爾默(Bijlmer)地區。拜爾默的人口組成相當複雜,1960年代都市擴張迫使許多農村人口遷居於此,過去曾被視為貧民窟,經歷都市更新及基礎設施改造後,近年吸引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新移民,成為一個融合多元種族的區域。   Imagine IC空間向公眾開放,展示櫃上擺滿來自阿姆斯特丹東南區的搜集物件(Danielle Kuijten提供)   Imagine IC致力保存非物質遺產,規劃許多與城市歷史記憶相關的展覽,並積極連結外部社區,擴大社會參與。他們收集當地社會運動組織黑人諮詢會(Zwart Beraad)的歷史物件及檔案,也與社區合作,典藏當地重大事件或議題的文物和口述歷史,構建豐富的文化和歷史網絡。 如何成為傾聽者 ? Kuijten與社區共創展覽,並以「共同策展人」自居。她希望扮演計畫的「促進者」,在策展過程中保持敏感與關懷,聆聽社區的故事。她與民眾共同討論展覽主題,邀請他們一同選件,而不是由她去篩選,因為「選擇從來都不是中立的」。如此一來,可以確保展覽呈現參與者的多元觀點,最後Kuijten再運用其策展專業來敘述故事,將訊息傳遞給大眾。   Danielle Kuijten與觀眾互動,熱情地分享常設展區東南櫥窗展示內容(Danielle Kuijten提供) Imagine IC與參與者在專案初始即密切合作,並根據參與者提供的故事制定展覽。Kuijten表示,此種「共創專案」(co-creative projects)模式使雙方都能獲得更多資源,也讓計劃得以實現:「如此你就不需要全部自己做。他們也覺得有責任讓它成功,讓雙方形成一個綜合體。」 2016年以性別多樣性為主題的展覽「酷兒東南:看見與被看見」(Queering Southeast: To See and to be seen),是在在地社群與Imagine IC討論社區安全與多元化倡議的議題時,促成了展覽的發想。Imagine IC和東南地區的民眾合作,聆聽他們的故事,進行一對一訪談,探討城市如何為 LGBTQI+族群提供空間、使他們變得可見。透過錄像、海報、照片、檔案以及LGBTQI+日常生活史公眾論壇,呈現出個人故事、記憶與情感以及酷兒議題的研究成果。 Kuijten認為遺產的詮釋與再現,涉及「協作、共享權力系統、互惠和共同創造」。她希望平衡呈現機構與參與者的聲音,提倡由參與者自己挑選適合的詞彙,以免故事喪失原義。Kuijten也強調,與當地社區之間的互動和關懷,不應該隨著合作專案結束而中止,如此一來,才能與社群建立長期的信任關係,讓他們願意敞開心扉。此外,平等的權力關係也是實現「傾聽」的重要前提。在傾聽的過程中,策展者的「引導」與「選擇」可能使參與者退縮,造成發言空間的消失。倘若策展團隊帶有預設的立場,只關注自己有興趣的問題,實際上是「停止了傾聽」,無法看見事情的全貌。 2019年「Saya en koto:織物的層次與時間」開幕,穿著迦勒比傳統服飾的女性向參與者交流傳統服飾保存與創新議題(Les Adu攝影,Danielle Kuijten提供)   空難帶來的遺產 「拜爾默空難」則是另一個Imagine IC多次以此為核心,並與社區民眾共同策劃展覽的在地性重要議題。該事件發生於1992年,一架飛機墜入拜爾住宅區,造成嚴重傷亡。由於當地居住許多無證件的移民,因此確切死亡人數難以統計,且空難的原因至今尚未釐清。 空難帶來難以抹滅的傷痛,當地社區至今持續舉辦紀念活動,更呼籲政府深入調查災難成因。社區居民也主動尋求Imagine IC的協助,他們共同搜集相關文物、檔案與口述歷史,於2017年舉辦「情感紀念:拜爾默空難25周年」(Commemorating with Feeling: 25 years of the Bijlmer air disaster)巡迴展,呈現空難之中的故事與記憶,成功引起全國關注。五年後,阿姆斯特丹博物館邀請Imagine IC共同舉辦「根深蒂固—空難 30 年來的遺產」(Deeply Rooted. Legacy of 30 years of Bijlmer air disaster)。Imagine IC將其關於該遺產的社會網絡分享給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同時也在自己的館內舉行展覽。 Imagine IC的空難展示是以「傾聽」為主題的無物件展覽,觀者可以在柔和氛圍的紗幔沙發區之中,聆聽社區居民處理創傷和紀念空難的故事,也能聽到相關紀念樂曲,巧妙地將展覽空間轉化為治療創傷的場域。Kuijten說明,Imagine IC經常接觸到令人心痛的故事,為了關心參與者的福祉,他們和創傷專家進行合作,成立拜爾默空難的討論小組,為外部參與者提供諮詢服務,也為機構內部成員提供心理支持。   根深蒂固—空難30年來的遺產(Danielle Kuijten提供)   實踐公眾參與策略與文化賦權的場域 Imagine IC 組織策略共有五項:採取多樣化的宣傳工具、活用既有網絡、善用地方媒體、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建立信任。Imagine IC運用不同的工具宣傳,透過電子郵件、電話、當地廣播電台和報紙傳播訊息,吸引更多參與者加入。為了與社區建立良好的關係,Imagine IC對基層員工進行培訓,使工作團隊擁有「傾聽」的能力。此外,聆聽基層員工的聲音,有助於使組織以不同思維方式進行任務,Imagine IC 將「傾聽」貫徹於內部的參與,同時對外發展新的關係。 Kuijten指出,大型典藏機構必須投入大量心力維護藏品,因此難以舉辦改革型的參與式策展。她以荷蘭國家博物館為例,該館曾經嘗試實踐參與性式展覽,但內部缺乏共識,無法有效實現社群參與,遭致更多批評。Kuijten表示,「如果想要創造更多元的社會,必須使自己變得多元化」。 Kuijten說明,組織內部的階層與結構,不應該造成社會參與的阻礙。Imagine IC 團隊的成立初衷,正是要建立靈活且具高度活動性的社會網絡,實現以人為中心的參與式典藏。這也是 Imagine IC 選擇在主流博物館體制之外建立的原因,他們不僅進行組織內部的變革,也持續持續「聆聽」社群的聲音,與不同機構或群體建立連結,包括2023年與房龍博物館(Museum Van Loon)合作舉辦特展 「誰說的?共同賦予歷史一個空間」(Wie zegt dat? Samen geschiedenis een plek geven),邀請民眾共同討論殖民與奴隸歷史,並將原本由白人團隊組成的館方工作人員,調整為多元族群的組合。展覽最終榮獲荷蘭2023年度十大最佳展覽的殊榮。 執行編輯:黃淥
2024/02/25
當科學遇上畫筆: 《繪自然》巡迴展中的環境教育
當科學遇上畫筆: 《繪自然》巡迴展中的環境教育
作者:黃昭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嚴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是國立臺灣博物館策劃的巡迴展覽,於2020年1月至隔年5月在臺博館展出,後陸續移師至臺中與臺南舉行巡迴展覽,並於2023年5月起於蘭陽博物館展出。本文觀察兩館《繪自然》展覽及推廣活動,並訪談蘭博《繪自然》策展承辦人展示教育組彭仁怡研究助理,了解蘭博如何在巡迴展覽合作中,結合館內外資源,將地方博物館平時積累的能量轉化為動能。 科學繪圖:藝術、科學、人文視角的交匯 科學繪圖(scientific illustration)是指在科學文獻中,客觀而精確地描繪自然物件特徵的插圖,是早期博物學家不可或缺的工具。由於畫家必須精準再現自然物件的結構、紋理、色彩、光澤等,科學繪圖既具有精確的科學美感,又充滿藝術魅力,不僅是科學工具,同時也是繪畫作品。為了彰顯其特殊性,《繪自然》特展融合了藝術、科學、人文不同視角,凸顯其藝術性與科學邏輯,以及人類與自然的互動關係。 蘭博《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展場 (黃昭雯 攝影) 《繪自然》特展分為「自然史與科學繪圖」、「畫說臺灣」、「科學繪圖實作」 、「當代科學繪圖示範」、「科學繪圖的未來」等五大主題,探討科學繪圖的定義與發展歷程。自19世紀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博物學家和自然觀察者紛紛造訪臺灣,留下大量的繪圖紀錄。臺博作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自然史博物館,承接日治時期的自然史研究資源,擁有豐富的科學繪圖典藏。透過這些栩栩如生的繪圖,觀眾得以認識臺灣特有的物種,深入了解百年來臺灣自然研究史的演進。 展覽設計上,《繪自然》特展運用大量科學繪圖,有的裝框陳列,有的放大展示,既為裝飾,又成為展品之一。此外,展覽場地營造了多種讓觀眾彷彿身歷其境的場景,例如透過大量的舊家具打造博物學家的工作室,還復刻了博物館早期的展櫃來展示藏品,既呈現臺博與自然史研究之間緊密的關聯性,也向島嶼上的自然研究者致敬。 《繪自然》展場以復舊展櫃展示科學繪圖,同時讓觀眾認識自然史研究的發展歷程,圖為蘭博巡迴展展場(黃昭雯 攝影)   來博物館繪自然! 臺博館也與生態專家、科學繪圖專家合作舉辦教育活動,讓觀眾感受自然生態之美、培養環保意識,例如結合南門館的環境資源舉辦「戶外行腳作畫」,帶著學員走入戶外花園觀察山黃梔、夏堇花和各式蕨類,從遠觀整個生態園到近距離觀察,學員可以透過感官體驗加深對環境的印象,最後完成整株植物的科學繪圖。另一方面,臺博館也釋出「博物館的科學繪畫入門系列課程」線上影片,邀請館內研究員及植物科學繪圖家說明動植物的觀察技巧,講解繪圖工具及方法,讓全國的觀眾都可以在家自主學習並嘗試繪圖。 宜蘭田間的公民科學家 2023年5月起,《繪自然》來到於蘭陽博物館展出。宜蘭環山面海,有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策展承辦人彭仁怡在展覽中融入宜蘭在地的自然研究視角,讓展覽不僅引領觀眾認識臺灣自然史,也成為認識宜蘭的窗口。 蘭博新增「宜蘭的野外繪圖公民科學家」展區,呈現宜蘭彩鷸達人余遠猛老師的繪圖與研究成果。余遠猛是宜蘭高中退休物理教師,自1985年開始觀察彩鷸,並以鋼筆繪圖紀錄,累積大量圖文資料。余遠猛的研究範圍達數十平方公里,他的研究見證蘭陽平原三十多年來的生態環境變遷歷程。除了畫作與生態記錄,展覽中也展出包括棉花棒等特殊的繪畫工具,引發觀眾好奇心,並對宜蘭民間生態研究視角有更深的理解。 宜蘭的野外繪圖公民科學家展區(黃昭雯 攝影)   蘭博繪什麼?公民科學與自然觀察的組合體驗 策展人彭仁怡希望觀眾藉由繪圖觀察生活周遭的自然生態,除了延續臺博的展覽設計,在展場中提供標本和紙筆,邀請觀眾動手繪畫之外,也建議觀眾可從蘭博常設展中動植物標本與戶外園區豐富的生態著手「繪自然」。只要開始觀察、動手繪畫,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公民科學家! 2023年夏天,蘭博結合館內公民科學資源和科學繪圖專家,舉辦兩場「帶我繪自然」教育推廣活動,讓觀眾體驗從「觀察」到「繪圖」的過程。「帶我繪自然——植物生態觀察」課程由擅長植物科學繪圖的黃瀚嶢擔任講師,他首先介紹植物的觀察與紀錄方法,接著來到蘭博園區內的鄰湖步道,讓學員分組觀察不同植物,並引導觀察植株構造和周圍生態,再進行採集紀錄。有趣的是,儘管同組成員都觀察相同植物,作品卻呈現出多元的觀察視角,例如海檬果組別的成員分別描繪出樹根、花瓣、種子、以及被蟲咬的葉片。   寒溪國小學生認真描繪樹葉外型。(彭仁怡 攝影) 觀察海檬果的學生小組,分別展示出對植物不同構造的觀察細節。(彭仁怡 攝影) 「帶我繪自然——鳥類解剖學科學繪圖」則邀請生態研究與科學繪圖專家李政霖老師授課,他帶著學員走出館外、觀察在烏石港溼地棲息的花嘴鴨,並引導學員辨認花嘴鴨的喙部、頸部、翅羽和尾羽特徵;李政霖和學員一起在水邊完成花嘴鴨速寫,接著說明因為野外觀察很難完全掌握生物細節,繪者通常已經掌握生物身體構造,再加上現場參考動物姿勢,才能完成精美速寫。回到教室後,李政霖向學員解析鳥類身體部位特徵,並說明繪圖技法,帶領學員逐步完成鳥類繪圖。      學員們以望遠鏡觀察在石塊上休息的花嘴鴨。(嚴麗 攝影) 李政霖老師示範速寫花嘴鴨。(嚴麗 攝影) 臺博館與蘭博皆以環境教育為目標,策劃《繪自然》教育活動時,展現其對於環境資源的掌握與運用。臺博館提供線上資源,讓全臺觀眾均有機會學習及交流科學繪圖,實體活動則強調環境感官及藝術美感。蘭博的教育活動則善用館內志工的公民調查資料及環教課程,為學童和親子觀眾設計觀察與繪圖課程,讓觀眾親近園區生態環境,亦期待觀眾開始對於周遭環境有所注意。彭仁怡期待未來能串連更資源,開創展覽及教育推廣活動的新可能性,透過多元的方式鼓勵觀眾拿起畫筆,走向自然。 執行編輯:黃淥
2024/02/22
在博物館中打造未來的教室:ICOM-CECA 2023新加坡年會紀要
在博物館中打造未來的教室:ICOM-CECA 2023新加坡年會紀要
  作者:翁仲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2023年11月,國際博物館協會教育與文化活動委員會(ICOM-CECA)於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舉辦年會。自1993年印度年會以來,ICOM-CECA年會時隔30年再度在亞洲舉辦,主席Marie-Clarté O’ Neill希望藉此深入瞭解亞太地區博物館發展趨勢,展望博物館教育的未來。本次大會匯集超過20位來自臺灣博物館及學界的發表人,包括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從業人員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等學校的研究生,共同推動臺灣博物館界與國際間的交流。 年會首日,O’ Neill分析博物館定義的演變,發現其教育功能日趨重要,從傳統的封閉模式,逐漸積極對外合作,並廣納不同的觀點。值得警惕的是,雖然許多博物館意識到與社區「共創」的重要性,但在執行過程中仍採取「以上對下」的模式。O’ Neill提醒,「夥伴關係」不應淪為口號或流行語(Buzz word),從規劃到執行的每個一階段,博物館都應確保雙方擁有平等的決策權,而不是請合作夥伴遵從館方決定的條件,如此才得以稱作「共創」(co-create)而非「協作」(collaborate)。 此外,近年來隨著博物館界對公共性、近用性、健康福祉的關注提升,本次年會以「博物館:形塑未來教室」作為主題,從合作夥伴(Partnership)、共融(Inclusivity)、未來教室(Future Classroom)等關鍵字出發,探討博物館如何與社區機構協作,開發針對身心障礙、失智症、樂齡族群設計的教育活動。藝術治療也是當代博物館的教育趨勢之一,比利時魯汶大博物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韓國國立清州博物館等皆在大會中分享如何運用典藏品開發藝術治療活動,以藝術的力量讓觀眾調適心靈,尋找共鳴。   與教育機構協作,思索當代議題   新加坡管理大學Aidan Wong教授演講「跨越博物館的藩籬:以協作提升意識與行動」(ICOM-CECA大會 提供) 新加坡管理大學(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Aidan Wong教授發表「跨越博物館的藩籬:以協作提升意識與行動」演講,分享博物館與大學簽訂MOU的案例。2019年起,新加坡管理大學開設「大哉問(Big Question)」必修課,鼓勵學生至博物館搜集資料,尋找當代社會議題的解決之道。探討議題涵括福址與苦難、戰爭與和平、全球與在地等,鑑於新加坡貧富差距逐年擴大,近兩年連續以「富裕與貧困」為題,檢視貧富不均的原因,更思索物質與心靈層面富裕及貧瘠的定義。 Aidan Wong鼓勵博物館為青年學子敞開大門,推出由學生主導的研究計畫,不但落實博物館公共性,也為博物館注入年輕氣息。在館校合作的過程中,博物館可依據青少年的回饋調整展示內容,同時提升青少年參觀動機與好奇心。他也提醒,應當衡量博物館的人力與財力,並與合作的教育機構建立透明的協調與對話機制,才能有效分配資源、長期合作。   與社區協作,共創小型移動展 愛沙尼亞保健博物館的Jelena Tšekulajeva專員,與行動展示成果發表會(ICOM-CECA大會 提供) 除了與教育機構的合作,與其他社區機構合作也可為博物館添加不同的觀點與觸媒。愛沙尼亞保健博物館(Estonian Health Museum)展示與典藏組長Jelena Tšekulajeva分享該館與社區醫療機構的語言治療師共同設計小型行動展的經驗。該展覽以人體與保健知識為基礎,結合社區醫療機構累積的人物故事與經驗,自2023年4月起在許多社區醫療機構與學校巡迴展出。合作不僅讓展示具備生活化的醫療知識,也提供地方工作者訴說工作經驗的空間。 然而,合作的過程也充滿挑戰。Jelena坦言,由於社區機構工作人員缺乏撰寫展板文字的經驗,需要反覆協調文字內容,也因內容較多,導致展板重量過重、不便移動。歷經一年的反覆調整,才順利推出展覽。Jelena認為,博物館必須了解協作機構的特性,並共同訂定明確的展示目的及期限,才能有效地分工。且時時維持策展的「創意力」,才有可能突破僵局。   慢速才是博物館的超能力 博物館顧問團隊Thinking Museum的創辦人Claire Brown(ICOM-CECA大會 提供)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中充斥大量感官刺激,卻缺少消化與內化訊息的時間。博物館顧問團隊Thinking Museum創辦人Claire Brown倡導「慢慢看(Slow-Looking)」觀察方式,認為比起運用新興科技或炫目的展示震懾觀眾,博物館應提供觀眾放慢步調的空間。Brown建議博物館引進「看見思維(Visible Thinking in Museum)」學習模組:首先,保留充足的時間讓觀眾慢慢觀察作品;接著開放所有人分享己見,在交流過程中碰撞出火花,激發更多疑問並認識他人觀點。觀眾可以藉此建立個人與展品之間的獨特連結,形成更有意義的參觀經驗。 講者邀請台下觀眾「慢慢看」圖片之中的細節(ICOM-CECA大會 提供) Brown強調,深刻而富有意義的展覽對博物館而言,可說是無可取代的超能力,應該運用藏品與物件背後的文化意涵,營造放慢步調的觀展經驗。如此一來,博物館不僅能成為無可取代的社交場域,更能讓觀眾在急促的生活中找到調適心靈的歸屬。   遊戲之中的危機教育 本次年會也透過參訪活動,讓參與者了解博物館如何運用數位體驗、桌遊或團康遊戲增進公眾對社會責任的認知。筆者參加了新加坡知新館(Singapore Discovery Centre)舉辦的「博物館的遊戲化教學」,活動以「Defence(防禦)」為核心理念,針對不同學齡推出遊戲與教案,讓參與者思考如何防禦網路駭客、洪水、疫情等當代危機。例如:針對國高中學生設計的「Ready, Set, Home!(各就各位、預備、家園!)」大富翁遊戲,玩家必須根據社會中不同角色與職業的長處,團體討論如何面對社會危機。 新加坡知新館(Singapore Discovery Centre)積極透過數位裝置、桌遊、團康遊戲豐富教育體驗(翁仲彣 攝影;ICOM-CECA大會 提供) 除此之外,新知館也透過桌遊讓參與者思索如何在有限的國土內,設置能顧及國民生活全面的城市規劃。館員強調無論任一款遊戲機制中,都存在著「有捨才有得」的機制,激發參與者思考並作出抉擇,也藉此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Ready, Set, Home!(各就各位、預備、家園!)」透過社區合作以建構安穩家園的大富翁遊戲(ICOM-CECA大會 提供) 本次年會不只看見博物館如何串聯學校與地區機構,共同打造未來的教室,也認識博物館在追求速食娛樂的時代中,如何逆勢發展出慢步調的新角色,更窺見不同國家脈絡下,如何將公民意識巧妙的融入在遊戲化教學。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下,博物館教育活動必須與時俱進,不以固定的模式框限發展潛力,才能持續為觀眾締造有意義且難忘的學習經驗。
2024/02/15
橫跨太平洋的文化對話: 亞洲文明博物館特展《馬尼拉大帆船:從亞洲到美洲》
橫跨太平洋的文化對話: 亞洲文明博物館特展《馬尼拉大帆船:從亞洲到美洲》
作者:袁緒文(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助理)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特展《馬尼拉大帆船:從亞洲到美洲》(2023/11/16 ~ 2024/3/17),是一以探索大航海時代亞洲和美洲之間海上貿易為主題的展覽。步入展間,觀眾彷彿踏上了穿越時空的航行,潛入航海冒險與文化交流的時代。 《馬尼拉大帆船:從亞洲到美洲》特展主視覺。(圖片提供:亞洲文明博物館) 這一特展的歷史背景,係自1565年起,西班牙掌管馬尼拉大帆船貿易,以大帆船(Galleon)往來殖民地墨西哥阿卡普科(Acapulco)與菲律賓馬尼拉等港口城市。當時,中國、日本、印度、麻六甲、暹羅、柬埔寨、爪哇、安南和摩鹿加群島等地的商品集中在馬尼拉之後,再用大帆船轉運至墨西哥。從墨西哥返回馬尼拉的大帆船,則載回歐洲和美洲的黃金、銀幣與商品。 1565-1815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路線。由筆者統整展覽專書資料,編輯室協力重新繪製 十七世紀初,隨著其他國家的商船也加入海上貿易,再加上西班牙國力衰退,1815年結束了其對太平洋海路貿易的壟斷。近三百年的海上貿易歷程中,西班牙與盤據東南亞的荷蘭與葡萄牙時有摩擦,也與中國和日本競爭航道,然而,這條連接東南亞的太平洋航線,成功地打開了一條有別於陸上絲路與印度洋航線的嶄新貿易路線。   「生命樹」之中長出的文化交流 馬尼拉大帆船貿易不僅交易貨物,更促進西班牙的亞洲與美洲殖民地之間文化與思想的深層交流。因循著上述文化交流的脈絡,進入展場前,觀眾即可看到高度將近一層樓半高的「生命樹」。生命樹是世界各地常見的文化象徵,用來表示祖先與後代之間的連結,印尼文中稱為Gunungan,從根部到尖端代表了土地、人間與天上(註釋1)。展場中,這座「生命樹」由菲律賓與墨西哥的藝術家及口述歷史學者共同創作,呈現在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的歷史背景下,東南亞傳統土地信仰與殖民者帶入美洲的天主教信仰之間獨特而緊密的交織關係。 生命樹近照,彩繪呈現亞洲與美洲文化的交織(拍攝:袁緒文) 展覽從16世紀至19世紀的地緣政治出發,以大型太平洋地圖呈現貿易網絡,更展示豐富的海上貿易商品,如:瓷器、紡織品、宗教文物與銀製貨幣等。隨著天主教勢力逐漸擴張,菲律賓、墨西哥與秘魯等地區興建了許多教堂,帶動對銀製宗教用品的需求。展場中也展出宗教團體將馬尼拉大帆船運來的銀器熔化後,打造出的精美宗教工藝品,呈現海上貿易對工藝技術發展的影響。   銀幣的一面印有西班牙皇家標誌,另一面則印製中文與建築物圖樣,呈現多元文化的交織。(拍攝:袁緒文) 展間展示了精美的銀製宗教工藝品。(拍攝:袁緒文) 許多展品均帶有強烈的混合式文化風格。例如Lee Kip Lee家族所蒐藏的天主教聖人雕像由菲律賓華人所雕刻,其五官近似華人,且具有華人信仰中常見的佛道教神像底座,反映出文化交流的影響。     西班牙天主教聖人Saint Ignatius Loyola雕像,由新加坡Lee Kip Lee家族借展(拍攝:袁緒文) 除豐富內容外,本展覽更細心設計了可以觸摸的模型,讓民眾感受展品圖樣的線條紋路,也讓視障人士可以利用觸覺來理解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的故事。同時,館方也與新加坡視障者權益促進組織「在黑暗中對話」(Dialogue in the Dark)合作,推出了視障者的導覽。   可觸摸的「聖子引航」象牙牌匾模型(拍攝:袁緒文) 館方舉辦視障者導覽,其中包括許多觸摸體驗(圖片提供:亞洲文明博物館) 從《馬尼拉大帆船》到《百年對話》的跨文化視角 國立臺灣博物館2022年舉辦的《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註釋2)同樣討論文化交流的歷史,並以古老物件呼應當代議題,強調跨國移動者的詮釋。《百年對話》展示具上百年典藏歷史的南洋藏品,並邀請東南亞移民工社群共同詮釋物件,以展件訪談紀錄片、留言牆與教育活動展現當代臺灣社會眾聲喧嘩的多元文化。藉由「人與物」、「物與物」的對話,並與東南亞在臺移民工共同合作,聚焦東南亞地區的信仰、藝術、風土民情,以及跨越區域與文化差異的相遇故事。 移工與東爪哇家鄉操偶師連線訪談,撰寫藏品詮釋(圖片提供:袁緒文) 百年對話展場主要分為四區:「旅行椰蔭之地」、「信仰同來 藝術同在」、「季風帶的風土民情」和「移動與相遇」。其中「季風帶的風土民情」展區,分別以食衣住行的角度,呈現東南亞地區的特色藏品,觀眾也可以注意到,相關工藝會隨著鼎盛的海洋貿易與人口移動,在季風吹拂的區域彼此影響。在此展區「反映歷史與地域的穿著文化」子題中,提到東南亞的服裝形式受歐洲影響,策展人將臺博館的菲律賓國服藏品與當代菲律賓國服設計師的作品共同展出,並且以訪談影片呈現當代台灣菲律賓社群對傳統菲律賓服裝的強烈國族認同,凸顯了「物與物的百年對話」。   臺博館藏菲律賓女性傳統服裝(左)、「百年對話」展間展示樣態(右)(拍攝:袁緒文、葉翠玲) 無獨有偶,《馬尼拉大帆船》特展也展示了菲律賓傳統服裝的歷史脈絡。在西班牙人殖民之前,菲律賓就以植物纖維紡織工藝聞名。大帆船貿易將鳳梨從美洲引入後,菲律賓人開始使用其葉子製作織品,材質輕盈、通風且堅挺,非常適合熱帶氣候,也成為出口到歐美地區的奢侈品。紡織業成為賦權的工具,為殖民地的工人提供職業技能。這個歷史脈絡足以見得橫越洲際、跨越百年的對話與互動。 「馬尼拉大帆船」特展所展示的菲律賓女性傳統服裝(圖片提供:亞洲文明博物館) 兩個展覽都呈現精彩而豐富的文物,但展示的重點明顯不同:《百年對話》特展強調東南亞移民與臺灣社會的文化交流,由移民工社群賦予藏品當代意義,並且呈現個人生命故事,再現區域交流與移動議題。《馬尼拉大帆船》特展則將藏品置於全球貿易的歷史脈絡中,以文物反映亞洲、美洲與歐洲大陸之間的文化與藝術交流,體現磅礴壯闊的太平洋海洋貿易史。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註釋1:生命樹(Gunungan)在東南亞宗教與表演藝術中具有神聖而獨特的意涵,是爪哇傳統皮影戲演出前一定會使用的物件,以山為形象,可依據不同的皮影戲偶師傅或者是演出主題的要求,繪製左右對稱的人物、神聖圖像與自然林野的形象。 註釋2:《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目前正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巡迴展出,展期至2024.3.17
2024/02/13

推薦關鍵主題

熱門文章